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开通对经济的影响研究:综述及展望
2020-05-11周雪峰乔晓丽
周雪峰 乔晓丽
【摘要】自“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规划出炉,我国进入高铁经济时代。作为具有时空压缩效应的新型交通工具,高铁不仅丰富了国民出行方式的选择,还能促进旅游业和房地产业的升级,加速生产要素和信息流动,影响微观企业行为,从而对经济格局和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归纳总结高铁开通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区域经济和微观企业两个方面,并对每一方面下高铁开通对经济的影响机理进行分析。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铁开通;区域经济;微观企业;增长效应;分布效应
【中图分类号】 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994(2020)07-0154-7
一、引言
自2008年京津城际高速铁路通车以来,我国高铁规模迅速扩大。截至2018年,我国高铁运营总里程数达到2.9万公里,超过全世界里程数的三分之二,成为高铁运营里程最长、规模最大的国家。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交通运输部和中国铁路总公司修订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预计到2025年,全国高速铁路将增加到3.8万公里,我国将进入高铁经济时代。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家重点关注的问题[1] 。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不仅能够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而且能够加快经济资源在空间上的转移,从而改变区域空间的经济格局。而高铁网络建设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一次重大提升[2] ,高铁时代的到来无疑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背景下,学术界越来越关注高铁开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例如有学者发现开通高铁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3] ,也有一部分学者的观点是人们夸大了高铁对经济的积极效应,他们认为高铁选址在经济发达的地区是经济发展的需要,而非经济发展的动因。甚至还有学者发现,由于高铁耗资巨大、资本回收期长,导致其挤占了地区潜在的其他发展机会,从而抑制了区域的经济发展[4] 。那么,高铁开通对经济究竟产生了何种影响?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高铁开通对经济的影响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经济和微观企业两个方面。因此,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归纳总结高铁开通对经济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二、高铁开通与区域经济的关系研究
铁路是国民经济大动脉,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作为一种安全、快速、便捷的新型交通工具,高铁能够缩短远距离的旅行时间,极大地便利人们的出行,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流动。已有学者对高铁开通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相关的研究成果,但研究结论尚未达成共识。
(一)高铁开通对区域经济有影响
在最初的研究阶段,学者们只关注高铁开通能否促进经济发展,随着研究的深入,他们开始探究高铁对区域经济的溢出效应,即高铁开通的外部性,主要观点集中在增长效应和分布效应两个方面。
1. 增长效应。高铁开通对经济发展具有增长作用,进而能够带动经济发展。高铁开通能够提高地区可达性,缩短区域之间的时空距离,消除区域之间的交流障碍,促进人才、信息、技術以及资金的流动,并且优化资源配置,从而促进经济增长。Monzón等[5] 提出高速铁路的修建可以提高沿线城市的运作效率和地域优势,提高城市竞争力。Ke等[6] 发现,高铁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核心城市群的经济发展具有积极影响。Jia等[7] 从经济主体和区位匹配的角度构建市场区域演化模型,发现高铁建设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并将成为重塑我国空间经济的重要力量。Ahlfeldt和Feddersen[8] 同样认为高铁开通能够显著推动经济增长。具体而言,高铁开通对区域经济的增长效应主要通过以下四种途径,其作用机理如图1所示。
