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科夫斯基笔下的“迷娘”
—— 关于浪漫曲《迷娘之歌》
2020-05-13
说起柴科夫斯基,您会想到什么?是芭蕾舞剧《天鹅湖》?是《第六交响曲》?还是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或许,答案是一段段让人印象深刻的旋律主题或音乐片段。让听者难以抗拒的细腻的情感叙述和夸张的戏剧表现,正是柴科夫斯基音乐的迷人之处。
作为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音乐史上的重要作曲家,柴科夫斯基(1840——1893)的创作涉及多种音乐体裁和形式,他既热衷于芭蕾舞剧、交响曲、歌剧等大型作品,同时也对精致短小的歌曲情有独钟。
在柴科夫斯基一生创作的歌曲中,数量最多的当属流行于19世纪俄罗斯的浪漫曲。这一音乐体裁源自西班牙的抒情声乐曲,因旋律优美且充满浪漫情怀,故被称为浪漫曲。歌曲形式类似于德奥艺术歌曲,题材一般来自生活、历史、文学作品等。柴科夫斯基曾在写给梅克夫人的信中提道:“从本质来说,内心的感受借音响而流露,就像抒情诗人以诗句述怀一样。”①为此,柴科夫斯基经常引用托尔斯泰、普希金、梅伊等俄国著名诗人的诗篇作为歌词,谱写出一首首优美动听、充满诗意的浪漫曲。此外,德国大文豪歌德的诗作同样引起了柴科夫斯基的关注。其中,深受19世纪众多欧洲作曲家青睐的《迷娘之歌》也带给了柴科夫斯基创作灵感,一首同名浪漫曲在作曲家的笔下诞生了。尽管,柴科夫斯基精通法语、意大利语,以及一些德语,但他在为诗篇《迷娘之歌》谱曲时却采用了俄译版歌词,或许是源自作曲家对母语音调的熟悉和偏爱。鉴于《迷娘之歌》在当时的受欢迎程度,以及作曲家对歌词语言的执着,本文将对柴科夫斯基的《迷娘之歌》(Op.25,No.3)进行音乐分析,并从聆听的角度将该作品与其他同词艺术歌曲加以比较,进而寻找出柴科夫斯基用音乐刻画人物心理的独到之处。
一、歌德的《迷娘》及其艺术特征
《迷娘》被众多艺术家誉为“最美的爱情诗”,是德国诗人歌德写于1783年11月以前的诗作,后来被收入长篇小说《威廉·迈斯特》的上部《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第三卷,并结合故事情节,以人物迷娘吟唱的内容呈现,常被称为《迷娘之歌》。摘录其诗歌内容②如下:
你可知道柠檬树开花的地方?
浓密树荫里,金橙闪耀光芒,
自蓝天吹来一缕和风清爽,
桃金娘娴静,月桂树高高挺立。
你可熟悉那地方?
去那里!去那里!
啊,我的情人,我要同你前往!
你可知道那华屋?白石为圆柱,
厅堂灯火辉煌,居室闪耀柔光,
数尊大理石立像朝我凝望。
可怜的孩子,怎地受人欺负?
你可知道那华屋?
去那里!去那里!
我的保护者呀,我要同你前往!
你可知那座山和云深山径?
迷雾中骡子寻路难前行;
洞穴里有蛟龙的后裔潜藏;
危岩欲坠,瀑布奔泻其上。
你可知道那座山?
去那里!脚下的路!
通向那里!
啊,父亲,让我们前往!
