致知力行 继往开来
—— 写在“八秒十载”国家大剧院专场音乐会之际
2020-05-13
引 言
2019年8月8日晚,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场灯徐徐点亮,身着黑红相间标志性服饰的合唱演员步伐轻快,行至舞台预定位置,随着起首的演员缓缓转动身体,合唱团依次转身,含笑面向观众,这一切熟悉的场景是在告诉观众,大家喜爱的那支“八秒”合唱团回来了。音乐会全场采用无伴奏混声合唱的形式,23首曲目均为新创作的民族合唱作品。在这个十周岁生日的时间节点,“八秒”用自己竞赛向展演转型、表演与教育融通、世界向民族回归的十年风雨历程,充分证明了其强韧的生命意志、超前的合唱思维、科学的训练体系、一流的艺术水准、卓越的育人成效、不断超越自身的决心与能力。
笔者第一次与“八秒”接触是在2011年,他们的演唱令人震撼并温暖人心。之后数年,随着“八秒”自身定位的逐渐明晰与在转型实践道路上的不懈摸索,如今在舞台上呈现的“八秒”已成为中国合唱的优秀代表之一。正如著名作曲家陆在易所言:“‘八秒’至少有创新性、民族性、多维性三大特征,‘八秒’是一支品牌、一种创造,更是一个奇迹!”
一、强韧的生命意志
一支合唱团失去某种期待,就好像某一项事业失去了筹谋,是难以持驻的。“八秒”自2009年建团至2012年的短短三年间,就斩获“金钟奖”等一系列重要奖项,这固然是莫大的荣誉,但对一支合唱团的长期建制也是一种危机。短时间的辉煌过后,合唱团期待何往、筹谋何处,对团队来说,是一个亟待回答的重大命题。竞赛是比照他人来证明自身,“八秒”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接下来,对“八秒”来说,是继续在和他人的比较中证明自身,还是要在和自身的比较中证明自身,需要做出选择。选择前者只须保持相对优势,而选择后者,路漫漫其修远兮,不断战胜自我,绝非易事。事实证明,“八秒”在远离竞赛的道路上,没有丝毫懈怠反而意气风发。长久以来,以追求更高层次的自我作为前进的目标,把突破当前的自我作为前进的动力,这是“八秒”的艺术追求,也是其保持强健机体的前提。
大学合唱团很难保持一贯的高品质,这是所有人员流动性大的合唱团共有的建设难题。以四年为界,四年前的“八秒”与四年后的“八秒”,团员已经完全变更了。“八秒”在解决这一矛盾时,已经磨合出一套独特而稳固的方法:无论人员构成如何变化,“八秒”本身始终是一套成熟、超前思维下运作的科学体系。体系的力量是“八秒”品质一贯如常的保证,这种生机勃勃、昂扬向上的生命姿态,正是中国合唱事业蓬勃生命力的承载与显现。
二、超前的合唱思维
思维是概念的逻辑化,“八秒”的合唱思维就是合唱范畴概念的逻辑化①。这使得“八秒”思维能够脱离“八秒”的特殊性而具有普遍性,这也是上文所述的体系化的基础。超前,并非指走在时代或时间之前,而是走在合唱活动之前,作为合唱活动的奠基,为合唱做好准备。
“八秒”合唱思维的第一个特征是工科逻辑。与音乐界大多数人的文学背景有别,“八秒”创立者阎宝林本人有较好的工学背景,这使“八秒”的合唱风骨兼具了理工学科的严谨精细与文艺学科的浪漫情怀。阎宝林常用零件与组装来比喻合唱,“八秒”体系中的气息、音准、节奏、音色、力度、速度、语言、风格八大范畴,都是合唱的零件与模块,作品作为产品,是上述零件的模态化组合。“八秒”花费在零件打磨上的时间与精力远远超出具体作品的排练。拥有了高规格的零件,产品组装必然高质、高效,阎宝林对此深信不疑。在某次“八秒”集训中,助理指挥将原本近1个小时的呼吸操只做了15分钟就进入下一环节,阎宝林严厉批评并指出这么做就是在“自废武功”。