(1)高铁开通能够拉动相关产业投资。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投资驱动,基础设施投资能够在短期内提高社会总需求,并通过乘数效应促使社会其他部门投资增加,进而刺激经济增长[9] 。高铁作为投资较大的交通基础设施,其资本投入能够带动相关产业投资,进而促进经济发展。缪仕国、蔡笑[10] 研究了不同地区基础设施投资对社会其他部门投资的影响,结果发现前者对后者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并且这种促进作用从西部到东部地区依次减小。
(2)高铁开通能够促进旅游业发展。高铁通过促进沿途城市的旅游业发展进而提高地区经济效益。高铁开通能够缩短交通运输时间。由于途经城市区域的可达性和通达性提升,地区的旅游机遇逐渐增加,旅游业的发展能够带动当地的第三产业,因此从长期来看,整个地区的经济得以提升。游士兵、郑良辰[11] 通过对湖南省内除长沙外的中型城市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高铁开通很有可能是通过吸引游客和促进旅游消费进而带动中型城市的经济增长。
(3)高铁开通能够提高房价。由于开通了高铁,途经的站点城市通达性提高,区位优势明显上升,资本流动加快,促进了当地房地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周玉龙等[12] 基于城市土地竞租理论,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相对于未设高铁站的城市而言,设有高铁站的城市地价平均提升约17%。杨秀云等[13] 也发现,高铁开通能够加速人口流动和资本流动,进而显著提高沿线城市的房价。
(4)高铁开通与就业区位选择。高铁开通缩短了区域内的时空距离,从而减小了人才、资金、技术和信息等要素在经济圈内流动的摩擦,区际障碍消除。同时,高铁开通能够推动就业、人口居住和城镇在空间上的结构性调整,尤其会对长期以行政区为界的社会经济体制提出挑战,形成更强的改革诉求,从而加速经济扩散。Kim[14] 通过研究日本和欧洲的高铁,发现高铁的开通对居民的居住和就业区位选择产生影响,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增长。
2. 分布效应。区域间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会促使经济资源等要素在空间上的转移,这在新经济地理学上被称为交通基础设施的“经济分布效应”。高铁作为新型的交通基础设施,其分布效应也是如此。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认为,高铁开通导致的经济要素在空间的转移上存在两个方向,根据其转移方向的不同,分布效应可以表现为扩散效应和虹吸效应,具体如图2所示。
(1)扩散效应。经济要素从中心城市流动至高铁沿途城市和非中心城市,从而降低中心城市的市场分割,扩大城市群辐射范围,进而促进周边经济发展,这就是高铁的扩散效应。
如图2所示,扩散效应的具体作用机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由于中心城市存在拥挤成本,城市高铁的开通使生产活动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降低,站点城市区位优势增强,富有经验的投资者和企业家能够发现非中心城市的投资机遇,并且投资成本比中心城市低,导致投资者的投资目标发生转移,将生产转移到非中心城市以降低经营成本,从而刺激当地经济发展。②中心城市由于多年的经济积累,人才与资源趋于饱和,高铁开通使沿线城市区位优势显现,人才与资源向沿线城市扩散。③由于高铁开通,地区区位优势增强,中心城市的技术、信息等资源向外流动更加迅速,信息源的辐射圈得到扩大,流动过程中失真和扭曲等摩擦减小,需要进行言传身教的隐性知识传播速度也得以在远距离中进行[15] ,因此高铁构成的硬网络能够促进知识技术等信息流“软网络”的形成。刘勇政、李岩[3] 通过研究高铁开通对城市经济的影响,发现已开通高铁的城市比未开通高铁的城市平均经济增速高出2.7个百分点,已开通高铁的相邻城市比未开通高铁的相邻城市平均经济增速高出2个百分点,即高铁不仅能够带动本地经济增长,同样也促进了相邻城市的经济增长。游士兵、郑良辰[11] 通过双重差分法进行分析,发现京广高铁的开通对湖南省内沿线城市的经济产生拉动作用,并且该拉动作用在人均收入不同的城市存在异质性,即在人均收入较低的城市中的拉动作用更加显著。宋冬林、姚常成[16] 对长三角城市群进行实证检验,发现高铁运营产生的时空压缩效应,使城市群内市场一体化影响范围增大,显著降低了地区的市场分割水平。
(2)虹吸效应。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认为,高铁开通会增强区域中心城市对高铁沿途地级市的经济集聚,即加快要素向中心城市的聚集,从而导致沿途地级市经济增长率下降,这就是高铁的虹吸效应。
如图2所示,虹吸效应的具体作用机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由于中心城市具有较强的资源禀赋,人才、资金、物资等资源向其靠拢,而高铁开通为这些要素向中心城市的聚集提供了一条更加快速便捷的通道,加速了资源的聚集,与此同时,非中心城市资源相对减少,从而对经济发展造成负向影响。②由于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显性知识的传播成本降低甚至无成本,使得中心城市与非中心城市的人们能够进入相同的知识技术池,即地理距离对技术溢出的限制作用变小,因此高铁开通造成的时空距离压缩对技术扩散作用并不明显。Héctor等[17] 通过研究英国铁路,认为修建高铁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周围小城市的地理优势会随着高铁的产生而减弱,高铁开通会对这些地区的经济产生负向影响。张克中、陶东杰[2] 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从多个方面验证了虹吸效应的存在,即高铁开通降低了沿途地级市的经济增长率,并且距离中心城市越近的沿途城市受到的影响越大,而且不同地区的虹吸效应影响程度不一样,东部地区第二和第三产业的虹吸效应更为明显。
