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态观察:探寻支持学生学习策略的正操作

2020-05-11卜骥吴旭娇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

卜骥 吴旭娇

【摘要】聚焦常态化数学教学,教师通过对学生常态化学习的观察、研究,关注学生的感受、反应、行为、思考、发展和成长,努力探寻相应的一些策略,支持与保障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促使他们学习的“知探”合一。

【关键词】聚焦常态   观察支持   教学策略

常态化数学课堂观察需指向支持“学生学习”的研究,需要植根于学生本位的教学理念,要从学生视角出发,基于“学生实情”进行教材研究,贴近学生学习最近发展区设计教法。只有这样才能从关注“教”,逐步转化为关注“学生学习”,从关注学习结果,到关注学习过程与学习发现,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的育人目标,促进学生学习素养的发展。

一、审视:价值与意义

1.解除教学桎梏:“解放”教师自我

现在有一部分数学教师只是将“知识”传导给学生作为教学目标,教学成了简单的传输过程,学生只是“存储”式被动学习。不管是数学概念、计算教学、综合实践都采用封闭式的课堂教学活动,按照预设的教案“走流程”,教师不会通过观察课堂生成来调整教学进程,也不会寻求有效的支持策略帮助学生积极地自主研探。

2.化解学习困境:“丰富”学生学法

学生学习呈现单一化,缺乏综合运用的机会和差异性。无论学习数的认识,还是解决问题的策略,或者是社会实践活动,都采取“同样的课型”,“一视同仁”的教法,这样“一刀切”的做法无法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给不同起点的学生的学习带来困扰,违背了学生认知规律,致使学生学习没有兴趣,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

3.拓展研究视角:“探尋”支持策略

“常态化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和策略,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这项研究以新的视角,从研究“型”转为研究“人”,从关注“教”转为关注“学”,从关注“解”转为聚焦“运用”,形成了对“‘观察·支持学生学习”的校本理解,通过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来提升“学生学力”。将观察技术引进课堂,利用观察量表观察课堂、研究学生,关注学生的感受、反应、行为、思考、发展和成长,支持与保障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促使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因此,把“‘观察·支持学生学科的教学策略研究”作为学校在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主攻课题是具有一定价值和现实意义的。

总之,教与学的变革迫在眉睫。教师通过观察“常态化学习”改变机械、封闭的教学方式,寻求支持“常态化学生学习”的教学策略,能够让学生深度学习真正发生,促使学生的学习“知探”合一。

二、确立:原则与要求

(一)原则

1.目标性原则

常态化学习课堂教学目标性必须强。教师可将教学目标具体化、细化,落实到习探题中,这是学生研探能否达成教学目标的有效检验。因而,在设计习探题时,教师心中就必须有目标,并且知道如何落实在习探题中,而且学生完成达成度如何,心里也要有预期度。

2.发展性原则

常态化学习一切都以学生发展为本,无论是设计习探题,还是组织学生围绕问题自探,以及后续回探,都要立足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让学生有事做,有办法做,做起来有积极性,而且能够得到相应的发展。

3.开放性原则

新时期的常态化学习课堂不能“封闭”,无论是课堂组织形式,还是教师的教学技巧,或是习探题设计,都要考虑其开放性。让学生思想能放飞,思维能顿悟,做到探索有问题,过程有想法,不要把学生困在设定好的问题中,要给学生一个思考的空间,给学生自主思考的余地。

(二)要求

1.要考虑差异性

常态化数学习探题的设计要考虑差异性,无论是教学过程中哪个环节,问题设计都要顺应学生思维和认知规律,既要兼顾学生差异性,又要考虑在探索过程中的思维层层升级,直至达成教学目标,拓展所学。

2.要考虑可行性

常态化学习的课堂上所用的习探题,教师必须关注学生思维力的培养。要重视利用习探题引导学生思维的作用,让学生有思考问题,有思考方向,有思考力度。在设计习探题时,就要关注激思、会思、善思的能力培养。

三、实践:案例与策略

(一)案例举隅:“小小商店”项目实施指南[教师]

