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心”建立新园新教师管理模式

2020-05-11吴白西

教育界·A 2020年3期
关键词:五心新教师管理模式

吴白西

【摘要】幼儿园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教师队伍年轻化,社会舆论给现今年轻教师心理上蒙上了阴影,对幼儿园的管理和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如何立足于青年教师群体的特点,用“五心”建立新园管理模式,为新教师打造一个宽松、和谐、务实、创新的良好环境,帮助新教师尽快建立专业自信,萌生职业幸福感,成为当前新园管理者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五心;新园;新教师;管理模式

一、新园现状分析

新办园教师队伍普遍存在以下特点。

一是教师年轻化,这些年轻人大多文凭高,“本本”证书多,特别是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他们有活力,有冲劲,获取信息快,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力强,这些都是老园老教师难以超越的优势。但同时他们也暴露出很大的不足,如实践与理论脱节,教学经验严重缺乏,常常停留在喊口号上,眼中看不到幼儿,不懂得观察分析幼儿行为,不会做家长工作等等。以我园为例,教师队伍平均年龄25岁,19名教师中有17名本科生,2名大专生,只有2名考编录用的教师有6年以上的带班教龄,剩余的8位在编教师都是刚刚毕业的,其中还有2名是“半路出家”的新教师(之前一个读医,一个学艺,后两年才转的学前教育专业),而聘请的11名非在编教师也几乎都是新手,对于班级幼儿常规的培养、区域活动指导、游戏的开展、家长工作等等都是一头雾水,光靠行政领导手把手地指导引领,难度相当大,且行政领导还要经常充当“消防栓”“灭火器”,帮助解决一些与家长沟通的问题。

二是每位教师除了带班之外,还身兼多职,工作压力以及强度非常之大。

三是新园开办以来,后勤保育老师的队伍不够稳定,频频更换,年轻老师的带班经验也不足,种种情况都非常不利于班级幼儿常规的培养和建立。如何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带领这帮新教师快速成长起来,确保新园保教工作规范、扎实、稳定的运行,保证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经过近三年的摸爬滚打,笔者逐步探索出新园的管理模式。

二、“五心” 建立新园新教师管理模式

为使青年教师尽快融入新集体,同时专业水平迅速得到有效提升,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我们认为应立足于青年教师群体的特点和时代特征,用“五心”建立新园的管理模式,从心理、专业、成长机会等方面为新教师打造一个宽松、和谐、务实、创新的良好环境,帮助新教师尽快建立专业自信,萌生职业幸福感,从而带动园所积极向上,不断向前发展。

1.爱心营造和谐团队

新开办园条件自然是艰苦的,新教师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行政领导班子首先在心理上要给予新教师充分的支持,要努力营造一个有爱、融洽、宽松的心理环境,形成一个领导、同事之间民主平等、团结互助的人际环境,形成一个广开言路、宽严适度、管理得当的工作环境。只有如此,才能让新教师爱上这个家,产生“良禽择木而栖”的效应。当新教师在思想、业务和生活上碰到问题时,敢于并愿意向领导、同事倾诉,接受大家的关怀、帮助和体谅,从而自觉地融入这个集体中,并增加对这一群体的依赖程度。这种关怀体贴会给青年教师以极大的精神力量,产生“士为知己者用”的凝聚效应。这是青年教师健康成长最重要的条件。我们发现,受到关爱的青年教师更会自发地去关爱孩子,孩子和家长也会回报给教师更多的爱与支持,由此一来 ,形成一个爱的循环,大家在这个有爱的氛围里其乐融融,为共筑一个爱的家庭而努力。

2.用心创造学习机会

对于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来说,如何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以及发展目标来开展一日常规培养,并且做到将一日常规各环节深植于心,牢固树立“一日活动每一个环节都是课程”的理念是最迫切需要学习的。作为行政领导,要用心为每位教师创造学习的机会,除了加强班级、年段教研之外,还要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知识竞赛、现场示范和情景表演等形式,让新教师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保教常规工作细则》《纲要》等知识牢记于心,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时刻做到心中有目标,为更好地开展教学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了提升教师的带班水平,每学期要进行平行班的常规观摩学习,根据《细则》制定评比标准,通过对比观摩,评选出优秀班级。一方面,让教师自己发现班级之间存在的差异,从而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另一方面,检验同一个班级通过一学期的培养,班上的幼儿是否有进步,进步的速度是快还是慢,学会纵向和横向对比,找出差距并加以努力。在全园大教研活动中,我们还特地请班级常规最好的班级老师跟大家分享本班常规培养的秘诀,带动其他班级一起进步。

此外,闭门造车的方法难以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特别对于新教师来说,往往园里的教师指导了半天还是一知半解,很难落实到实践中,因此还要创造机会让教师们多出去参观学习,感受老园的风采,对比本园以及自身的不足,才能找到差距,找到努力的方向。

