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静脉留置针U形固定技巧的应用效果及护理分析

2020-05-12孟祥云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12期
关键词:输液小儿静脉

孟祥云

(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 儿科,河南 新乡 453000)

小儿静脉输液穿刺在临床儿科属于常用护理技术操作,传统固定存在较多不便之处,加之小儿年龄较小,配合度较低,对静脉穿刺存在恐惧心理,因此容易出现哭闹不安,导致针头意外滑脱,使重复穿刺率提高,增加患儿痛苦,导致护理纠纷的发生[1]。有报道称,通过有效固定静脉留置针,可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2]。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U形固定技巧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接受静脉留置针补液治疗的患儿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8岁,平均(4.1±1.7)岁,穿刺部位:手背静脉23例,足背静脉7例,桡静脉6例,大隐静脉4例;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8岁,平均(4.3±1.5)岁,穿刺部位:手背静脉25例,足背静脉7例,桡静脉6例,大隐静脉2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患儿或家长知情同意并签字,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操作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留置针固定,穿刺血管选择具备丰富血流、弹性好、远离关节的静脉血管,在对穿刺部位实施消毒后,顺沿血管方向将留置针推进,待穿刺针软管全部进入到血管内后,将针芯拔出。确定穿刺成功后,应用透明敷贴对留置针进行固定,1~3 d后对敷贴进行1次更换。观察组采用U形固定,按照对照组方式实施穿刺后,在对留置针进行固定时,首先以穿刺点为中心应用透明敷贴开展固定,使留置针呈现为Y形迂回,保证三叉部分较穿刺点高1 cm,然后应用3M抗过敏透明胶布10 cm对肝素帽实施交叉固定。等到液体输注完成后,采用肝素盐水实施脉冲式正压封管,将留置针自身夹子固定在U形顶点处。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留置针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患儿家长满意度。留置针拔除标准参照国际静脉输液护理学会制定的标准实施[3]。

2 结果

2.1 两组留置针留置时间比较 对照组留置时间为(3.20±0.52)d,观察组留置时间为(3.86±0.55)d,观察组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15,P<0.05)。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渗液回血、凝血堵塞及留置针脱出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aχ2=4.114,P=0.043。

2.3 两组患儿家长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儿家长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家长满意度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aχ2=5.000,P=0.025。

3 讨论

针对传统固定方式的不足之处,有研究提出应用U型固定可取得更好的固定效果[4]。U型固定操作简单,套管具备良好柔韧性,可避免对血管壁造成损伤,使液体外渗得到有效避免。通过对静脉留置针实施U型固定,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有效延长,避免其出现松动,出现意外滑脱,使穿刺次数明显减少[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渗液回血、凝血堵塞及留置针脱出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也证实了U型固定在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中的效果。分析其原由,可能是由于通过将留置针所具备的Y型软管的夹子固定于U管顶点处,由此可固定U型管内液体,防止血液对留置针造成侧压力导致液体回流,进而可预防血液凝固所导致的输液管堵塞的情况[6]。

在为患儿实施U型固定时,需做好护理干预工作;在实施穿刺的过程中,需对无菌操作原则进行严格遵守,并加强穿刺手法练习,争取做到一次性穿刺成功;静脉输液过程中,需将对患儿的巡视工作加强,包括生命体征、表情、眼神等,若有异常则需及时检查,并将相关情况告知医生;对输液管是否畅通、穿刺部位是否发生红肿进行观察,若出现上述情况,则需要及时将留置针拔除,同时采用硫酸镁湿敷;若应用高渗液体进行注射,则需要用药前后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冲管,并在输液完成后正确封管。

综上所述,小儿静脉留置针U形固定技巧的应用可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儿家长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输液小儿静脉
腰静脉及腰升静脉变异一例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夜盗小儿(下)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DCA循环法的应用实践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小儿难养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颈枕输液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