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生活这本“大教材”
2020-05-11盛新凤
盛新凤
疫情期间,在家重读了叶圣陶、陶行知先生的论著,感触颇深。
1922年5月,叶圣陶先生针对当时国文教授“限于教室以内”“限于书本以内”的弊端,明确指出“趣味的生活里,才可找到一切泉源”。以后,他多次撰文呼吁“以生活为中心”“学习得跟生活打成一片”。1948年4月,正式明确提出“以生活为本位”的观点。他以20多年的思考,阐明了生活与教育的关系。陶行知先生在1930年3月发表在《乡村教师》第9期中《生活即教育》一文,把生活与教育的关系论述得更是透彻,他说:“我们此地的教育,是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是那樣的生活,就是那样的教育。”“我们钻进去越深,越觉得生活的变化便是教育的变化。生活与生活一摩擦,便立刻起教育的作用。摩擦者与被摩擦者都起了变化,便都受了教育。”
这些大师,早在一个世纪之前就告诉我们:教育不仅仅是教材的学习,生活的“摩擦”与“变化”,也是教育的最好契机。我们要用好生活这本“大教材”。读了这些大师的论著,回味这些曾经在二三十年代就响彻中国教育界的声音,很是感慨。漫长的一个世纪过去了,我们对教育真谛的认知和践行,到底进步了多少?
撇开“教育”这个大概念,就“语文教学”来说,不给我们更多启迪吗?2020年遭遇的这场疫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生活向我们提供了铺天盖地的语文资源:数不尽的关于疫情的新闻报道、媒体评论、生活故事等等,让学生时时浸泡在语文的信息海洋中。如果我们帮助学生搅动身边的语文之“水”,让它流动起来,流出声响来,响到让学生自己能够“听见”,那么生活和语文就紧密相融,生活就转换成了无比丰富、无比鲜活的语文“教材”。那样的语文,是多么鲜活、多么灵动!
如果我们有了这份对语文的认知,就不会迫不及待地在疫情期间往学生家里“寄教材”了,因为生活这本“大教材”已足够丰富厚重了。此时,它的呈现足够新鲜、足够饱满!比如我们可以让学生看一看新闻、说一说故事、做一做评论、写一写感受,让学生带着语文的眼睛去关注这个特殊时期生活的巨变,在巨变中感悟生活、感悟人性、启迪思维、提升认知。语文老师自觉开发生活语文课程,语文教学就增添了生命的活力。如果我们没有帮助学生擦亮在生活中发现语文的眼睛,创设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机会,那就错失了千载难逢的学语文机会。殊不知学生离开了生活学语文,如同离开了水在岸上学游泳。
在特殊时期学“别样”的语文。这样的语文,是植根于生活土壤,有着繁茂根须,有着强大生命力的语文,它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牵动学生的神经,影响学生的精神,直抵学生灵魂的。这样的语文,才是生命的语文。
语文老师,要有很强的语文意识。有了语文意识,才会有开发语文课程的自觉与自信。语文老师,要睁开语文的慧眼,学会从从容容、不急不躁教语文,把学生拉进生活语文的大熔炉,帮助学生打开身体所有的感知去感知生活中的语文,让语文与生活融为一体。只有在生活的大熔炉里,才能炼出语文的“真金”,因为语文不是悬浮的“空气”,它是可以滋养万物的“泥土”。引导学生用好生活这本“大教材”,也是语文老师的职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