“八秒”的合唱零件,都有与精密产品制造相类似的质量标准。气息质量标准是由计时器所测定,男性团员一次呼吸吐纳的合格标准是吸气45秒,呼气50秒,合计1分35秒;女性团员要求达到吸气40秒,呼气45秒,合计1分25秒;而阎宝林本人率先垂范,一次呼吸的最高记录是吸气1分10秒,呼气1分15秒,合计2分25秒。音准质量标准是标准音,以及从标准音起始上、下行扩开的精准半音阶。节奏质量标准是不同速度下,各节奏型精确自如的切换与对位。音色质量标准是音色中间值②,以及由此衍生的多样化音色。力度质量标准是力度中间值,以及由此展开的全套力度阶层。速度质量标准是稳定的速度中间值。语言的质量标准是各辅音与五个元音排列组合的快速清晰的吐字咬字。风格的质量标准是不同风格各一首典型作品,例如宗教风格的《如鹿切慕溪水》。“八秒”的合唱训练,就是不断打磨上述合唱零件,直至达到合格的质量标准。即,每一个范畴模块都必须在无须任何辅助的情况下,仅依靠团员内化的合唱能力来保证其高品质的完成。此外,工科逻辑也体现在指挥法上,如阎宝林在指挥图式讲解中创造性运用工业建模三视图理论③。可以说,没有工科思维基础,就无法理解阎宝林的合唱与指挥。
“八秒”合唱思维的第二个特征是范畴间性逻辑。间性思维建立在第一个思维特征的基础上,却杜绝孤立地看待任何一个合唱范畴,对任何单一范畴的理解总是被安置于整体境域中,任何一个范畴的改变都是为谋求一种全新的逻辑关系。以音准范畴为例,“八秒”的音准质量标准是每个团员个体张口即来的标准音高(小字一组的a),但,即使是没有任何其他音高加入的单一标准音练习,“八秒”也从来不会孤立对待。在操场上做完呼吸操后,身体处于大强度运动后的应激状态,每名团员会立即被要求在步行回排练厅的两分钟路程中持续构唱标准音,这时演唱的标准音会因为呼吸急促、心跳加速、血压升高、持续行走而很不稳定,这就是“八秒”解决在舞台上载歌载舞时歌唱音准问题的一种手段。此外,标准音会被要求在各种拍子的各种节奏型中声部齐唱,亦会在声部间的复调节奏型中对位,还会在节奏变化的基础上加入各种肢体运动与队形变化构唱,期间再变化力度阶层与速度阶层。总之,在“八秒”思维中,一个单一的标准音训练,必须与标准音以外的各个合唱范畴建立多维的间性关系,从而织成一张具有无数可能性的合唱之网。在网格中,每个团员个体都被要求不断观照与己相连的各种间性关系,那总是最终涉及自身和自身与自身和他者的关系,以实现个体超越的反思与共情。
“八秒”合唱思维的第三个特征是辩证逻辑。众所周知,依照作品风格变化音色是“八秒”的演唱特色,“八秒”体系中就有一个对应的范畴叫作“音色之变”。音色之变,这一提法貌似在强调音色变化,但其实音色之变的内涵包括在不变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有不变的辩证关系。“八秒”音色的标准是音色中间值,音色基本功训练是要将众人的音色聚而为中,这是变之不变。为了追求空灵通融的音色中间值,“八秒”选择的中间值音色是宗教音乐音色,其他作品的音色变化,都是在宗教音乐音色中间值的标准上变化而来,此为“在不变中求变,变而不改其宗”的辩证法。
综上,“八秒”的合唱思维是分析的也是综合的,它是多维的、关联的、辩证的,它不是被拆分的部分而是牵一发则动全身的整体。“八秒”的合唱思维是取得成就的基础,是“八秒”最为珍贵的合唱财富。
三、科学的训练体系
