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物汤传统饮片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有效成分比较
2020-05-12璐丁琮洋徐帅师杨浩天李颖董占军
孟 璐丁琮洋徐帅师杨浩天李 颖董占军 ∗
(1.河北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17;2.河北省人民医院药学部,河北 石家庄 050051)
汤剂作为我国传统的一种用药剂型,其本身具有制备简单易行、吸收快、根据病情适当加减、灵活运用,能迅速发挥药效等优点。但其本身也存在煎煮液量大、携带不方便、易发霉发酵不能长久储存等缺点[1]。中药配方颗粒是由中药饮片提取、浓缩、干燥、制粒而成的,具有无需煎煮、携带保存与服用方便等优点,在临床上使用越来越广泛[2-3]。四物汤收载于《太平惠民合剂局方》,是中医补血、调经、养血经典的方药,是由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4 味药组成,主要成分包括糖苷类、有机酸类、生物碱类、多糖、微量元素跟挥发油等。近年来也有文献报道发现四物汤可改善冠心病心绞痛症状,降低血脂,改善心功能[4];保护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5];改善衰老代谢紊乱[6];增加骨量、降低炎症反应程度,促进骨折恢复[7-8]。目前对于四物汤汤剂与配方颗粒之间多种有效成分含有量比较的报道较少[9-10],本实验对四物汤传统饮片汤剂与中药配方颗粒中的没食子酸、绿原酸、咖啡酸、芍药苷、阿魏酸、毛蕊花糖苷的含有量进行比较,考察2 种剂型中有效成分含有量的等量性,以探讨中药配方颗粒在中药配伍中应用的可行性。
1 材料
ACQUITY UPLC H-Class 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包括四元溶剂管理器、样品管理器FTN、二极管阵列检测器、Empower 3 色谱工作站,美国Waters公司);AB204-S 标准型电子分析天平(瑞士Mettler-Toledo 公司);TGL-16 高速离心机(山东百欧医疗科技有限公司);KR-360B 型超声清洗器(科尔超声波设备有限公司)。
对照品绿原酸(批号110753-200413)、咖啡酸(批号110885-200102)、阿魏酸(批号110773-201614)、没食子酸(批号110831-201605)、芍药苷(批号110736-201842)、毛蕊花糖苷(批号111530-201713)均由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提供。
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由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提供,由河北省人民医院董占军主任药师鉴定为正品。配方颗粒,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由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提供。甲醇、乙腈(色谱纯,德国Merck 公司),Millipore 超纯水。
2 方法与结果
2.1 处方及汤剂制备
2.1.1 处方组成 熟地黄12 g、当归10 g、白芍12 g、川芎8 g。
2.1.2 传统汤剂制备 按处方比例称取以上4味药材,加温水250 mL,浸泡30 min,之后煎煮45 min,滤过;药渣加水 200 mL,煎煮30 min,滤过,合并2 次所得药液,定容至300 mL,备用。
2.1.3 配方颗粒汤剂制备 取与药材相当量的4味配方颗粒,混合,加入80~100 ℃左右的水200 mL 搅拌溶解,超声处理(360 W,40 kHz)10 min,放冷后加水至300 mL,备用。
2.2 有效成分含有量测定
2.2.1 色谱条件 依利特SinoChrom ODB-BP 色谱柱(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A)-0.1%磷酸溶液(B),梯度洗脱(0~5 min,1%~5% A;5~10 min,5%~8% A;10~15 min,8%~10% A;15~19 min,10%~15% A;19~23 min,15%A;23~30 min,15%~20% A;30~40 min,20%A);体积流量0.8 mL/min;检测波长215 nm(没食子酸),230 nm(芍药苷),330 nm(绿原酸、咖啡酸、阿魏酸、毛蕊花糖苷);柱温30 ℃;进样量5 μL。
2.2.2 对照品溶液制备 精密称取没食子酸、绿原酸、咖啡酸、芍药苷、阿魏酸、毛蕊花糖苷对照品适量,以甲醇溶解并定容,配制成质量浓度分别为0.780、1.124、0.750、0.654、0.491、0.500 g/L的对照品贮备液。
2.2.3 供试品溶液制备 取四物汤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溶液适量,12 000 r/min 离心10 min,分别取各自上清液300 μL 过0.22 μm 微孔滤膜,取续滤液,即得。
2.2.4 专属性试验 分别精密吸取混合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各5 μL,在“2.2.1”项色谱条件下进样,色谱图见图1,样品中没食子酸、绿原酸、咖啡酸、芍药苷、阿魏酸、毛蕊花糖苷色谱峰的保留时间与对照品一致。各成分色谱峰能达到较好的分离,且样品中其他成分对待测成分的测定无干扰。
2.2.5 线性关系考察 分别取没食子酸、绿原酸、咖啡酸、芍药苷、阿魏酸、毛蕊花糖苷贮备液适量,加甲醇逐级稀释制成一系列6 个梯度质量浓度的混合对照品溶液,在“2.2.1”项条件下进样。以待测组分峰面积为纵坐标(Y),质量浓度为横坐标(X)进行回归,结果见表1。表明各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表1 各成分线性关系Tab.1 Linear relationships of various constituents
