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四好”人才培养方案,助推五年制高职教育发展
2020-05-12田友清
【摘 要】制(修)订五年制高职指导性和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事关五年制高职的教育品牌和教学质量。因此,需要在严格设定程序、强化方案落实、扎实做好监控等方面做好工作,以确保人才培养方案达到“四好”(设计好、制定好、实施好、监控好),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保障。
【关键词】人才培养方案;五年制高职;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92-0028-04
【作者简介】田友清,江苏医药职业学院(江苏盐城,224005)教师,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中药学专业教学。
为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及《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等文件精神,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联院)于2019年10月发文委托各专业协作委员会制(修)订相关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笔者受邀于2020年5月参与了中药学、药学、药品经营与管理3个五年制高职专业的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审定工作,现将审核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建议、所作的思考整理如下,以期为进一步修订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及各校制订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参考。
一、严格制定程序,确保方案质量
《意见》规定,制订人才培养方案需遵循四个工作程序,即规划与设计、调研与分析、起草与审定、发布与更新,各程序环环相扣,只有程序规范方案质量才有保证。
(一)精心组织,严谨设计
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既是一项常规工作,又是一项研究课题,[1]选好负责人、成立一个合理的组织至关重要。专业协作委员会需要思考并决定:谁来领衔某专业?如何成立一个高水平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组织?如何做好专业层面的工作方案设计?如何论证工作方案?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才能放心大胆地推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多年来,联院已聘任多批院级专业带头人,能够代表院级水平,故专业协作委员会可从联院专业带头人中遴选一位资历高、教育教学工作扎实、有时间有精力有意愿牵头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教授作为负责人,然后根据《意见》的规定,在专业协作委员会的配合下,由负责人提名成立一个由行业企业专家、教科研人员、一线教师和学生(毕业生)代表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然后从专业层面的工作方案制订出发,有序推进相关工作。需要警惕的是,专业协作委员会决不能层层委托,最后负责人挂个名,执笔人仅仅是某学校一位任课教师,这样一来,质量必将大打折扣,损害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的价值。
(二)重视调研,科学分析
只有经过充分调研才能及时了解社会对所需人才职业能力的要求,才能提炼归纳出务实的“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也才能有效反馈正在使用中的人才培养方案有哪些欠缺不足,进而务实地安排课程、课时,规定相应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并相应地对教学资源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出要求。[2]但长期以来,很多职业院校对人才培养调研报告是重视不够的,这就导致他们对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以往人才培养情况、在校生专业学习情况均不甚了解,不可能明确本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素质,更加不清楚现行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及需要改进的地方。所以,联院要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调研报告,给予各专业协作委员会充分的时间并提供力所能及的指导和帮助,为制订高质量的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奠定坚实基础。
(三)充分研讨,强化论证
从起草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内容都需要务实研讨。如课程名称、总课时数、理论实践比例、开设学期等需要召集相關课程负责人进行研讨,教学进程总体安排、课程编排逻辑、综合实践安排等需要召集教务处、二级学院(系)负责人进行研讨,师资队伍建设需要人事处、教务处负责人参与研讨,教学设施、教学资源等需要教务处、总务处、二级学院(系)负责人参与研讨,必要时还要邀请行业企业人员参与研讨。总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位、多轮次、多人员进行开放式研讨,才能成稿提交论证。论证不能走形式,而要实打实地从“耐看”“耐用”两个层面展开,反复修改,最终形成一份集学校、行业企业、教育专家等各方智慧于一体的高质量人才培养方案,使其成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阶段性标准。
二、对照《标准》和《意见》,务实制订方案
(一)明晰重点
《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包括九个部分,其中重点是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教学基本条件、质量保障三部分。笔者认为,各校在实际制订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应将主要精力放在这三部分,使其符合《标准》和《意见》要求,并尽量与历年使用的培养方案保持连续性,对办学有自信心,继承优秀成果,少做无意义改动。
(二)确定重心
笔者认为,《标准》中的三部分重点条目是要下狠功夫琢磨的,不论内容还是形式,都要体现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的水平和价值,要吸取被“束之高阁”的教训。同时要理解,越是基层学校,因为人员素质等客观原因,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质量越堪忧,因此要尽量发挥好指导作用,让使用学校有更多选择权。如课程设置部分,除了校本特色选修课程,其余课程根据调研全省尽量统一名称,各分院或办学点根据自身办学实际直接选择和组合即可;教学基本条件是保证人才培养方案有效实施的重点,这部分往往被忽略,每所学校差别很大,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所以联院应高度重视,通过调研,综合意见,最后明确基本条件,每所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标准只能高于基本条件,从而保障方案的权威性,为培养高素质毕业生保驾护航。
(三)落实指标