“八秒”合唱训练体系承接“八秒”合唱思维,既是“八秒”思维的理论化,又是将“八秒”思维转化为合唱现实的一系列方法论的总体称谓。无论是否真正理解“八秒”合唱思维,并能以此思维方式去把握合唱,体系都能保证体系运作下产生标准化的结果,这就是体系的可迁移优势。
近年来,阎宝林一直致力于梳理总结“八秒”的成功经验。他将“八秒”合唱体系提炼为“气息之根”“音准之本”“节奏之趣”“音色之变”“力度之阶”“速度之层”“语言之美”“风格之妙”,取每句的末字即“根本趣变、阶层美妙”,可谓匠心独运、画龙点睛。这八个字应被看作“八秒”合唱的方法论。
具体而言,气息作为合唱之根,其训练方法主要是指一整套独创的“阎式呼吸操”。这套操的训练目的,主要在于提高合唱团员的呼吸机能,具体做法是在身体韵律操的基础之上,结合呼吸训练、音准训练、节奏训练、速度训练、吐字咬字训练、歌唱位置训练、身体律动与协调性训练、合唱队形训练。这套操一举多得,既有强身健体的功效,也同步解决了许多音乐基本素养和歌唱基础技术问题,当然最重要的是对团员进行呼吸机能的锻炼,此为“根”。音准之本,其训练主要包括两个部分,横向上是以标准音为基准,进行半音阶构成的十二音训练;纵向上是由复杂的功能和弦与色彩和弦构成的和弦连接训练,以同时锻造团员的绝对音准与和声音准。节奏训练包含了趣味性,以多样化的复调节奏对位训练为主,在训练过程中不同声部的团员要对指挥分别给出的节奏口令迅速作出反应。有时相同的节奏型会在不同的声部间随机流转,促使团员在稳固自己声部节奏型的同时,必须留心聆听并记忆其他声部的节奏型,以顺利完成齐整的转换。④而“八秒”体系的音色范畴有广阔的外延,它不仅仅包括大家熟知的宗教、歌剧、民族、原生态、通俗、戏曲、器乐化等多彩的人声音色,还包括合唱活动所涉及的全部音响的色彩。以击掌为例,虚、实两种击法会产生不同的音色,半掌、全掌击出的音色也有差异,而拍击身体不同部位、拍击地板、敲击地板、正身、背身等方式制造出的音色也不尽相同。“八秒”团员会在训练过程中被要求制造各色各样的音色,以丰富内心听觉对音色的敏锐度。
熟悉“八秒”的人都知道,“八秒”的日常训练几乎有一大半时间是用艰苦的呼吸操和各种趣味性音乐游戏夯实歌唱基础素养,这样的安排事半功倍。在体系的八大范畴上做足功夫,无论面对什么作品,其排练效率与呈现质量都会得到极大提升。“八秒”作品排练高效,与他们在作品排练中几乎不讲音准、节奏、发声技术等基础问题有很大关系。
“八秒”体系与其说是从自身经验而来,毋宁说是来自逻辑性的思维方式。需要强调的是,这套思维逻辑与书写记录下来的关于体系的描述性文字不完全是同一的。即使“八秒”自己在运用这套体系的时候,也通常是否定性的。除呼吸操以外,“八秒”不太重复做完全相同的科目训练,即使目的相同,训练的手段也日日翻新。因此,如果不理解“八秒”体系背后的思维精髓而观摩“八秒”的日常训练,会觉得他们的训练科目非常繁复却十分随性。而这恰恰是这套体系的精妙之处:整套体系在运用中都贯穿了一套“无”的哲学,无招胜有招,无形中现形。“八秒”的日常训练无法预判、没有板书,没有既定的执行计划,也完全没有乐谱和文字提示,哪怕最为复杂的融合了节奏、音准、音色、力度、速度、语音等全部体系范畴的综合训练科目,也全凭指挥临场创意,口述一遍,剩下的全部要靠队员迅速记忆、即时呈现、紧盯指挥、随时变化。而这种临场创意的训练科目,在技术难度上往往超出绝大多数的传统合唱曲目。因此,“八秒”锻炼出了一种极强的“无中生有”的临场应变能力,能够做到处变不惊、从容应对。在没有事先排练和约定的情况下,于表演现场根据指挥细微的表情与手势当即作出调整,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合唱样态,这种能力与“八秒”这套鲜活的训练体系密不可分。