(二)高铁开通对区域经济无影响
部分学者认为高铁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并不显著,他们的观点是在选择高速铁路建造地址的时候,政府倾向于选择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而不是经济落后的地区,因此他们认为高铁依赖于经济发展水平。一方面,高鐵耗资巨大、投资回收期长等特点增加了地方政府错失发展其他产业的机会成本,透支了该地区未来发展的潜力;另一方面,高铁沿线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容易给地方政府造成财政赤字压力,低效率的政府投资也可能挤出效率较高的私人投资。王垚、年猛[4] 的实证分析发现高铁开通在短期内对区域经济发展无显著作用,他们认为高铁倾向于建设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Chen等[18] 通过研究我国高铁在2003 ~ 2014年的发展,发现高铁网络在向低海拔、人口密集以及繁荣的地区扩展,即高铁网络的发展会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
三、高铁开通与微观企业的关系研究
高铁开通对经济产生的增长效应和分布效应属于区域经济层面上的影响,其背后还隐藏着微观的作用机理,而且只从区域经济角度研究高铁开通对经济的影响可能存在因果倒置问题,无法得知高铁开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途径与程度[19] 。因此,从企业的角度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高铁与经济之间的内生性问题。学者们开始关注高铁开通对微观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影响,将研究视角从区域经济层面延伸到企业层面。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高铁开通主要通过企业集聚、投资效率与创新行为三个方面对微观企业产生影响,即高铁开通能够促进信息的跨地区流动[20] 、优化资本要素在企业间的配置[21] ,有助于生产要素在区域内的均衡配置,进而作用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一)企业集聚
Krugman[22] 提出,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交通成本和可达性的变化可能会对经济活动的位置和集聚产生影响。周平、刘清香[23] 认为,交通运输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经络和推进经济活动集聚与扩散的前提,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力,因此高铁开通对企业区位选择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其影响机理如图3所示。
1. 高铁开通促使企业向站点城市集聚。首先,由于企业具有上下游关系,运输成本与制造业产品成本紧密相关。高铁开通使得地区的运输能力得到改善,促使高铁开通沿线城市市场的潜力提升[24] ,进而促进制造业企业集聚[25] 。其次,企业集聚能够促进分工的细化,产品种类增加,产生规模效应[26] 。同时,规模效应的扩大使得消费者购买的产品成本更低,销售市场规模得到进一步扩大,再次吸引企业集聚。
为了分析高铁开通对沿线城市企业的影响,覃成林、种照辉[27] 设计了一个综合经济集聚指数来描述经济集聚状态,并建立包含可达性的经济集聚模型进行检验,发现高铁对沿线城市的企业集聚有促进作用。李雪松、孙博文[25] 通过构建运输成本与工资所构成的制造业集聚模型,对京广高铁沿线城市进行实证检验发现,高铁开通在整体上促进了站点城市的制造企业集聚,并且制造企业集聚水平和市场潜力呈现U型关系,非中心城市和中心城市分别处于集聚加速和集聚弱化阶段。邓涛涛等[28] 使用引力模型分析长三角高铁开通对服务业企业集聚的影响,发现高铁运营对服务业企业的集聚作用随着高铁网络的不断完善在逐渐增强,由高铁引起的空间集聚每上升1%,服务业企业密度就提高约0.3% ~ 0.4%。
2. 高铁开通促使企业从中心城市迁出,向沿线低位城市流动。高铁开通促进了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区域之间运输成本的降低带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提升,从而使劳动力竞争加剧,带来地区工资水平的提高[29] ,同时增加企业成本,抑制企业向中心城市的集聚。另外,由于高铁开通城市地租升高和产业政策等原因,企业选址在高铁沿线中小城市的成本费用会低于选址在大城市的成本费用,如果企业迁出的边际交通成本低于运营节省的边际收益,企业就有动机迁出高铁沿线中心城市,从而沿着高铁线路向低位城市流动[30] ,因此形成产业的扩散效应。
(二)投资效率
