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题型教学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的运用

2020-05-12何可人

教育界·中旬 2020年4期
关键词:音乐欣赏运用

何可人

【摘要】音乐欣赏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主题型音乐欣赏就是按照既定主题搜集音乐素材以供学生欣赏。在教学实践中,应用主题型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实现资源整合,强化学生对音乐特点的认识,实现知识的系统性整合。文章针对主题型教学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的运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主题型;音乐欣赏;运用

一、主题教学法概述

1.主题教学法

主题教学法是我国教学活动时代追求的重要体现,有助于教学活动的返璞归真。在主题教学法中对教与学之间的关系进行强调,注重现有经验在教学中的作用,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2.主题教学法的教学特色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主题教学法的特色非常显著。首先,该教学法是动态的。在主题教学法中有一条主线贯穿始终,但是在模式上却并不固定。在教学活动中课程组织以及教学可变动,整个教学活动都处在演变与拓展的过程中,这就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刻板。其次,该教学模式注重过程。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非常注重以人为本这一理念,主张教学活动应当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与个性化学习,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逐渐摸索出正确的学习方法,通过方法的应用实现知识的获取与能力的提升。这就表明学习的过程与结果同样重要,过程能够获得累积学习方法,最终获得良好的结果。最后,施行集体备课。在主题教学法中通常都是由课程教师共同组成教学小组,明确课程主题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教学方案需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帮助学生逐渐适应教学方法的尝试,在教学中还需要根据学生掌握情况来调整教学方案,保证教学互动的有效性。

3.主题教学法的要求

在主题教学法的运用中需要先确定主题,主题要能够凸显出时代特征,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愿意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有助于教师组织教学活动,同时还能够让教师更好地掌控学生的学习情况。在主题明确的基础上,教师就要完成教学目标的制定,既包括总教学目标又包括阶段教学目标。教学目标需要通过教学小组讨论得出,该目标要涵盖整个年度的教学内容,体现对课程的内在思考。这就需要对学生的基础有准确的把握,在分析之后确定学生所要达到的预期水平,这就是教学总目标。总目标的达成需要落实到各个分目标上,也就是单元目标的确定,而每个单元目标都要在教案上得到体现,通过每节课的教学活动来达到单元目标,若干个单元目标的总和就构成了阶段目标。目标设定后还需要建立对应的评估标准,通过合理的评价来分析学生是否实现阶段性的学习目标,为接下来的教学优化提供有力依据。

二、主题型教学应用于音乐欣赏的利弊分析

1. 主题型教学的应用优势

主题型教学是教学事业发展的产物,将其应用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有着显著优势。

第一,提高教材利用率。这一教学模式以教材为基础,但是又高于教材,能够有效解决小学音乐教材中相关知识点分散这一问题,改善教学存在较大年级跨度的问题。此外,教师还能够根据教学目标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让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内容变得更为灵活,提高教材中有效资源的利用率,实现新型教学理念的运用,提升小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

第二,实现音乐知识的系统化。小学音乐欣赏课堂的开设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感悟音乐中的情感,还能够让学生掌握相关的音乐基础知识,包括不同乐器的名称、不同乐器的音色、不同乐曲的特点、不同演唱形式的分别等。但是这些内容大多较为零散,没有形成系統,缺乏明确的教学主题。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是根据听到的乐曲进行教学,单纯地对乐曲中所包含的乐理知识等进行讲解,导致学生所听到的音乐大多缺少完整性,学生所感受到的也是零星的乐感与印象,这就使得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不足,无法做到精力的完全投入,在完成整个小学音乐学习后仍然对乐器的特点知之甚少,对音乐的基本知识也不甚了解。通过主题型教学能够将所要欣赏的乐曲进行整合,让学生在相似的乐曲中更扎实地掌握相关知识点,通过几节课的时间深入感受乐曲之间的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实现体验学习与对比学习,增强音乐知识的系统性,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音乐知识体系。

第三,扩充课堂容量。音乐表现形式的识别与音乐题材的认知是小学的高年级音乐欣赏课程的主要内容,在这部分教学中,一课时通常会包括多种音乐表现体裁。教学中教师如果将全部乐曲都完整地播放给学生,会导致课堂时间分配不均,欣赏时间过长而讲解时间不足。面对这一问题,主题型教学就能发挥自己的优势,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音乐表现形式,并感受经典音乐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因此,主题型教学能够有效扩充课堂容量,让短短的45分钟发挥出最大作用,增强学生音乐感悟能力。