“八秒”体系已在“八秒”以外的许多合唱团上有成功的运用,如浙江大学文琴合唱团、杭州师范大学闻音合唱团、温州二中海坛合唱团、宁波合唱团、杭州西子女声合唱团、CAC童声合唱团、湖南知青合唱团、临沂蜻蜓合唱团、贵州师范大学博衍合唱团等,同时也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青年合唱指挥人才和走向中小学讲台的“八秒”团员。这套体系目前已经整理出版,旨在以更加便利的途径普及优秀合唱体系,让更多的合唱团从“八秒”体系中受益。坚持灵活地运用这套体系,就能使某一支合唱团逐步全方位解决合唱技术难题,逐渐接近或达到优秀团队的综合指标。
四、一流的艺术水准
国家大剧院专场音乐会之后,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曲家孟卫东指出:“全场20多首合唱作品无伴奏、无提示、无中场,一气呵成,太震撼了!”艺术水准是某种综合性的结论,它由许多部分构成,其中的绝大多数是技术。论及“八秒”技术功力之深厚,音乐会演出23首无伴奏合唱就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明。23首作品是两个专场音乐会的作品量,“八秒”在一场音乐会中为观众奉上,载歌载舞,丝毫不显疲态,反而越唱越轻松自如,声乐功底扎实稳固;音乐会涉及侗族、蒙古族等八个不同少数民族的多种风格,民族语言或方言与音乐的高度契合保证了作品的原汁原味。“八秒”在十年间持续保持一流的合唱艺术水准,确如陆在易所言,是一个“奇迹”。
“奇迹”背后自有原因。一方面,“八秒”在基本功与细节雕琢间谋求了辩证平衡。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无法成就精品;而只练基本功,亦无法成就精品。前文已述,“八秒”排练中有大半时间用来打磨零件,夯实基本功,这促成了具体作品呈现的高效。专业作曲家们为“八秒”量身打造的作品都有一定的难度,“八秒”能做到拿到新作品的当天晚上就将完整录音传回给作曲家,如徐坚强的《ZHI》、曹光平的《卓鲁》等。这为作曲家争取到了更多的根据录音效果与指挥建议来完善作品的时间,也为合唱团提高作品质量赢得了契机。另一方面,对待作品的点睛之笔、处理作品的出彩乐段,“八秒”又有一股精雕细琢的狠劲儿与死磕到底的韧劲儿。在音乐会作品《军营飞来一只百灵》的排练中,花腔散板唱段在阎宝林的讲解与指挥下练习了数十次,两个小时中就反复磨炼四个花腔乐句,“八秒”在一次次的练习中继续向完美攀登。
此外,“八秒”在作品的质与量之间有辩证把控。基本功扎实,使“八秒”可以短时间浏览大量的作品,迅速完成作品量上的积累。具备了量的基础,“八秒”可以在数量众多的曲目库中遴选喜爱的、适合的作品,精益求精,达到一流的艺术水准。“八秒”的艺术水准不是无根之木,它建立在量的基础之上。所谓厚积薄发,舞台作品的高水准呈现背后有大量非舞台作品的积淀。
五、卓越的育人成效
8月4日下午,进京演出的预演音乐会前夕,“八秒”一名男高音团员不慎跌伤,他毅然坚持强忍伤痛,一瘸一拐地参与了当晚的整场演出,并在返场的《八骏赞》中献上高亢奔放的领唱。演出结束后,他立即被送往医院,检查结果是骨折。难以想象在长达四五个小时的煎熬中,这是怎样的一种疼痛?乍看之下,这是带有偶然性的事件,但熟悉“八秒”的人都会赞同,这是“八秒”育人成效的必然结果。