在现实的市场中,市场摩擦会导致投资不足与投资过度的现象出现。已有学者研究发现,投资行为有很强的本地偏好,与新企业距离越远,对其进行风险投资的金额越小,投资时间越晚[31] 。其中的原因是空间位置距离较远会造成更加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同时,由于进行投资决策需要大量的软信息,这些重要的软信息能够提高企业的信任,并且必须通过投资方与企业家面对面的交流及实地调研才能实现[32] 。而高铁的开通消除了地理距离的限制,其安全、快捷的特征产生时空压缩效应,使得远距离软信息的传递更加便利,进而对企业投资效率产生积极影响,其影响机理如图4所示。
具体而言,高铁开通影响企业投资效率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高铁开通扩大了投资辐射范围。高铁开通后企业在进行投资时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实地调研,从而获得潜在投资对象的软信息。因此,高铁开通会降低企业的信息搜集成本和投资前的信息不对称,有助于风险投资企业在进行投资活动时扩大投资区域,从而发现更好的投资机会。②对于已经投资的项目,由于道德风险的存在,企业需要对项目进行实地监督,距离越远监督成本就越高,而高铁开通便于企业对项目的监督[32] 。③高铁开通能够缓解企业发展中面临的融资约束困境,从而对企业投资效率产生影响。当公司面临优质投资机会时,正常情况下企业会追加投资、扩大投资规模;但是,如果企业面临融资约束,就会被迫放弃这些投资机会、压缩投资规模,从而造成投资中的短视行为。这种情况在我国当前市场环境下比较普遍。高铁的开通能够加强投资方与被投资方面对面的交流,通过促进软信息的流动,缓解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降低融资成本,进而为企业投资活动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33] 。
龙玉等[32] 基于风险投资的视角研究了高铁开通前后风险投资行为的变化,发现对于高铁开通了的城市其风险投资显著增加,并且在高铁开通城市,投资范围扩大,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国有背景的风险投资机构对高铁城市新增投资更多。文雯等[33] 利用高铁开通的“准自然实验”场景,基于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证明了高铁开通对沿线企业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显著,主要体现在能够缓解投资不足问题,并且发现对投资效率的改善作用在东部地区以及非创新型企业中更加明显。
(三)创新行为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高铁开通能否对企业创新产生影响,一些学者进行了研究,综合来看,其影响机理如图5所示。
企业的创新活动需要创新要素的支撑。①人才是创新的主体,是技术创新的关键[34] 。高铁成为人才流动的重要媒介和载体,由于交通便捷、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吸引了大量人才,又因为门槛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从事较低等级、重复劳动的工作者进入城市[35] 。Debrezion等[36] 研究发现,高铁开通能够带动城市人口集聚,杜兴强、彭妙薇[21] 也发现,高铁开通为企业吸引了更多的人才。②资金对创新活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创新活动需要强有力的资金支持,而信息匮乏和融资约束是企业创新面临的重大难题[34] 。高铁的开通使沿线城市更加开放,促进外部资金能够更加顺畅地流入高铁沿线城市[13] 。③高铁开通带来了“信息高速公路”,为信息流动提供载体,有利于消除区域之间的信息沟通障碍,缓解投融资双方的信息不对称,进而缓解企业融资约束[37] 。
知识外溢、技术连接和扩散等创新活动促进了企业的空间集聚,而企业地域集中加速技术扩散,有利于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和区域内各企业员工的非正式交流,从而促使企业更好地开展创新活动[38] 。
对于高铁开通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谭建华等[34] 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发现已经开通高铁城市的上市公司专利申请数量显著增加,特别是在非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约束较低以及市场竞争激烈的企业中更加显著。陈婧等[39] 将高铁开通作为外生冲击检验发现,高铁开通对当地企业的创新活动有促进作用,该促进作用在融资约束高、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企业中更加显著。还有学者研究高铁开通对城市总体创新水平的影响,黄苏萍、李燕[35] 使用可达性度量潜力模型法对比高铁开通前后沿线城市的创新潜力,发现长三角地区高铁对沿线城市的科技创新有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需要与地方化经济和科技财政投入等共同发挥作用。杨思莹、李政[40] 也通过实证检验发现高铁开通显著提升了城市的创新水平,特别是对科教发展水平较低地区和一般地级市的提升作用更加显著。
四、总结与展望
关于高铁开通对经济的影响,学者们主要从区域经济和微观企业两大方面进行,对后者的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随着我国逐渐进入高铁经济时代,高铁开通对经济影响的研究将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基于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归纳,本文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一)经济后果方面
