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担家务·感恩父母

2020-05-11李宇婷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53期
关键词:感恩劳动教育德育

李宇婷

【摘要】本次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以“分担家务·感恩父母”为主题,探索劳动教育实现德育功能的可能与方式,证实通过让学生分担家务劳动的方式可以实现唤起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实现德育功能。

【关键词】劳动教育;德育;感恩

一、探究背景

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一直在探索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创新实践方式,1957年劳动教育正式被写进我国的教育方针。习近平同志也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可见,劳动教育在教育系统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在应试教育大行,素质教育择土而生的当代,如何落实劳动教育却成为了新的教育难题。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为一线教育者指明了方向。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足根本,劳动教育也要指向“立德树人”的大方向大目标。

然而,必须承认的事实是,尽管劳动课在各级各类学校里一直有设置,我国当下教育系统普遍缺乏完善的劳动教育体系,大多数学校依照自身条件和培养理念,自主研发劳动教育相关课程,甚至以学习任务繁重、教学进度紧张为由,占据了为数不多的劳动课程。劳动课程的落实,令人担忧。

二、探究意义

社会发展迅速,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大多数新生代都不必再吃生活之苦,忆苦思甜,念物力维艰,思滴水之恩等等。受政策、生育、教育观变化等多方面的影响,一个家庭往往只有一到两个孩子,这些孩子越发显得珍贵,得到的呵护乃至宠爱都厚上了几层。孩子偶尔提出“回报”,也容易因年龄幼小容易受伤而被回绝。时间长久,习惯了接受来自周围环境的爱,一直处在家庭中心位置的学生,便把父母对他们的爱当作理所应当,接受时理直气壮,更不说主动分担父母的劳累,感受生活不易,学会感恩了。因此,根据我国教育方针的要求和十八大的指示,结合当下教育的实际需求和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我探索着通过劳动教育来实现德育功能的可行方式。期望让劳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同时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解决当下教育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建立完善的劳动教育体系贡献一份力量。其中,通过半年的教学实践,笔者以“分担家务·感恩父母”为主题,探究劳动教育实现德育功能的方式。

三、活動开展

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本次探究主要面向小学低年段学生,主要以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第九小学二年级(5)学生的劳动教育实践为例。劳动教育的主题是“分担家务·感恩父母”,意图是通过“家务劳动”的过程实现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即实现劳动教育的德育功能。本次劳动教育实践主要分为两部分。

(一)“分担家务·感恩父母”动员主题班会

假前,笔者利用时间开展了“感恩父母”的主题班会。班会上,以一个贴近生活的问题“平时你家里是谁在做家务?”为引,请学生积极发言。

调查结果在预料之中,学生纷纷起来带有些“炫耀”地表示一般是妈妈、奶奶、姥姥、爸爸等等在做家务,也有个别学生表示,自己也会帮忙做家务,比如,收衣服,扫地等等。笔者先肯定了这些会主动帮忙做家务的学生,继续追问:“你们的爸爸妈妈等除了要做家务还要做什么?”他们很快说出还有上班,照顾他人(宝宝、老人、自己),辅导学习、种菜等等。由此可见,学生对于自己最亲近的人还是非常了解,对于长辈的付出其实还是有所感知的。接下来的引导水到渠成。学生知道父母长辈要忙这么多事,即使下班了也不得休息,会非常劳累。于是,学生能在引导下表达出对父母、其他长辈的感谢、安慰、赞美的话语。只是用简单的话表达是不足的,行动的力量胜过一切华美的语言。在全班学生浸入要感恩父母的氛围中时,笔者提出了“分担家务·感恩父母”的行动倡导,鼓励他们们通过自己的双手为父母分忧。

