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高校智库多元化人才管理机制分析
2020-05-12张晓莹徐山林马毓宁
张晓莹 徐山林 马毓宁
摘要:新型高校智库的核心资源就是人才资源,为了解决我国高校智库的问题,文章主要分析高校智库多元化的相关概述,分析高校智库多元化人才管理的重点,提出新型高校智库多元化人才管理策略。
关键词:高校智库;多元化;人才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5-0015-02
前言
高校智库是通过自身的优势资源,发挥人才队伍的作用。近年来,我国高校智库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为了保证高校智库的发展,需要创新管理机制,完善多元化评价与管理途径。
一、高校智库多元化的相关概述
智库是指研究、分析公共政策,参与制定过程,并对国内外事务向政策制定者提供建议,让制定者可以采取正确的决策。而我国高校智库在2014年2月,就以《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的形式推进,目的是为了服务国家发展,聚焦解决国家需求,整合资源,建设新型智库机构,发挥人才的作用,着力培养打造高校智库队伍,给党和政府的决策提供科学的支持。
二、高校智库多元化人才管理机制的重点
(一)利用“旋转门”机制促进智库与政府的人才流动
这一机制是指政府、利益集团、智库和公司之间的人员流动任职,后指智库学者和政府官员之间的转换机制。从本质上说,智库就是知识和权力之间的桥梁,智库中的人才在政府部门待过,政府部门的人员也到智库中工作过。这一机制可以让政府退休的官员进入到智库中,给智库提供更多的人才促进人才队伍的壮大,智库人员也可以进入到政府部门,能够参与决策提高智库的影响力。
(二)建立多元化的人才激励与考核
构建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可以通过激励的方式,吸引外部优秀的人才,激发高校智库人才的创新能力。根据人才队伍的特点,采取多种激励方式,这样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首先,可以采取物质激励的方式,给不同的人才提供有竞争的工资待遇和福利。其次,是环境激励,给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与生活环境。让他们除了工作之外,还可以参与一些文娱活动丰富自身的业余生活。再次,是荣誉激励,帮助研究人员出版书籍传播研究成果,提高研究人员的影响力。最后,是晋升的激励。通过考核评价,给优秀的员工提高职务。多元化的考核评价能够科学合理的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人员的构成,选择不同的考核标准利于激励人才。
(三)运用多种方式培养人才
智库人才需要具有综合能力素养,在多元化人才管理机制中高校智库应该注重针对不同类型人才,根据其能力和成长特点,进行多方位的培养,促进智库人才的发展。常见的方式是交流学习、进修、实地考察,除了这些方法以外还应该重视人才内部的培养,尤其是青年人才的培养。可以依托高校的教学资源,选拔合适的学生对其进行培养,成为智库的储备人才。为了让大学生更好地参与研究项目,可以提供一些实习的岗位让大学生参与智库工作。
三、构建新型高校智库多元化人才管理的策略
(一)打破体制障碍,赋予高校智库自主权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要保障和落实用人主体自主权。”这也就给高校智库的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让高校可以在改革的过程中学会充分平衡用人与财务,探索出一条高校智库负责制度。高校智库的人员构成上,除了研究人员、主管人员以外,还需要理事会人员,理事会主要负责智库重大事项的决策,审议规章制度。智库负责人要听从理事会的决议,做好智库的管理工作。高校在选拔人才方面,可以根据智库当前的发展情况制定相应的用人标准,可以通过自主招聘的方式选择合适的人才。在考核方面,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人才的职业规划、道路,通过系统的考核获取相应的数据。在激励方面,可以采取人才竞争的方式,制定出和其他院系不同的激励制度,吸引更多的人才進入到智库中。
(二)创新拓宽人才渠道,构建多元化人才队伍
高校智库不仅具有研究政策的能力,还具有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的能力,所以在功能上具有多元化特点。我国教育部就曾印发过相关文件,指出高校智库应该建言献策、做好人才培养、舆论引导等功能,多元化的特点就决定了智库工作内容的多元化。当前,我国高校智库存在人才类型单一化、用人方式不灵活等问题,应该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拓宽人才渠道,吸引更多的人才,构建多元化的人才队伍。首先,要明确人才的目标,可以在本校聚集专家,面向社会招揽多样化的人才。其次,可以完善用人制度,让在编和编外的人员在待遇上同等,吸引更多的人才到行政岗位或研究助理上。然后,可以采用多种聘用机制相结合的方式,在不改变户籍、人事关系的前提下,实现顶尖人才的聚集。