3.耐心引领专业发展

针对新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我们要根据园内工作重点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专项培训,从最基本的规范教案书写开始,到班级环境的创设、自然角的建立、区域材料的投放、游戏的组织等等,都耐心地手把手一样一样的指导,培训之后还要有足够的时间让教师们消化和实践。例如,在周逐日计划的书写方面,我们通过阶段性的检查、纠错、反馈、改正等逐步规范青年教师的计划书写能力;在区域材料的投放方面,我们通过分阶段、分区域组织教师进行研讨、交流,使教师们对区域材料投放的目标性、层次性、操作性、適宜性、趣味性、多样性、科学性和生活化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内化,从而更好地观察和指导幼儿,促进幼儿发展。在提高教学水平方面,我们采用滚动式全园研讨观摩,每学期重点研讨突破一个领域,通过观摩交流,让新教师逐步从“怕乱”“以教为主”的 “高控型”教师转变为敢于“放手”、懂得“自主”、明白“先操作探索后总结”的“引导型”教师。

再者,新教师碰到新课程实践中的困难往往容易退缩,产生畏难的心理,不利于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为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全面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育理念,我们要放慢脚步,用教孩子的方式耐心引领新教师,采取“亲身实践,体验游戏”的培训方式,让教师们像孩子一样亲自玩角色游戏、动手搭建、合作表演等,之后总结梳理游戏中获得的感受,反思如何观察、看懂、识别并支持幼儿的游戏,通过体验式培训传授年轻教师组织游戏的技巧,同时帮助教师们树立组织幼儿游戏的信心。

4.狠心磨炼教学经历

新园都是新教师,在人员安排上没有太多选择,因此,年段长、班主任、教研小组长等等这些在老园老教师才能承担的重任,新园新教师必须顶着压力去做好,在不断学习、磨合中,逼迫他们不仅要带好自己的班级,而且要认真对待每一次活动任务,不求完美,但求用心。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曾益其所不能。”学校要积极为青年教师提供各种平台,推选他们参加各种创新赛、送教下乡、对外观摩等等,不断磨炼其意志和经历,积累经验,才能推动他们尽快成长起来,不断涌现出教坛新秀、青年教学能手等。

5.细心反思总结经验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对青年教师来说,如果不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他就有可能永远停留在一个新教师的水准上;相反,能够和善于教学反思的教师会及时发现问题,总结教学的得与失,并加以纠正、完善,在不断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的过程中,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加快自身的专业化成长。

因此,我们鼓励每位青年教师为自己合理制定一份成长规划,每月坚持完成读书笔记、成長手记、教育随笔等,目的在于让青年教师多读书,多练笔,做“有心人”,定期梳理自己的工作情况,随时观察记录幼儿的活动情况,善于发现幼儿游戏中“哇”的时刻,学会从那些熟视无睹、视而不见、习以为常的日常琐事中发现问题, 用心去观察体味教育生活,把一切压力当成一种体验与动力,力求通过平日不断的积累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观察反思能力,使自己迅速成长起来。

此外,还经常组织大家开展反思交流会,一是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点滴感想以及平日的学习、生活,从中总结收获,检讨不足等;二是开展青年教师队伍建设讨论,反思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近期现状,提炼经验,寻找突破,确立抓手等;三是讨论大家感兴趣的话题,谈天说地,讲古论今,无所不可。目的就是引导青年教师反思自己,关注社会,勤于思考,使青年教师学会关注社会,了解世界,思考人生,提高人文素养,逐步使幼儿园成为教师终身受益的精神家园。

三、收获与成效

我们立足于青年教师群体特点和时代特征,用“五心”建立新园管理模式,从心理上、专业上、成长机会等方面为新教师打造一个宽松、和谐、务实、创新的良好环境,帮助新教师尽快建立专业自信,萌生职业幸福感。经过三年的实践摸索,我们欣喜地看到,新教师的专业能力快速成长起来,个人方面涌现了青年共同体成员、青年教学能手、全国男教师“阳光男神”等新兴骨干教师,多人次参加送教、片区比赛都取得了较好成绩,教师的案例多次获奖;幼儿园教育教学稳步发展,保教质量不断提高,并逐渐打造出一支拥有健康人格、善于合作、敢于创新、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青年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布雷顿·鲍发, 范国艳. “认可”激励管理[J]. 现代领导, 2002(01):17.

张筱良. 新手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途径[J]. 学前教育研究,2008(08):20-22.

猜你喜欢

五心新教师管理模式
亚洲“天坑”里的“五心”党支部
独“数”一帜,五心并至
新时代工会组织“五心”工程的探索与实践
新教师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反思
“功”从“磨砺”出
在爱的阳光里,和孩子共成长
浅谈中职校新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