图1 各成分HPLC 色谱图Fig.1 HPLC chromatograms of various constituents
2.2.6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混合对照品溶液5 μL,在“2.2.1”项条件下连续进样6 次,测定峰面积,计算得没食子酸、绿原酸、咖啡酸、芍药苷、阿魏酸、毛蕊花糖苷的峰面积RSD 值分别为1.4%、1.7%、1.3%、1.5%、1.6%、1.5%。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2.2.7 重复性试验 分别取同一汤剂(饮片汤剂)6 份,按“2.2.3”项下方法,平行制备6 份供试品溶液,在“2.2.1”项条件下进样,测得没食子酸、绿原酸、咖啡酸、芍药苷、阿魏酸、毛蕊花糖苷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0.032、0.017、0.004、0.253、0.031、0.006 g/L,RSD 分别为1.5%、1.1%、1.1%、1.0%、0.3%、1.7%。表明该方法重复性良好。
2.2.8 稳定性试验 精密吸取同一供试品溶液5 μL(饮片汤剂),在“2.2.1”项条件下,分别于0、2、4、8、12、24 h 进样6 次,记录峰面积,得没食子酸、绿原酸、咖啡酸、芍药苷、阿魏酸、毛蕊花糖苷的RSD 分别为1.8%、1.5%、1.0%、1.4%、0.3%、1.5%。表明供试品溶液在24 h 内稳定性良好。
2.2.9 加样回收率试验 取已知含有量的四物汤(汤剂饮片)6 份,每份1.0 mL,精密称定,分别精密加入混合对照品0.1 mL,按“2.2.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在“2.2.1”项条件下进样,计算加样回收率。测得没食子酸、绿原酸、咖啡酸、芍药苷、阿魏酸、毛蕊花糖苷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 99.01%、96.93%、96.81%、96.97%、97.32%、97.65%,RSD 分别为1.08%、1.58%、1.48%、1.52%、0.81%、1.40%。
2.2.10 样品含有量测定 取四物汤饮片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各3 批,按“2.1”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分别进样5 μL,在“2.2.1”项条件下进样,并计算各样品中没食子酸、绿原酸、咖啡酸、芍药苷、阿魏酸、毛蕊花糖苷含有量,结果见表2。
表2 各成分含有量测定结果(μg/mL)Tab.2 Results of content determination of various constituents(μg/mL)
3 讨论
3.1 波长选择 本实验通过PDA 检测器在200~400 nm 进行全波长扫描,结果发现没食子酸在215 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芍药苷在230 nm 处有最大吸收,为了兼顾其余4 种有效成分的最大吸收并具备良好的基线水平,故选择330 nm 为绿原酸、咖啡酸、阿魏酸与毛蕊花糖苷的检测波长。
3.2 流动相选择 由于分析对象是复方汤剂,其所含化学成分复杂,且所测的6 种成分极性相差较大,采用等度洗脱难以达到有效分离,故采用梯度洗脱。有文献[11-12]表明流动相内加入磷酸可以使各组分得到较好的分离,经过反复摸索,确定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系统,梯度洗脱,在流动相内加入0.1%磷酸能够使各组分色谱峰得到较好的分离,得到较佳峰形,并且基线稳定。
3.3 含有量差异分析 本研究建立了HPLC 法同时测定四物汤中没食子酸、绿原酸、咖啡酸、芍药苷、阿魏酸、毛蕊花糖苷6 种指标成分含有量的方法,考察了四物汤传统饮片汤剂与配方颗粒间指标成分含有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在2 种汤剂中,均可检测出这6 种有效成分,但在汤剂中的有效成分含有量除了没食子酸,其余5 种所测有效成分含有量均高于其相同批号制得的配方颗粒中有效成分的含有量,对于同一批药材所制的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其有效成分不等量。这几种有效成分含有量差异较大,其中含有量较大的成分为没食子酸、阿魏酸和芍药苷,可能是其均为水溶性成分,易于从药材中提取出来[13]。在3 批饮片汤剂中其有效成分含有量上下幅度也较大,考虑到饮片汤剂采用传统的煎煮制备法,受到煎煮时间、次数、加水量、对火候控制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导致其有效成分溶出量受其影响波动较大,而配方颗粒生产的机械化程度要高于传统饮片汤剂,具有一系列标准化稳定的的生产制备工艺,可以有效避免这些影响因素,保证了药物质量的稳定,在所测的3 批配方颗粒汤剂中其指标成分含有量也较稳定、上下含有量变化幅度小。但其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每个制备环节也会对颗粒质量产生影响,机械设备不能完全满足配方颗粒的机械化生产,制备生产工艺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以保证汤剂与配方颗粒二者之间质量的稳定性与均一性[14]。中药所含成分相当复杂,其在煎煮过程中各类成分也会产生复杂的化学反应变化,它的药理作用是一个综合起效的过程,不能仅以一种或几种有效成分不等量来进行评价,还需从药效学和患者服用后最终临床疗效,从临床应用方面入手进行分析,二者在临床疗效上是否有差异,进而得到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