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2020-05-11杨明宁李京晓赵博宇宋敏朱丽
杨明宁 李京晓 赵博宇 宋敏 朱丽
摘要: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微博、微信等线上媒体平台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研究当下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并从思想、高校、教师三个层面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是加强“三全育人”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心理健康
一、前言
当今社会,新媒体迅速发展并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善于接受新事物的大学生群体,由于内容驳杂、传播速度快,新媒体成为一把“双刃剑”。新媒体框是继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出现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载体,具有数字化和互动性特征的新兴媒介和这些媒介所构成的媒介环境。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方式,新闻媒体的话语体系正在被重组,思维方式也在发生转变。大学生是自我意识强烈的群体,常有孤独感,渴望认同,这一心理状况是目前阶段下他们的总体特征。新媒体环境下应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打造心理健康教育平台,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微环境。
二、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以移动通信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迅速发展,吸引着对信息获取需求量大的大学生群体。新媒体不断向大学生群体提供便捷的交际平台、新颖的信息分享平台,同时,它也对大学生群体产生了不利影响。
(一)积极影响
1. 为大学生提供了解社会的信息平台。新媒体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大学生信息获取和发布的渠道,他们通过QQ、微博等新媒体社会性软件进行交际,并通过手机等新媒体硬件工具搜集信息。庞大的新媒体专题资源,不仅扩大了大学生信息获取的渠道,更真正实现了汲取知识的自主性和便捷性。
2.新媒体营造互动式学习环境。大学生群体行为活跃,创新能力突出。传统媒体多倾向于单向的传播,缺乏自主选择性和互动性,而新媒体的形象性、交互性和自主性,促使大学生获得平等参与的满足感。新媒体推动教学走向个性化、共享化、数字化,这也为深入了解大学生学习动态、把握学习需求提供了信息支持,能够有针对性开展大学生教育工作。
3.提高大学生主体意识。传统媒体使受众被动接受信息而难以内化。新媒体发展的双向互动提高了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交流频率,同时大学生可以在传播者和受众者的角色中自由切换并自主筛选信息。
4.促使大学生群体思想道德意识提高。新媒体讲究信息的自主选择性接收,在一定程度提高了大学生群体信息辨别能力,从而有利于思想意识的提高。除此,新媒体平台可对大学生信息浏览轨迹进行分析,针对性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当下大学生与新媒体“为伴”已成为一种生活常态,青少年可以从网上获得更丰富的学习资料。新媒体开放性、共享性及受众间互动性增强的特点极大地拓展了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的分辨和判断能力。
(二)消极影响
1.教育环境复杂化。新媒体自身的隐蔽性和目前网络监控的不完善,使得传播者可以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发表观点,导致新媒体中的信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高雅与低俗共存,主流与非主流并存,这使大学生教育环境更为复杂,易产生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问题,影响该群体正确价值观念和清晰判断力的形成。
2.信息隐私公开化。新媒体环境下交际平台发展,使得用户个人隐私得不到充分保护,一旦信息被恶意泄露,会造成不良的后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3.降低传统社会化教育效果。具有自由性和开放性的新媒体的出现,使施教者与大学生都可以轻易在新媒体环境下获取各种信息和资源,发表观点与见解,大学生群体不再轻易受施教主体和传统媒体左右。新媒体给传统社会化教育方式注入一股新鲜“血液”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质疑教育者的权威,听不进教育者的话,依赖互联网查询课后作业答案等的后果。
4.弱化现实中的人际交往。大学生处于参与社会生活的学習期,而新媒体由于自身虚拟性、开放性、娱乐性、便捷性的特征,容易使大学生沉溺其中难以自拔。尤其是性格孤僻、不善与人沟通的青少年,更倾向在互联网中与陌生人建立信任关系、寻找安慰。大学生经常用网络进行沟通交流,减少了现实中的联系,有的甚至逐步脱离现实中的社交生活并产生手机焦虑症。
5.导致大学生群体形成不良的消费观。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青少年在网络购物类APP用户偏好在12点及晚间购物占比极重。网络上各种打折活动导致大学生购物次数增加,产生过度消费的现象。甚至有的大学生受分期付款等影响,出现了超前过度消费的现象,形成求异、攀比等的消费观。新媒体下的消费模式虽能拉动内需并带动相关行业发展,但也对大学生群体合理消费观念的形成,对大学生正常社会化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
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更好地关注和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从多方面、多维度地进行探讨。
(一)思想层面
构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媒体思维。由于新媒体传播速度更快、交互性更强的特点,使其可以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显示出突出作用,因此高校应该构建新媒体思维,更好地服务学生。以往传播心理健康知识的方式基本是课堂教育和师生面对面沟通交流,现在可以依托新媒体这一载体,搭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和公众号,并创办网络聊天室。这些新方式使得心理健康知识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师生沟通效率更高,同时还能满足部分同学对于访谈隐秘性的需求。因此,将传统心理教育方式与新媒体新方式结合起来,能够扩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
(二)高校层面
1.建立高校信息健康教育的议程设置。首先,高校的新媒体平台要对发布的内容进行把关,发布价值观正确、内容积极向上的热点和问题。其次,适时增加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切身相关的议题,将课上空洞乏味的心理健康理论与实际例子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接受度。第三,发布时下的热点新闻,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关注的事件。借用事件深刻剖析年轻人的压力来源与现状,并给出专业的指导意见。
2.高校还应建立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心理教育各层级联动机制,形成“学工部—心理咨询室—辅导员—心理委员—学生”的连带关系,多层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监控和反馈,并及时做出应对举措。
3.建立新媒体监控预警机制。高校可以在校内APP上设置心理健康的专属板块并按时推送,促进心理健康知识的推广。高校还可以在微信、抖音、微博以及QQ等大学生常用的社交平台上化身为可萌可暖的拟人形象,拉进与大学生之间的距离,关注其心理健康变化。
(三)教师层面
教师是教育学生的主体,新媒体环境下,教师依旧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高校教师队伍应该增强新媒体的应用能力,不能故步自封,应积极主动学习新媒体相关知识,以便更好地教育学生。高校可以举办教师的新媒体平台应用或板块设计的相关比赛,提高教师应用新媒體平台的能力和积极性。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心理教育、道德教育、人格教育的引领者。在新媒体浪潮下,高校授课教师不仅要将知识的教育与新媒体平台进行接轨,也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搬上新媒体平台。辅导员老师等学生工作老师更应该多在新媒体平台上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给予正确的引导,例如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征集大学生战胜心理危机的故事或征文等。
结语
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着诸多难题。新媒体的发展不仅深刻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新形势下,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者要转变工作思路和改变工作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方法进行改善和创新, 努力通过新媒体打造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贴合学生心理诉求,开拓大学生心理健康新阵地,以营造健康向上的环境,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宋淑英.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新闻战线,2015(16):137-138.
[2]朱永华.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析[J].传媒观察,2016(05):34-36.
[3]杜晓娟.新媒体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路径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7
[4]蔡小博.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智库时代,2019(48):52-53.
[5]王星,荆忠国,万舟,张婕.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分析[J].中国报业,2019(06):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