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检测甲状腺上动脉和肝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对甲亢的治疗的指导意义

2020-05-12李星妍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9期
关键词:甲亢动脉血医师

李星妍 刘 刚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423000

甲状腺功能亢进又被称作甲亢,主要由甲状腺释放过多甲状腺激素引发交感神经兴奋和机体代谢亢进所致,患者常伴有出汗、心悸、进食和排便次数增多、体重减少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1]。目前主要采用丙基硫氧嘧啶、甲巯咪唑等药物治疗甲亢,可有效缓解患者不适症状[2]。由于甲亢患者的病情进展与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关联密切,这为医师判断预测甲亢预后提供了全新思路。为了探讨评估甲亢疗效的可靠途径,本文就动态检测甲状腺上动脉和肝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对甲亢治疗的指导意义展开探索。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39例甲亢患者作为观察组。纳入标准:(1)满足甲亢的诊断标准[3];(2)遵医嘱接受治疗;(3)依从性良好;(4)影像学资料保存完整。排除标准:(1)严重肝肾功能异常;(2)妊娠或哺乳期女性;(3)心血管疾病;(4)药物过敏;(5)甲状腺上动脉、肝动脉异常;(6)恶性肿瘤;(7)免疫系统疾病;(8)非原发性甲亢。观察组中男11例,女28例;年龄26~72岁,平均年龄(39.58±3.47)岁。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9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2例,女27例;年龄24~71岁,平均年龄(39.26±3.68)岁。两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观察组患者甲巯咪唑片(德国Merck Sereno GmbH,国药准字J20171078)30mg,口服,1次/d,治疗6个月。采用GE LOGIC E9彩色超声仪对所有受试者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测,取仰卧位,腹部探头频率3~5MHz,浅表探头频率10MHz,先用浅表探头动态观察甲状腺局部状态,包括腺体大小、回声、血流等,再使用腹部探头观察肝脏,做好数据记录工作。全部检查工作和影像学资料分析均由影像科相同一位专业医师负责。

1.3 观察指标 (1)比较治疗前两组甲状腺上动脉血流参数,包含动脉平均流速(Vm)、收缩峰流速(Vmax)、舒张末期流速(Vmin)和阻力指数(RI),对比治疗前后观察组的上述血流参数变化情况。(2)对比肝动脉血流参数,包括Vm、Vmax、Vmin、RI。

2 结果

2.1 甲状腺上动脉血流参数对比 治疗前观察组甲状腺上动脉血流Vm、Vmin、Vmax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间RI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Vm、Vmin、Vmax高于对照组(P<0.05),且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P<0.05),而两组间以及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RI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甲状腺上动脉血流参数对比

注:与观察组治疗前比较,#P<0.05。

2.2 肝动脉血流参数对比 治疗前观察组肝动脉血流参数Vm、Vmin、Vmax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间RI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Vm、Vmin、Vmax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两组间Vm、Vmin、Vmax、RI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肝动脉血流参数对比

注:与观察组治疗前对比,*P<0.05。

3 讨论

临床中甲亢患者通常需要经历较长时间的治疗方可促使症状、体征消退,因此如何判断预后效果成为了值得研究的问题[4-6]。张晋[7]研究后发现,甲状腺上动脉是人体甲状腺主要供血管,采用彩超动态观察甲状腺上动脉血流变化具有操作便捷的明显优势,可为医师判断患者病情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经本文实践发现,甲亢患者与健康人群的甲状腺上动脉血流参数Vm、Vmax、Vmin存在显著性差异,治疗后6个月上述参数趋于正常,但仍与健康群体的血流参数水平存在差异。分析后发现,甲状腺自身抗体(TRAb)是甲亢患者病情进展的主要原因,患者常伴有滤泡增生、腺体小叶增大、血管扩张、间质出血、淋巴细胞浸润等病理特征,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流动力学异常现象,因此患者血流参数改变与甲状腺功能存在紧密联系[8]。当人体释放甲状腺激素过量后,将会直接作用于血管和心脏,加快心率,增强心肌射血功能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促使外周血管舒张,降低血管总阻力,使机体表现为高动力循环状态,致使动脉Vm、Vmax、Vmin升高。与上述分析一致,刘光清等[9]对70例甲亢患者研究后发现,采用彩超动态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甲状腺上动脉血流变化情况,根据相关血流参数降幅可为医师判断患者预后提供重要参照。

李真真等[10]实践后发现,根据甲亢患者治疗前后的彩色多普勒血流参数变化可为医师预测预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供有力指导。本文中观察组肝动脉血流参数Vmin、Vm、Vmax远高于对照组,且患者经过6个月治疗后上述参数明显降低,与健康群体水平相当,表明肝动脉血流动力学恢复更快。研究后可知,甲状腺药物在进入人体后可通过抑制甲状腺中过氧化酶合成,阻断酪氨酸碘化缩合,抑制心血管、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促使肝动脉血流动力学出现可逆性恢复,因此可作为甲亢预后评估的重要参照指标。且甲亢患者经过抗甲状腺药品治疗后,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及内部增生更加活跃,常伴有腔内乳头增生、间质内血管充血现象,延缓了甲状腺上动脉血流动力学恢复,这也是导致甲状腺上动脉血流参数迟于肝动脉血流参数恢复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应用CDFI动态监测甲亢患者肝动脉和甲状腺上动脉血流参数变化情况,可帮助医师了解患者全身高动力循环情况,为医师判断甲亢患者预后提供有力参照,其中肝动脉血流恢复更快,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甲亢动脉血医师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血管中的应用
放射性核素碘131治疗甲亢的效果观察
勘误声明
甲亢患者需警惕甲亢性心脏病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酸枣仁汤治疗甲亢失眠的效果观察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