诗歌的主要内容是关于迷娘的悲惨遭遇和面对苦难、爱情的态度。当小说主人公威廉·迈斯特初遇被吉卜赛人拐骗的意大利女孩迷娘时,女孩才十二三岁,在杂耍戏班里备受虐待。威廉好心把迷娘从戏班赎出来,并让她一直跟在自己身边。渐渐地,迷娘把威廉当作是自己的“保护者”“父亲”,与此同时,也因为对威廉的敬佩而萌生爱意,将他视为“情人”。所以,迷娘透过歌声抒发自己对故乡意大利的怀念之情的同时,也向威廉暗示自己对爱情的憧憬。歌德在诗中多处地方运用了隐喻手法,如“桃金娘”“月桂树”等,借景抒情,寓意深刻。
《迷娘》由三段诗节组成,其结构具有匀称美。每一诗节(中译版)的前五行类似于主歌,后两行原文为叠句,犹如歌曲的副歌,整体感非常强。
从人物、结构到格调,诗歌《迷娘》的艺术特征不仅指向其文学性,同时也包括诗歌内在的音乐性。《迷娘》所塑造的鲜明艺术形象,主副歌式结构,以及富含生活哲理的内容和充沛的情感,再配上原文诗词的节奏律动与和谐韵律,这正是作曲家在创作中实现诗词与音乐完美结合的必备条件。正如贝多芬所说:“没有比歌德的诗歌更适合于谱曲了。”③
二、柴科夫斯基的《迷娘之歌》及人物的心理刻画
1875年,柴科夫斯基根据诗歌《迷娘》的俄译本(由F.究切夫翻译)谱写了浪漫曲《迷娘之歌》(Op.25,No.3),这是一首变化分节歌。作曲家透过对该曲的歌词内容、结构布局、乐思发展、和声与调性,以及钢琴声部的巧妙构思和细腻处理,让《迷娘》的文学性与音乐性在作品中得到充分展示,并通过对比的方式用音乐刻画迷娘的心理变化。
1.调整歌词内容
与贝多芬、舒伯特、沃尔夫等德奥作曲家的《迷娘之歌》不同,柴科夫斯基未依照原诗段落排序的构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的创作意愿。但因缺少作曲家关于创作《迷娘之歌》的文字说明和相关材料,所以笔者只能通过歌曲段落与诗歌内容的联系和聆听体验,去推测作曲家的想法。
柴科夫斯基在歌词内容上调整了原作诗节排序,即第一段诗节——第三段诗节——第二段诗节,但副歌部分的“情人(亲爱的人)”、“保护者(恩人)”和“父亲”的排序并未随之改变。
诗歌《迷娘》第一段诗节展现的是一幅色彩明丽的风景画,那是迷娘日夜想念的家乡意大利,思乡之情充溢着整个诗节。第二段诗节是对儿时的旧居华丽大屋的回忆,迷娘急切地邀请威廉一同前往,对爱的渴望使迷娘忘却了一切。第三段诗节在讲述迷娘被拐骗的悲惨经历的同时,也预示着现实难遂人愿。柴科夫斯基或许是想通过诗歌第二段与第三段诗节对调,以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来还原迷娘的心绪变化过程:憧憬——彷徨——焦灼不安。随着人物情绪层层推进、跌宕起伏,戏剧性因素也在不断递增,从而推动歌曲乐思的发展。
2.结构布局中的“再现”
柴科夫斯基曾经这样评价自己的作品:“永远不会是形式的典范。”④显然,作曲家不希望自己的乐思受限于某种思维定式或原则之中。浪漫曲《迷娘之歌》具有“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柴科夫斯基在采用歌曲段落划分对应诗歌诗节的方式,完成前奏与三段诗节的谱曲后,以第一部分和前奏的变化再现结束全曲。实际上,这一再现手法在声乐作品创作中并不常见,作曲家更多使用在器乐创作,目的是突出核心内涵,确保结构均衡与内部统一。显然,柴科夫斯基借鉴器乐思维上的“再现”,最终是为了在强调迷娘这一诗歌人物形象的同时,实现音乐上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3.乐思发展的涵义
“乐思是音乐思维的载体,是构成音乐作品的素材。”⑤柴科夫斯基依据“起——承——转——合”的特性,紧随迷娘的心理状态,分别对浪漫曲《迷娘之歌》歌唱部分的乐思进行了变奏、展开、对比和展衍处理。
结合曲式结构图,从旋律形态来看,歌曲第一、第二部分为呈示与巩固关系。在副歌乐思不变的情况下,作曲家在第二部分主歌中替换上一些短时值音符和节奏型,律动性较明显的旋律与第一部分主歌悠长、平缓的线条形成了对比。通过这一变化,能让听者较直观地感受到迷娘在回忆不同事件时的心理波动。全曲的高潮出现在歌曲第三部分,乐思获得展衍,而副歌却没有如常出现。急促的模进改变了前两部分的旋律基调,令整个部分充满戏剧张力。此时的迷娘坐立不安,其内心强烈的诉求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使她陷入了困境,驳杂的心绪充斥着第三部分。随后,迷娘的心情在第一部分旋律主题“再现”(第四部分)中似乎得到了平复。