(三)构建中国式“旋转门”机制,提高智库影响力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给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高水平智力支持,加强人才、政府、企业、智库之间的联系,借鉴国外“旋转门”制度的优点,但是目前我国在人才流动上仍存在一些问题。我国在智库工作人员有一部分是退休后进入智库,但是数量比较少,处于一些单向交流的方式。
在借鉴别国先进经验时,要根据我国国情制定相应的“旋转门”机制,改变人事制度,以交流为主,通过挂职、兼职的方式构建这一机制。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加强企事业单位之间的沟通,让任职交流对象可以在实践中给高校智库提供意见,在研究成果的展示上,加强与政府之间的互动。通过挂职和兼职的方式,可以聚焦国家急需,确定主攻方向,熟悉政策的制定流程,结合相应的实践经验,可以与相应的部门建立良好的关系,提高高校智库的影响力。
(四)建立多元化职业发展通道与考核激励体系,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为了进一步发展高校智库,就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职业发展通道和考核体系,这样能够激发人才的创新性。高校智库和科研院系都属于高校的下属机构,但是在功能、职责上等存在不同,所以在考核机制上要有所区别,体现出智库的特点。相同点就是都通过借鉴薪酬理论,采取多样化的激励方式,在职业的发展、考核评价上存在不同。目前,我国高校智库由于人才的选拔、岗位的不同,人员的构成多样化,在受教育的背景、工作的经历、职责存在差异,行政人员和科研人员在诉求上也存在不同,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结合不同岗位人员的身份,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发展通道,探索出符合高校智库功能的道路,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首先,要多鼓励智库人员参与评价,把研究出来的内容归纳总结。其次,要在高校智库中设置单独的职称,在内容设置上可以分为教学、学术成果、政策研究等。高校智库在职级上可以通过自主的方式不要占用学校的编制和名额。在薪酬上要采取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保证内外部的公平,利用总薪酬水平激发智库人员的创造力。
(五)建立多元化人才培养机制,储备梯队人才
智库中的人才不只是在某一方面突出,而是应该有更宽的视野和知识面,要有解决问题、决策的能力,要有一定的创新意识。我国高校智库的人才多是一些科研院系,进入到智库的多为博士或博士后,需要对专业知识和能力进行进一步的培训和开发。可以学习一些开发经验,针对不同的人才采用不同的培训策略,通过内部培训和外部学习的方式来开发人才。在职人才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的培训,加强与专业人才的相互交流学习。智库人才的开发,可以从多种角度拓宽智库资源。加强对人才培养的开发,通过实践活动熟悉流程,提高能力。尤其是对青年人才的培训上,可以依托高校资源培养年轻人,建立储备梯队人才。高校智库不仅要招收研究生、博士后研究人员,还可以和其他院系一起培养研究生,做好智库的宣传工作,选择合适的人才待其毕业后优先录取。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智库的多元化人才管理机制中,要抓住重点通过激励的方式,通过多种途径培养人才,让智库人才队伍越来越壮大,给政府提供科学的决策,促进新型高校智库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鸿飞,彭丽,武慧娟,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新型高校智库决策机制建设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3):9-11.
[2]吴敏,汪育文.中国高校智库研究主题领域及发展态势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8,274(12):15-22+40.
[3]孙成豪.新时代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优化研究[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8(06):151-158+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