(二)家务劳动过程记录与收集

为了帮助做好劳动过程记录,笔者设计了一份表格。家务劳动的内容有很多,基于对低年段小学生年龄的考虑,降低学生寻找家务劳动内容过程的难度,避免学生劳动内容过于轻易和单一,笔者制定了以下的劳动表格。里面列出9项实践难度适中的家务内容,其中为增加学生与父母的互动机会,特意安排了“给长辈盛饭”这样的家务劳动内容。为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有1项家务内容由学生自由填写。每项家务劳动内容右侧设置了是否完成的选项以及完成的天数,以便了解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表格下方留出一定的空间填写学生的劳动感悟,家长寄语,以便掌握家务劳动能否达成德育功能的实况。该表格每位学生手持一份。

另外,为使家务劳动过程记录更为生动,笔者凭借网络信息技术的便利,收集学生的劳动照片。请家长帮忙拍照记录学生劳动的过程上传到微信打卡小程序。打卡小程序上的照片为公开展示,对学生而言起到无形的竞争和激励。我作为班主任,会不定时去给学生的照片点评、点赞,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鼓励,激发学生参与家务劳动的主动性、积极性。

四、家务劳动的德育功能实现结果分析

学生大都非常积极和父母分担家务劳动。假期,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家中度过,有众多为父母分担家务的机会。在父母帮忙拍照记录,给予技术指导之下,学生参与家务劳动的积极性非常高。因此,围绕着本次劳动教育的主题“分担家务·感恩父母”收集到的家务劳动图片和视频等实景材料非常丰富。

根据学生上交的活动记录表中的自我感悟和家长寄语中可以看出,学生体会到了父母的辛劳,学会了感恩,家务劳动成功起到了一定的德育作用。学生在自我感悟中写道,“经过这个假期,我跟妈妈学习了很多简单的家务,体会到妈妈很辛苦,我以后一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妈妈不那么劳累。”“我体会到了帮妈妈做事可以不用让她这么辛苦,学会了关爱父母。”“经过自己的努力煮出来的饭很香,好好吃,原来平时爸爸妈妈做家务是很辛苦的,我要帮助爸爸妈妈!”“感觉自己长大了,可以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做家务,分担责任。”孩子们的情感是敏锐而丰富的,平日里他们都是被照顾的对象,通过亲身体验做家务劳动,他们终于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和不易,萌生出要多为父母分担事务,不让父母太劳累,学会了关心和疼爱家人,学会了付出,学会了感恩。家长在寄语中也表达了同样的感受。“看着一天天长大的你能靠自己的双手学做家务,帮爸妈分担家务,你真棒,深感孩子在老师帮助教育下,懂得热爱劳动,关心父母。”“看到孩子做事的样子,感觉孩子一下子长大了,这点我很感动……能让他们明白做家务的辛苦,家长的不易。”家务劳动让家长看到了孩子的成长,为孩子的一颗颗稚嫩的感恩的心感到欣慰。

五、活动实践反思与意义

诚然,初次尝试劳动与德育挂钩教学实践仍有许多不足与缺陷,后期增加学生就本次的劳动过程和收获进行交流分享的机会更好,有利于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活动主题的体会。本次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主要探索了劳动与德育相结合的教学开展方式,证实通过分担家务的途径可以唤起对学生的感恩之情,从而实现了对学生的德育。从本次劳动教育实践我们可以获得许多启发。劳动教育仍有许多功能等待我们挖掘,例如,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增强自信心、培养创造力等,劳动教育的落实可以通过多样的劳动形式,结合科学的教育主题,实施对学生全方位多方面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最终形成系统科学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我们教育者对劳动教育落实的探索从未停止。

[本文系2019年度广东省中小学德育课题“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课题编号:2019ZXDY027)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张绣琴.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及实现路径[J].现代中小学生教育,2019,(7).

[2]马小雯.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生学校劳动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9.

[3]徐洁.发挥校园劳动的德育功能[J].现代教学,2017(12):77-78.

[4]陈海霞.小学德育中渗透劳动教育的有益尝试[J].新课程·中旬,2017(10).

[5]曾天山.我国劳动教育的前世今生[N].人民政协报,2019-05-08.

猜你喜欢

感恩劳动教育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亲缘感恩教育研究浅析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尽孝而亲不待
大学生感恩、孤独感和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