此外,动机作为音乐作品中的最小乐思,经常被作曲家赋予某种形象意义,并在一定的逻辑关系中贯穿全曲,成为音乐戏剧性冲突的核心。纵观《迷娘之歌》全曲,不难发现,歌词中常出现的疑问句“你可知道……?”和感叹句“我要同你前往!”,在柴科夫斯基的笔下不但成为歌曲乐思发展的核心动机,同时也是作曲家刻画迷娘心理的主要体现。现以歌曲第一部分为例进行说明。疑问句“你可知道……?”在第一部分共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在诗节的开始,第二次是在主歌的结尾,第三次出现是在副歌的最后。尽管是同一句子,但在聆听的过程中明显能感觉到语气的差异,间接反映了迷娘的心理活动情况。如谱例1所示,第一个疑问句采用的是上行四度跳进后反向级进,是略带试探性的疑问语气。
《迷娘之歌》曲式结构图
待迷娘讲述完家乡美景后,出现了第二个疑问句——上行六度跳进后两次反向级进(见谱例2),呈上扬之势。此疑问句的反复出现(共两次),似乎表现出迷娘正急切地寻求回应。
第三个疑问句具有吟诵调特征——同音反复(见谱例3),疑问语气中带有肯定,不同于第一句。
至于感叹句“我要同你前往!”——上下行跳进后反向级进(见谱例4),它紧接第三个疑问句后面,看似是强调这一诉求。
从以上谱例可见,虽然同为疑问句,但显然柴科夫斯基是根据诗歌内容和迷娘不同阶段的状态进行谱曲,用乐音来刻画人物细微的心理变化。
4.润饰与深化
从《迷娘之歌》的前奏素材到钢琴与声乐的相互呼应,可看出柴科夫斯基在构思浪漫曲《迷娘之歌》时早已将钢琴与歌唱视为一个相互交融的整体。尽管这一整体观念明显是受到同时代德奥作曲家的影响,但创作细节却凸显了作曲家个性化的音乐思维方式,即柴科夫斯基通过钢琴声部对歌唱旋律的润饰和歌词诗意的深化,进一步展露迷娘的心声。
《迷娘之歌》的前奏犹如歌剧序曲,柴科夫斯基以主题先现的手法,把歌词第一句“你可知道……”(见谱例1)的曲调提前安排在前奏部分亮相(见谱例5),并透过动机展开、和弦色彩和整体节奏变化(舒展——紧凑——舒展),成功塑造了迷娘的多愁善感形象与感情基调。
在乐思发展过程中,钢琴声部的织体形态紧随歌曲结构“起——承——转——合”而变化,主要表现在第二、第四部分的主歌和第三部分。其中,第四部分“合”与第一部分“起”相比(见谱例6、7),右手声部由平缓的八分音组改为密集的十六分音组,而左手声部和声节奏虽没改变,但同一属性的和弦数量增多,致使两部分在歌唱旋律不变的前提下产生了不同的音响效果。实际上,这一效果的出现与第三、第四部分迷娘的心理变化规律有关。可见,柴科夫斯基正是利用这些音乐细节去深化诗意,展现歌词的含义。
谱例1
谱例2
谱例3
谱例4
除织体形态外,柴科夫斯基还在和声、调性层面进行润饰、深化。如上文所述,迷娘的不安情绪充斥着歌曲第三部分,作曲家通过离调和弦与模进手法获得调性不稳的效果,让听者直接从音响中感受到人物的心理状态。
谱例5
谱例6
谱例7
三、柴科夫斯基与“迷娘”
尽管,目前有关柴科夫斯基创作浪漫曲《迷娘之歌》的资料短缺,但笔者可以尝试结合上文关于诗歌《迷娘》和对该作品音乐文本的分析,以及与作品产生时间相近的相关背景材料,来推测作曲家的创作意图。
柴科夫斯基曾在1869年选用了由梅伊翻译的俄文诗歌《迷娘之歌》(非上文提及的《迷娘》,它源自歌德的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徒》第4卷)谱曲,并将歌曲定名为《不,唯独他明白》(Op.6, No.6)。这首歌曲正好反映了作曲家当时的情感经历。1868年,柴科夫斯基与法国女高音歌唱家阿尔托相恋,但在不久之后,阿尔托嫁给了别人。柴科夫斯基在这件事上备受打击,于是,他通过歌曲抒发心中的伤感、寂寞及对爱情的渴望。直至1877年,他与安东尼娜·伊万诺夫娜订婚、结婚,才结束了自己的孤单生活。
由此可见,柴科夫斯基在1875年之前曾有过为歌德的诗歌谱曲的经验,并且诗歌内容同样与“迷娘”有关。这说明柴科夫斯基在创作《迷娘之歌》时,已经了解或熟悉歌德的诗歌特点,以及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同时,作曲家在小说人物迷娘身上找到了共鸣,尤其是对爱情的憧憬。所以,《迷娘之歌》的创作缘由主要来自柴科夫斯基1868年至1875年的创作与情感经历。
注 释
①陈安《艺术家的心灵——柴可夫斯基、契诃夫和列维坦》,东方出版社2015年版,第94页。
②歌德著、潘子立译著《德语诗歌精品读——漫游者之夜歌》,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9页。
③谌雷《论歌德入乐诗词的艺术特征》,曲阜师范大学2009届硕士学位论文,第38页。
④同注①,第148页。
⑤钱仁康、钱亦平《音乐作品分析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