学者们逐渐将高铁开通的研究从宏观视角转向微观视角,未来可以将经济地理学更多地融入公司治理和财务會计学等领域中。①将研究视角延伸至公司治理方面。高铁的开通能够显著地缩短区域间的距离,有利于异地大股东对企业进行检查和监督,从而减少投资者与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进而对管理层薪酬、盈余管理、投资效率与信息披露等方面产生影响,但是还没有学者将高铁开通与企业代理问题联系起来,因此未来可以对这个方面展开研究。②将研究视角拓展至企业管理领域。高铁开通使企业与站点开通城市之间供应商和客户的沟通更加方便,交易成本和相关费用均降低,从而影响企业的供应商和客户选择,但是目前尚未有学者对此进行深入研究。③高铁开通会导致企业集聚,而同行业企业集聚引起竞争加剧,进而会对生产成本、企业战略以及企业绩效产生影响,后续研究可以基于该视角展开,以丰富和完善高铁开通的经济后果。
(二)影响机理方面
高铁开通主要是通过影响微观企业而对区域经济产生影响,目前对于微观企业影响的研究中更多关注的是经济后果,而对其中的作用机理研究较少。因此,需要明确其微观影响机理,加强高铁开通对经济的影响机理研究。①高铁开通能够提升地区可达性和工资水平,从而影响制造业企业集聚水平,后续可以从中心城市拥挤成本高的角度研究高铁开通使企业迁出中心城市、向高铁沿线城市转移。②高铁开通能够缓解初创期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促进高铁城市的风险投资,后续研究可以对高铁开通能否使投资范围扩大以提高投资效率进行研究,也可以从缓解融资约束的角度进行验证。③有学者从企业先进技术的引进、信息环境与融资约束三个方面验证了高铁开通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但较少学者从隐性知识传播和创新网络形成角度对开通高铁的影响进行验证。另外,还可以关注高铁开通对企业不同创新模式的影响。开发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是企业的两类主要创新模式,有学者研究发现,地理距离与创新网络结点开发式创新存在U型关系[41] ,而高铁开通导致结点企业的技术人员之间沟通交流增加,地理距离对开发式创新的积极作用被削弱。在此背景下,高铁开通对企业的不同创新模式产生何种影响及其中的差异,具体的影响机理又是什么,也是未来值得研究的方向。④可以将高铁开通对企业某一经济后果影响的所有中介变量置于同一研究框架中,检验其发挥的是部分中介效应还是完全中介效应,从而更好地衡量高铁开通对经济的影响程度。
(三)指标度量方面
实证研究的前提之一是寻找和设计可靠的代理变量,如果代理变量设计不严谨,将直接影响研究结论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在高铁开通的经济后果研究中,其指标度量较为单一,学者多采用虚拟变量对是否开通高铁进行度量,即企业所在城市开通了高铁取值为1,未开通高铁取值为0。这种方法的缺陷在于设计代理变量时只考虑是否开通的问题,忽视了不同数量的高铁线路或开通不同数量的站点对经济的影响。例如有一个只有一条高铁线路经过的地区和另一个有三条高铁线路经过的地区,虽然都开通了高铁,但高铁对两个地区经济的影响是有差异的,仅使用虚拟变量将无法识别不同城市高铁的发展差异,导致研究结论的局限性。李欣泽等[42] 使用企业与高铁站点的最近距离来定义企业附近是否有高铁通过的虚拟变量,陈丰龙等[43] 使用高铁经停车次频率度量高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不同城市的高铁发展状况。后续研究在对高铁开通程度进行衡量时,需要结合具体问题去寻找更加有效的代理变量,如企业距离高铁站点的距离、高铁经停次数、高铁开通站点数、高铁经停线路数量等,从而设计出更加合适的代理变量。
(四)动态研究和宏观政策方面
一方面,应关注我国高铁规模的不断扩大与高铁网络的逐渐形成,动态研究高铁对区域经济和企业的影响。现有研究主要关注的是高铁开通对我国经济和企业的影响,但是随着高铁网络的不断建设与完善,需要对高铁网络在经济发展中的影响作用给予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可以将高铁和其他交通基础设施构成的硬网络与知识流、技术流等软网络结合起来研究[44]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是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和贫富差距的问题日益严峻,这也是世界经济工业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缩小这一差距,一直是学术界与政府部门关心的重要课题。边缘区域对外部资源和区域间可达性具有很强的依赖,而高铁开通能够提高区域可达性,进而使资源流动摩擦减小,因此如何利用高铁开通的经济效应来缩小贫富差距、解决贫困问题也是未来研究的方向之一。2020年,高铁能否在脱贫过程中做出贡献,以及如何利用高铁发挥产业优势、加快城镇化进程、形成区域一体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
【 主 要 参 考 文 献 】
[ 1 ] 张学良.中国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区域比较分析[ J].财经研究,2007(8):51 ~ 63.
