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肠内营养在婴儿先心病术后治疗中的应用
2020-05-12尚丽丽彭宇阁苏元元邱武英
尚丽丽,彭宇阁,苏元元,邱武英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小儿心脏中心,河南 郑州 450052)
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期心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畸形,婴儿期先心病患儿由于血流动力学改变造成的心功能不全、肠道功能紊乱、营养消化吸收障碍,导致先心病患儿营养不良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1]。术后早期应激反应、血流再灌注等因素使患儿对能量需求增加;且术后严格的液体入量控制限制患儿营养的摄入,使患儿营养不良的状况进一步加重[2]。肠内营养可降低危重患者的应激反应,维持和改善肠道。但目前先心病患儿术后肠内营养启动时间仍较晚,早期能量摄入仍然不足[3]。本研究旨在通过在先心病患儿术后实施早期肠内营养,观察其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7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手术治疗的先心病患儿120例,病种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法洛氏四联症、右室双出口、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大动脉转位、肺静脉异位引流等。患儿纳入标准:(1)经心脏彩超和CT检查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2)年龄为0~1岁;(3)需手术治疗;(4)无遗传性营养代谢疾病;(5)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主动脉缩窄及主动脉弓中断患儿;(2)患儿胃肠功能障碍;(3)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儿。将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术后患儿带呼吸机时间均大于12 h。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补液治疗,呼吸机辅助呼吸72 h后给予静脉高营养,气管插管拔除6 h后开始进食或鼻饲流质饮食,后根据患儿年龄评估消化功能,逐渐过渡到术前正常饮食。观察组在术后6 h即开始肠内营养,自1 mL·kg-1·h-1开始胃管注入,每3 h注入1次,注入前回抽胃管,残奶量<1/3总量时按1 mL·kg-1体质量增加奶量注入,如果患儿出现腹胀,残奶量>1/3总量时可暂停奶量增加,维持原量,如果患儿腹胀加重,同时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情况,暂停肠内营养;拔除气管插管前抽出胃内容物,6 h后开始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 (1)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是指从患儿术日开始,直至病情稳定后拔除气管插管、撤离呼吸机的时间。(2)ICU监护时间:患儿自进入ICU监护开始,直至病情稳定,医生开具医嘱转出ICU的时间。(3)并发症:包括误吸、感染、消化道出血、渗漏综合征、急性压疮等。(4)出院前体质量:采用2006年4月WHO新标准作为参考标准值[4],出院前1 d记录患儿体质量。
2 结果
2.1 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与ICU监护时间 观察组呼吸机辅助时间、ICU监护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与ICU监护时间比较
2.2 出院前体质量发育 观察组患儿出院前体质量平均(6.63±2.20)kg,高于对照组的(5.82±1.95)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28,P=0.035)。
2.3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aχ2=4.675,P=0.031。
3 讨论
婴儿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第1个高峰期,先心病患儿由于心血管发育异常,常在术前就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和生长发育迟缓。先心病患儿术前的营养状况对提高其手术耐受力和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体外循环手术仍是先心病患儿的主要治疗手段,术后血糖、脂肪酸和蛋白质都处于较低水平,手术创伤增加机体代谢,康复时蛋白质、糖维持需要量增加[5]。
肠内营养是指通过口服或者管饲途径,为胃肠道提供代谢所需的营养物质和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法,因其符合机体代谢的生理特性且安全性较高,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先心病术后肠道黏膜通透性增加,可引起细菌移位,是全身炎症反应的重要因素,严重时可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肠道喂养可尽快改善肠黏膜的形态学变化,促进消化道激素的分泌和肠道黏膜的恢复,降低了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液体入量,减轻了心脏负担,既能够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来改善营养状况,促进机体恢复,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同时又大大减少了感染、压疮、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ICU监护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下降,这与马书领等[5]研究结果一致。李冬兰等[6]研究认为,患者进入ICU 24~48 h内,血流动力学稳定、无早期肠内营养禁忌情况下应开始喂养。
综上所述,应做好先心病患儿术后早期的营养评估,并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支持方案,合理的安排早期肠内营养时间和适宜的能量供给,保证患儿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儿住院时间,确保手术效果,提高医疗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