1.项目描述:关联单元——认识人民币;事件实施时长40分钟

“小小商店”是一个实践活动,借助“小小商店”这一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运用“角色扮演”这一生动有趣的活动形式,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规律与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项目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亲身参与小小商店实践活动,加深对人民币及其价值的认识,能了解和正确计算物品单价、总价,以及找兑零钱,成功购物。

(2)学生通过实践体验购物的过程,体验生活里的数学,了解购物时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初步的社会实践能力。

(3)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和对数学实践活动的兴趣,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材料准备

(1)课件、商品若干、售货员胸牌3个、售货员围裙3条、总经理胸牌1个、价格标签、白板笔、学具币、购物清单、售货清单。

(2)实施指南、记录单、观察量表。

4.具体实施过程

环节一 招聘售货员

实施步骤:(1)小组交流课前购物经历、材料准备情况。(2)小组讨论,创办商店需要做哪些前期准备。(3)明确售货员招聘要求。

教师观察与支持:(1)教师简单介绍目的及意义,观察小组交流得怎样。(2)观察学生讨论是否合理,适时进行有效指导。(3)学生积极性如何?分工明确吗?帮助学生合力分工,给予建设性意见。

环节二 布置柜台

实施步骤:(1)小组讨论柜台布置所需要的材料。(2)柜台布置需要注意的事项(价格牌标价格、摆放整齐,以及如何吸引学生购买等)。(3)如何维持“小商场”购物时的秩序。

教师观察与支持:(1)学生讨论是否合理,适时进行指导。(2)指导与协助学生摆放各种小商品。(3)物品标价是否合理,物品摆放有无标签特别说明。提醒学生,在给物品定价时,有无进行市场调查。(4)协助学生维持布置柜台时的秩序。

环节三 模拟购物

实施步骤:(1)模拟超市购物场景进行组内活动。(2)学生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商品,进行真实的购物活动。

教师观察与支持:(1)教师协助同学管理班级购物纪律。(2)教师参与,帮助学生核对计算是否正确。(3)提醒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购物,各取所需。

環节四 展示分享交流体验

实施步骤:进行成果及感悟交流。

教师观察与支持:(1)学生购物的欲望强烈吗?(2)交流分享的效果如何?(3)在计算货款时能够适当简算吗?(4)教师组织交流,或指定主持人组织交流。

环节五 项目评价

实施步骤:(1)小组间进行评价。(2)计算自己的购物总价。(3)展示所购物品。

教师观察与支持:(1)教师点评学生间评价是否客观科学,学生的心情如何?(2)针对这次活动情况给予评价。

(二)操作策略:常态教学状态下的观察策略

1.观察其“色”,支持学生学习有“激情”

学生“学形于色”,教师通过外在观察,会发现学生此时此刻的学习状态。即时观察、捕捉学生学习瞬间的表情,能洞察学生的内心,或纠结,或喜悦,或逃避。那么,教师就可以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让学生朝着目标,怀着一份学习之“情”深入思考,积极的心态比逃避心态更容易取得学习的成功。

2.观察其“行”,促进学生学习有“质量”

学生的学习行为,会表现为专注、闲散、痛苦等,无论成功与否,专注的学习行为都是一种经历与收获,也是有质量学习的基础。而那种闲散、痛苦的学习行为,一定会遭到问题的“阻碍”,或者是主观逃避的“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行为,采取鼓励、指导、批评、矫正、协作等方法,让学生学习有一定的质量。

3.观察其“法”,支持学生学习有“深度”

学习之路并无定法,适合自己的就是好方法。学习能力和理解力强的学生要学会根据需要择法,优化选择最佳学法。教师要根据学生最近发展区,选择项目,设计学程,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法,使学生学习有一定的深度。

4.观察其“言”,支持学生学习有“提升”

无论是交流汇报,还是师生互评环节,学生之言都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在学习过程中的小组交流互助,或是学习结果的论辩,或是总结互评,都是学习理解与汲取、提炼与归纳的过程,教师通过学生的言评,捕捉信息,及时引导、帮助学生完善知识建构,促进学生提升学习力和数学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浅析高中数学圆锥曲线微专题教学策略
浅谈递归算法的教学策略
基于任务为导向的长文教学策略
关于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的相关探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