“八秒”育人的一个关键字是“时”。为了在日常排练的点滴中培养团员的时间观念,合唱团以“八秒”命名。“八秒”的本意是指要求两首歌曲之间的队形转换必须在八秒之内完成,进而引申出一系列关涉时效的育人内涵。“八秒”的排练讲求时效,追求效率,对时间观念淡漠的行为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对迟到现象,“八秒”不接受任何解释,即便是阎宝林本人迟到,无论什么原因,也要向全体团员鞠躬致歉。“八秒”团队的高度协同意识,是在日常点滴中时时注意渗透时效教育、固化时间观念的结果。
“八秒”日常育人的另一个关键字是“静”。任何音乐声响都必须建立在寂静无声的环境上,嘈杂的听觉环境无法培育出美好的音乐。他常常说,安静是音乐人的职业素养,是自我尊重,也是对观众的尊重,更是对音乐艺术的敬畏。唯有安静,方能聆听,“八秒”团员们深谙此道。在长达10个小时的日常排练过程中,“八秒”能一直保持高度的沉静。因为养成了安静的习惯,所以任何团员都会对自己在排练中无意间制造的异响心怀愧疚。几十人的团队时刻保持屏息静气,也是“八秒”排练高效的原因之一,可见“静”与“时”密不可分。
音乐是时间艺术、听觉艺术,因此守时和安静就是尊重音乐艺术的最好体现。除了“时”与“静”外,“八秒”对团员的严格要求可谓事无巨细、一以贯之,从集体观念到协作意识,从穿着打扮到待人接物,从言语形体到饮食起居……在“八秒”,某一声部中的个体出现困难,整个声部都会陪伴练习,直到问题解决;声部间乐句的传递与交接异常讲究,每个人都自觉地会去体味音乐中的承接关系与角色关系,知道退让,也敢于亮相;排练中见不到任何不得体的服饰;对学长、教师和长者的尊重与行为规范都有专题教育;手机绝不可能出现在排练场所;团员排练立必正,坐必端,绝无懒散;排练演出中几点休息、几点吃饭、几点换装无须额外提醒……正是这些细节教育培养了团员的集体归属感与荣誉感,也锤炼出了“八秒”不卑不亢、挺拔端庄的独特气质。
值得称道的是,“八秒”自展演转型以来,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继承、创新与传播为己任,在国内外举办过40余场专场音乐会,参与的演出更是不计其数。“八秒”不仅用高雅的合唱艺术陶冶民众审美情操,提升大众文化品位;更在世界舞台上振奋民族精神,树立文化自信,辐射自身突出的教育与文化影响力。
六、超越的精神力量
回顾“八秒”的十年历程,它总是迎难而上,逆风而动。今天的“八秒”已经蜕变为一支个性鲜明的合唱团,它作为民族合唱的一支生力军,让人们对中国合唱的光明未来充满了信心与期待。
十年来,“八秒”成就了大量的经典,《西湖》《把我的奶名儿叫》《难忘杭州》《畲族情歌》《月亮今晚要出嫁》《玩具兵进行曲》《卓鲁》《香格里拉》《我是一列火车》《归园田居》《蓝柳》《婚礼》《巴巴耶图》《生死轮回》……但“八秒”总是舍得放下那些当初收获的果实,敢于否定那些昨日迷人的自我。“十载音乐会”的作品反映了“八秒”坚定地从世界多元合唱艺术风格向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回归的这根主线。音乐会中,“八秒”曾经那些让人耳熟能详的代表作品无一被采用,取而代之的是一套全新的中华民族合唱曲目,许多作品专为此次音乐会邀约订制:刘健《无词歌·江河泪》中二胡与人声的碰撞;姜一民《无词歌·赋格之声》中的人声交响赋格;翁持更《唤——歌与笛的倾诉》中竹笛与人声的呼应;孙建国、阎宝林《卖水》中京剧风格的唱腔与身段;渝林、晓耕、业原《舍得舍不得》中对坡芽歌书的学习与升华;姜一民《军营飞来一只百灵》中花腔与散板的大胆运用,都在音乐创作与舞台表演上勇敢地实现了自我突破。