凡是《标准》和《意见》中规定的量化指标,如课程设置数、总学时数、实践性教学学时数、顶岗实习累计时间、选修课程学时数、学生数与专业专任教师数比例、教学活动周数等,必须不折不扣达到标准;规定的质性指标,如思政课程、综合素养课程、课程内容要求、书证融通模式等,必须无条件满足要求。此外,联院还应重视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整体结构和局部条目的形式科学、内容规范、文字精练、逻辑性强。
三、强化方案落实,夯实教学质量
(一)明确主体责任
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有两条线,一是实施线,一般由教务处统领,各二级学院(系)负责根据专业进行落实,由教学副校长分管;二是监控线,一般由督导室负责督导,由校长直管。只有两条线齐头并进,才能为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要明确各环节主体的责任,即该谁管、管什么、如何管的问题,避免相互推诿、管理脱节甚至无人管控的情况发生。因此,建议联院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管理办法》,规范有序地推进指导性和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的制(修)订工作。
(二)严格实施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一旦制订和发布,就要成为招生简章制定的依据,师资队伍、实训基地、教学资源建设的依据,课程标准制定和教材开发的依据,全学制教学进程推进的依据,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的依据,乃至学生能否毕业的依据,课程数、总学时数、理论实训课时比、周学时数、考核方式等均须严格遵照人才培养方案。从教务处、二级学院(系)到教研室、任课教师,均不得随意改动,授课计划制订、教材征订和开发、选修课开设也要依据培养方案。总而言之,凡是培养方案规定的量化指标均不得更改,规定的质性指标均不得降低。只有这样,五年制高职学校才能保证教学的统一性、有序性、规范性、严肃性、稳定性,从而稳步完成专业教学计划,健康推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定期诊断,规范调整
很多学校在实施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每学期常常会因实训基地、平行班级数、师资情况、用人单位反馈等的变化而变动理论实训课时比、课程顺序乃至课程名称、教学模式;特别是在特殊情况下(如新冠疫情)以及探索现代学徒制等特色培养模式时,更须及时调整培养方案,这就需要诊断的时效性。也就是说,各学校要建立人才培养方案的定期诊断机制,每学期要召开教学运行反馈会议,多倾听任课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合理诉求要予以采纳,不能只堵不疏,机械执行标准,要站到教育教学及学校发展的全局高度去看问题想办法。一旦决定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就要从专业负责人开始按程序进行填报和审批,绝不能先斩后奏。
(四)以用促改,不断完善
从事专业教学工作的教师人人都有责任为专业的发展和培养方案的完善建言献策,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学校要倡导“专业兴亡人人有责”的主人翁责任感,要用好培养方案,在用中思考改革可改、必改之处,然后通过规范途径反馈给课程负责人、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二级学院(系)或专业建设委员会。人人参与,年年积累,一份镌刻历史印记的人才培养方案便自然而然地在动态革新中得到完善。
四、监帮促相结合,扎实做好监控
以教育部名义发布的制订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计划)的文件至今已有三份,以省级名义发布的文件则更多,可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一直在路上。
(一)严格监管,提质增效
一份政策文件的效力往往因缺乏必要监管而在执行中不断缩水,而后失去其应有价值和意义。同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无论是制订还是实施,都要依据教育部文件进行监管,即教育部履行宏观指导职责,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则履行本辖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和实施的指导、检查、监督职能。联院作为一所特殊的高职学院,为了使全省各分院及办学点贯彻好五年制高职专业指导性和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要认真履行监控职责,站在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高度,站在树立联院和江苏省五年制高职品牌的高度,按规则、对标准,认真监管各校对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实施情况,绝不能走过场,绝不放过一份不合格的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绝不容忍一所不认真执行人才培養方案的学校,从根本上保障我省五年制高职教育的整体办学质量。
(二)监促结合,持之以恒
监管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对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和实施的监管可借鉴原国家食药监局“以监督为中心,监、帮、促相结合”的工作方针。有些学校是态度问题,有些则是能力问题,态度不好需要整顿,能力不强则需要帮助。教育更需“扶贫”,苏南、苏北学校发展速度不一样,最终是帮助每所学校制订出符合学生发展、行业社会对人才规格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这种监控和帮助还须持之以恒,对学校是否务实执行人才培养方案须进行不定期、不事先告知的检查。只有这样,学校才不会作假,将扎实工作做在平时。长此以往,学校也就适应了常态化管理的状态,发展也就自然而然步入科学规范的运行轨道,这才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所需要的真实状态。
(三)重视反馈,勇于改革
制订好、实施好人才培养方案,是联院和各学校共同的责任。在发布一项通知前,联院要深入各学校、行业企业、基层教育管理部门开展调研,多征求各级各类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使制定和发布的关于人才培养方案的文件务实、科学、可行。
(四)不断探索,科学管理
治理体系的改革是各项改革的核心,其改革成效直接决定高职院校利益相关者参与院校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直接影响到院校发展的质量。做好监管工作,需要联院提高治理能力,勇于探索,直面问题,为各分院和办学点的建设和发展领好头、把好“脉”、开好“方”、治好“病”,使所有学校在联院的带领下朝气蓬勃、充满干劲,以实施人才培养方案为中心,把学校各方面建设好、发展好,使其真正成为培养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摇篮。
【参考文献】
[1]汪治.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制订的理念与策略——基于对《指导意见》的研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3):15-19.
[2]江小明,李志宏,王国川.对落实《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认识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