第四,具有很好的灵活性。在新课改中着重强调教材的材料属性,将教材定义为教学活动的话题或中介。主题型教学能够让教师更加灵活地运用教材,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将课程标准作为基础设置合理的教学主题,对教材中所收录的欣赏曲目进行整合或取舍,让课堂教学更具创造性,让音乐欣赏课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需求,满足教学需求。

第五,激发学生兴趣。通过音乐欣赏课教学模式的改革,能够创造性地将学生喜欢的主题作为教学导入,对教材中的曲目进行整理,搜索更多学生感兴趣的曲目作为欣赏内容。通过这样的教学创新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程学习中。

2.主题型教学的应用弊端

在音乐欣赏课程中应用主题型教学模式有着显著优势,但也会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无法实现作品的深入挖掘。基于主题型教学模式的音乐欣赏课程只能实现学生对目标音乐的基本了解,包括体裁形式、演奏乐器、演奏形式等。但是在欣赏中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导致教师无法在教学中对音乐的主题、结构等内容进行深入分析,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教材资源的浪费,学生无法从更深的层次对音乐进行感知。

其次,对音乐教师的能力有更高要求,加大老师压力。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进程中,要求教师重视自身课程意识的培养,每名音乐教师都要具有良好的教材分析能力,同时还要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以及能力。此外,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实际教学环境出发,科学合理地调整或补充教学内容,保证新课标中规定的教学任务顺利完成,这些都是对教师综合能力的考验。

三、小学音乐欣赏课程中主题型教学的应用实践

1.单册乐曲的整合

通过对小学音乐教材统计可知,每册教材中有20首左右的欣赏乐曲,这部分教学内容就可以采用主题型教学方法展开,将乐曲按照既定主题进行分类,对相同类别的乐曲进行整理合并,展开系统性的音乐欣赏教学。在乐曲赏析过程中教师可以节选片段进行播放,保证欣赏教学的有效性。尽管是借助主题型方法展开教学,但是每个主题所包含的曲目数量较多,一节课的时间无法完成全部教学内容,而片段欣赏方式的应用就让这一问题得到了解决,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感受到每首曲目的精华。

2.整套教材网状整合

单册教材乐曲的整理实现了教学内容的横向整合,在开展主题型教学后就可以采用纵向整合的方式来处理整套教材,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对乐曲进行赏析。通过单册音乐欣赏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不同的演奏形式有所了解,对乐曲的体裁也有了基本把握。但是单册乐曲在主题的体现上稍显不足,不能充分体现出主题的内涵。将乐曲范围扩大至全套教材,能够更好地帮助教师完成对乐曲的筛选,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拓展所学内容。基于整套教材的主题音乐欣赏可以实现演奏方式以及形式的对比,强化學生学习效果,提升音乐教学质量。

3.课内外结合

音乐欣赏课程的学习能够教会学生怎样欣赏乐曲,同时具备基本的音乐欣赏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兴趣的作用,在选择主题时让学生参与其中,之后引导学生自主进行乐曲的筛选与整合。在主题欣赏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将教材作为基础,扩大乐曲选择范围,将潮流音乐与热点音乐融入其中,做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发展,增强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并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学习中。例如在特殊节日前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展开音乐欣赏活动,让学生分组挑选符合节日主题的音乐并进行对决,在比赛时陈述自己所选音乐的表演形式以及体裁。通过活动的开展能够构建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学生的探索性学习,促进音乐教学目标的达成。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独立个体来说,每个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喜好或风格,对外物的欣赏水平与感知能力也各不相同。在音乐欣赏中我们也要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主题型教学模式来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在强化学生欣赏水平的同时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就目前我国小学音乐教学来说,主题型教学方法还不完善,还需要广大师生的合力探索,不断进行实践与优化,最终实现音乐欣赏课程目标的达成,让学生能够感受音乐的美。

【参考文献】

[1]陈淑鸿.主题型教学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的运用[J].北方音乐,2018(10).

[2]印滢斐.小学音乐欣赏主题型教学的研究与策略[J].当代音乐,2018(01):55-56.

[3]陈淑鸿.主题型教学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的运用[J].北方音乐,2018,38(10):215.

[4]赵丹.对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浅识[J]. 成功(教育版),2011(23):95.

猜你喜欢

音乐欣赏运用
儿童启蒙教育音乐欣赏课的重要性
浅谈大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
陶冶情操,培养审美
提高学生音乐欣赏兴趣的方法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