通过“十载音乐会”很明显可以看出,在多音色演唱的探索上,“八秒”正在前几年四种音色的基础上,实践向六至八种民族音色与人声民族器乐化的扩展。在演唱语言上,“八秒”否定了之前用普通话演唱少数民族作品的做法,在全部的曲目中实现了原民族语言或方言演唱。在创作素材上,“八秒”不满足于对汉民族与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狭隘认知,进而将触角伸向民族合唱微电影、各地方剧种与国粹京剧。在乐器选择上,“八秒”已经多年弃用平均律乐器而专攻无伴奏合唱,而今又深入探索人声民族器乐化、民族器乐人声化,民族乐器与人声的交响化。
“八秒”精神在上述多重领域的自我突破正是其引领性与开创性的注脚,同时亦有力推动了中国合唱多维度的创新与发展。“八秒”精神就是在当下的历史境域中,不断自我否定、自我扬弃,化潜能为实存的精神,这种精神让“八秒”得以持驻自身、突破自身、发展自身。在“八秒”精神的循环涌动中,出离于自身的“八秒”开始坚定地向自我回归,并非是回到前此以往的那个“八秒”,而是更加坚定地要回到那个“八秒”赖以生存的根基处,回归到中华民族的文化之魂。
余 论
8月5日,在浙江音乐学院召开的“八秒十载”合唱研讨会上,合唱团的十年历程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肯定。中国合唱协会副理事长李小祥评价“八秒”:“十年艰辛却成就斐然,水平一直保持在很高的位置,是具有国际水准的中国最优秀的合唱团队之一,它的教材体系、教学体系,尤其是合唱训练体系与合唱理论体系,都具有很高的实践与学术研究价值,值得学界深入挖掘。”音乐学家杜亚雄将阎宝林誉为“集研究、创作、表演三位一体的大家”,称“‘八秒’为听众展示了祖国多元的文化遗产,给听众欣赏了高超的合唱艺术成果,让听众体验了高尚的合唱审美情趣,使听众增强了音乐文化的民族自信”。作曲家徐坚强更是多次高呼“八秒万岁”,他解释说:“‘万岁’有两重意义,一是望‘八秒’团队常在,二是寄‘八秒’精神长存。”他称赞“八秒”:“兼具高雅的艺术性与严肃的学术性,是国内唯一一个能让他放开手来去实现自己创作意图的合唱团。”
多年来,很多人都坚信“八秒”的辉煌成就仰仗一套秘诀。其实,“八秒”的成功,除了“根本趣变、阶层美妙”之外,还确实另有秘诀。阎宝林一直在思索如何把自己对合唱的真知灼见毫无保留地道出,旁人一直在字字珠玑记下他说出的话,却恰恰无法成为他。阎宝林已经将自己多年对合唱的领会实体化为一个“八秒”,因此要想去揭示秘诀,只能去聆听“八秒”、走近“八秒”,毕竟那些被遮蔽的、需要被领悟的东西总是难以道出的。
注 释
①阎宝林《论当下合唱的哲理化属性》,《文化艺术研究》2012年第3期。
②阎宝林《合唱≠独唱的集合》,《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③阎宝林《合唱指挥》,人民音乐出版社2015年版,第53页。
④同注③,第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