[ 2 ] 张克中,陶东杰.交通基础设施的经济分布效应——来自高铁开通的证据[ J].经济学动态,2016(6):62 ~ 73.
[ 3 ] 刘勇政,李岩.中国的高速铁路建设与城市经济增长[ J].金融研究,2017(11):18 ~ 33.
[ 4 ] 王垚,年猛.高速鐵路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吗?[ J].上海经济研究,2014(2):82 ~ 91.
[ 5 ] Monzón A., Ortega E., López E.. Efficiency and spatial equity impacts of high-speed rail extensions in urban areas[ J].Cities,2013(1):18 ~ 30.
[ 6 ] Ke X., Chen H. Q., Hong Y. M., et al.. Do China's high-speed-rail projects promote local economy?——New evidence from a panel data approach[ J].China Economic Review,2017(44):203 ~ 226.
[ 7 ] Jia S. M., Zhou C. Y., Qin C. L.. No difference in effect of high-speed rail on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based on match effect perspective?
[ 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Policy and Practice,2017(106):144 ~ 157.
[30] Chen C. L., Hall P.. The wider spatial-economic impacts of high-speed trains: A comparative case study of Manchester and Lille sub-regions[ J].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2012(24):89 ~ 110.
[31] 黃福广,彭涛,邵艳.地理距离如何影响风险资本对新企业的投资[ J].南开管理评论,2014(6):83 ~ 95.
[32] 龙玉,赵海龙,张新德等.时空压缩下的风险投资——高铁通车与风险投资区域变化[ J].经济研究,2017(4):195 ~ 208.
[33] 文雯,黄雨婷,宋建波.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企业投资效率吗?——基于中国高铁开通的准自然实验[ 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9(2):42 ~ 52.
[34] 谭建华,丁红燕,谭志东.高铁开通与企业创新——基于高铁开通的准自然实验[ 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9(3):60 ~ 70.
[35] 黄苏萍,李燕.高铁对沿线城市群科技创新的影响[ J].经济问题探索,2018(1):38 ~ 46.
[36] Debrezion G., Pels E., Rietveld P.. The impact of rail transport on real etate pric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dutch housing market[ J].Urban Studies,2006(5):997 ~ 1015.
[37] 袁立科,张宗益.创新系统的区域可达性研究[ J].科研管理,2007(1):1 ~ 6.
[38] 傅兆君,陈振权.知识流动与产业空间集聚现象分析[ 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3):5 ~ 8.
[39] 陈婧,方军雄,秦璇.交通发展、要素流动与企业创新——基于高铁开通准自然实验的经验证据[ 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9(4):20 ~ 34.
[40] 杨思莹,李政.高铁开通与城市创新[ J].财经科学,2019(1):87 ~ 99.
[41] 曹兴,宋长江.认知邻近性、地理邻近性对双元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 J].中国软科学,2017(4):120 ~ 131.
[42] 李欣泽,纪小乐,周灵灵.高铁能改善企业资源配置吗?——来自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高铁地理数据的微观证据[ J].经济评论,2017(6):3 ~ 21.
[43] 陈丰龙,徐康宁,王美昌.高铁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来自中国城市的证据[ J].经济评论,2018(2):59 ~ 73.
[44] 马海涛.基于知识流动的中国城市网络研究进展与展望[ J].经济地理,2016(11):207 ~ 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