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劳动教育 培育核心素养
2020-05-12张志
张志
摘 要:强化劳动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对于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当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尊重每一位劳动者,使他们真正认识到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让他们相信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创造性劳动才能破解;让他们自觉将日常生活与理想追求紧密结合,在劳动创造中实现远大理想和个人目标,树立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以劳动获取财富、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思想观念。
关键词:劳动;教育;培育;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9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5-019-1
劳动意识是当代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它是一个学生全面发展、全人成长的必要条件和必然要求。劳动教育是培养初中生劳动意识和技能的必要手段和基本途径,将为他们成长为合格公民而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对初中生进行劳动意识和劳動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劳动意识即爱劳动,主动参与承担劳动的思想观念;劳动能力即会劳动,掌握了劳动基本技能技巧。我认为,初中学生劳动意识就是衣食住行等“自理”的思想观念。要想将学生培养成一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就必须开展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的教育。
1.劳动教育是克服当前小学生懒惰毛病的需要。
现在有一些初中学生,劳动意识淡薄,基本不参加体力劳动,不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不愿擦黑板、扫教室,甚至连座位旁的废纸都懒得捡一下;在学习上怕动脑筋思考问题、怕考试、怕做作业等。俗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种现象不解决,将直接影响下一代人的全面健康成长,还会影响国家繁荣富强。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高度重视对孩子进行劳动意识教育。
2.劳动教育是培养孩子具有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的需要。
一个人只有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才能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孩子自己洗的衣服穿起来才格外小心在意,自己打扫的教室怎舍得乱丢垃圾……劳动将使孩子逐渐树立起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热爱劳动果实、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3.劳动教育是促进意志品质形成的需要。
劳动习惯的形成过程也是意志形成的过程。例如:每天早晨起来自己叠被子,自己打扫卧室,没有坚持的意志力是不可想象的。再如自己洗衣服、擦鞋子、倒垃圾、刷厕所等劳动,没有不怕脏、不怕累的品德是不行的。劳动不仅锻炼了孩子动手能力,而且也可以使孩子从中受到意志品质形成教育。
二、要让初中生理解劳动教育的意义
劳动不仅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而且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劳动创造了文明,创造了社会财富,促进了人类发展,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劳动是幸福的源泉,奋斗是梦想的路径。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在人类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1.参加学校劳动。参加学校劳动可以培养学生爱班级、爱学校、爱卫生、爱清洁的习惯,可以培养学生珍惜同学友谊的情感,懂得体谅他人,更能懂得互帮互助,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与人相处的能力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
2.做家务事。孩子做一点家务事可以减轻父母的负担,培养学生自立精神。掌握一些劳动技能,减少对成人依赖的心理,不仅能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还能让孩子体会到生活的艰辛,能够体谅父母,增进与父母的感情,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3.参加社会劳动。参加社会劳动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积累社会经验。参加社会劳动可以使孩子的双手和大脑协调发展,能促进大脑的发育和智力的发展;参加社会劳动能促进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增强体质,使肌肉发达有力、关节活动有力、改善心肺功能、活跃生命机能。
三、引导学生参加劳动的具体做法
1.参加学校劳动。在学校里,学生的劳动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主要有:如在教室里擦黑板、擦门窗、擦讲桌、擦电脑、擦键盘、扫地、拖地等,打扫走廊,整理自行车、打扫包干区、擦洗楼梯护栏、整理花圃、栽花种草;甚至可以打扫厕所等。学校要做到定期评比,设“劳动之星”的奖项,以此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
2.参加家庭劳动。在家庭中,老师可以布置学生叠被子、整理房间、拖地、择菜、淘米、洗碗、擦洗窗户、擦洗家具、冲洗厕所、洗衣服,培养孩子的动手实践能力,体会父母劳动的艰辛,懂得体谅父母,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
3.参加社会活动。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途径。如我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开垦了五十亩学生农耕劳动实践园,向全市中小学开放。为充分体现学校组织学生农耕劳动实践活动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基地将五十亩土地分割若干小块。要求“学校自主选定农耕劳动地块大小,学校自主打造地块环境特色,学校自主确定耕种项目,学校自主实施农作物的种、管、收等,学生的劳动实践活动时间和每批次活动人数由学校根据本校耕种项目的生长、季节等需求自主安排。”学生亲自参加农作物的种、管、收,能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合作意识,让学生体验农耕劳动的艰辛、懂得生活的不易,使学生珍惜劳动的果实,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等。
4.参加公益劳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如参加志愿者行动,捡拾社区垃圾、花坛里的废纸,擦洗道路护栏,到敬老院、孤儿院打扫卫生等。
总之,青少年的成长离不开劳动,劳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不能缺位。最后,我想用一句高尔基的名言与师生们共勉:“热爱劳动吧,没有一种力量能像劳动,即集体、友爱、自由的劳动的力量那样使人成为伟大和聪明的人。”
[参考文献]
[1]彭佑松.当切实加强劳动教育[J].人民教育,1990(03).
[2]张文瀚.当代中国青少年劳动教育的问题、原因及其对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
(作者单位:泰兴市济川初级中学,江苏 泰兴22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