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课堂还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0-05-12林金孟

考试与评价 2020年4期
关键词:主动权复习课基础知识

林金孟

【摘 要】 课前布置学生自主归纳,课堂自主展示,自主组装,自主探讨和创新等方式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培养学生反思创新能力,讓学生在能力提高的同时,基础知识也得到升华。

【关键词】 复习课  主动权  兴趣  反思创新  基础知识

高三复习课怎么上?高三复习课的魅力何在?笔者在执教“常见气体的制备”高三总复习课时做了一些思考与探索。

一、设计思路

常见气体的制取是高中实验中的基本操作和基本知识,又是高中化学综合实验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力求通过课前布置学生自主归纳,课堂自主展示,自主组装,自主探讨和创新等方式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二、教学过程

1. 将课堂延伸到课前,课堂主动权给学生

课堂活动:提供一些仪器,要求各小组(六人一组)准确选出所需要仪器。并组装三种类型制气装置。3组学生代表(2人一组)在讲台上组装,并讲解注意事项,其他学生纠错补充。

(1)固-固加热型:可制O2、NH3等。注意事项:

①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②试管要干燥;③加热时,先预热且应用外焰加热;④实验开始时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2)固-液不加热型:可制H2、CO2、O2、NH3等。注意事项:

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②使用分液漏斗,既可以增加装置的气密性,又可以控制液体流速;③使用长颈漏斗操作时应注意,长颈漏斗插入液面以下

(3)固-液或液-液加热型:可制Cl2、NH3等。注意事项:

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②加热时要预热;③加热易暴沸的混合物时要加沸石,防暴沸

设计意图:传统复习课总是将知识点归纳得十分完整,忽略了学生参与探究及思考的过程,教师过多的讲解,使得知识的呈现较为呆板、生硬而且集中,学生学习比较乏味,没有新鲜感,学生主体参与不足,从而导致复习课的教学效率低下。笔者大胆的放手,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2. 将理论落实到实践中

课堂活动:要求各小组讨论自己组装制气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增加橡皮管、止水夹、玻璃导管、注射器供学生选择)

学生代表上台演示

(1)固-固加热型装置的气密性的检查用微热法:将与试管相连的导气管的末端插入水中,用手或热毛巾捂住试管,若导管末端有气泡产生,移开热源,导管末端有一段水柱上升,则证明装置不漏气。

(2)固-液不加热型:装置右端再接一长导管,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与烧瓶相连的导气管的末端插入水中,用手或热毛巾捂住烧瓶,若导管末端有气泡产生,移开热源,导管末端有一段水柱上升,则证明装置不漏气。

(3)固-液或液-液加热型:气密性的检查用液面量差法:导管右端接上段橡皮管,夹上止水夹后,从长颈漏斗向锥形瓶中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内液面高于锥形瓶内液面,静置后若漏斗内液面不下降,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若液面下降,则装置漏气。

设计意图: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是高考的重要考点,传统复习课中教师总是以问答式和讲解式来完成这部分的教学。笔者改变以往讲实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亲自动手探究,让学生在实践中尝试和学习。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而且从中锻炼了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3. 布置课后思考题,制造悬念

布置课后思考题:

(1)气体净化常用装置有哪几类?画出装置图。

(2)常用的收集方法和装置有哪些?依据什么来选择适合的方法及装置?

(3)如图装置有什么性质用途?怎样使用?

课后查资料、整理、归纳。

设计意图: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为下堂课做铺垫。让学生期待下堂课的到来。

三、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复习课,我没有采用传统的问答式回忆旧知识,而是将课堂的主动权完全下放,整节课我说得很少,基本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创造性很强,效果很好。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是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的具体落实。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和自主权,尽量多给学生以时间和空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以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和学生共同学习。当学生的思维到达一定高度的时候,思维的火花就像一个泵一样,源源而来,关键的是教师要相信学生,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时间。教师要相信学生,你给学生留多大的舞台,学生的思维就会充斥多大的空间。

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动力,兴趣是推动人们去寻找知识和从事某种活动的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中学生喜欢化学,其大部分原因是对化学实验感兴趣。在复习课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亲自动手组装实验装置,创新实验装置,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创造性的完成课堂实验,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不仅掌握了基础的知识,从中还锻炼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参考文献

[1] 吴星,沈怡文.给化学教师的101条建设[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7):10.

[2] 阮方来.试谈目前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化学教育,2008(09):28.

猜你喜欢

主动权复习课基础知识
坚决落实耕地保护“军令状” 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我对初中语文课堂高效率的认识
通过变式训练,夯实基础知识
谈谈如何上好小学英语复习课
在趣味情境中构建知识体系
追求高效的数学复习课
主动升级、客观分级、有效出击
浅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幼儿教师的影响
假期数学竞赛指导(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