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报喜不报忧”

2020-05-11段永辉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45期
关键词:体育老师后进生内心

段永辉

“游子在外,报喜不报忧”这是一句老话,也是一种传统美德。纵有千辛万苦,千难万阻,游子在父母面前总是一句亘古不变的善意谎言:“一切安好,不要挂念。”“报喜不报忧”也可用于与他人相处。报之以喜,隐之以忧,不背后道人长短,让听者心情愉悦,这是与人为善,也可以说是一种美德。我在与德育后进生家长沟通的过程中,也坚持这个原则:报喜不报忧。

我曾经带过这样一位学生——李某,升上初一的学前培训时就闯出了“名气”:没有认真听过一节课,上课最好的表现就是睡觉;没有交过一次作业,能够交个空本上来已是幸事;没有做过一次卫生,经常与老师頂嘴,个子很矮小,却欺负女同学好几次。短短的几天,德育分就迅速地由100分扣到了30多分。开学前刚分班,负责学前培训的数学老师就恭喜我:喜得一“活宝”;和我搭班的英语老师则连连叹气:怎么这么倒霉,又碰上这“衰仔”。我心中一惊:这么严重?我马上想办法向他小学的老师和同学了解情况:他们竟然用“不可救药”来评价。从三年级到六年级,以全班最矮的个子却坐了四年的最后一个座位,他早已习惯了这种凭着自己“出色”的表现赢取的待遇……

当把情况了解清楚之后,我的内心非常震惊,也很复杂。多么可怜的一个孩子。如果他是我们的孩子,我们能接受他这样的待遇吗?难道他就要这样一直生活在别人的批评斥责中吗?他就没有改变的可能了吗?从本能的良心出发,我告诉自己,我一定要想办法帮助他。我相信,每一个孩子肯定都有他的闪光点。

入学第一天,我安排他坐在了最前面,并且告诉学生:“你们以前的一切都已成为历史,过去的光荣无需炫耀,过往的耻辱无需挂怀,一切的光荣和耻辱从今天开始书写。”我还鼓励他们:“有一种人最值得佩服,不管他以前习惯怎么样,不管他以前成绩怎么样,只要一天比一天进步,一天比一天优秀,他就是最了不起的。”其实我更多的是暗示他要重新开始。第一次作文,他交了个空本。我找他聊天,避而不谈作文,只问他的兴趣爱好,他很直率地说他喜欢打游戏,某种高难度游戏已经升到了九级,连许多沉迷网游的高年级学生都做不到。我灵机一动:“你把你怎么打游戏的过程写下来,就算完成作文了。”谁知第二天,他交上来的作文竟然洋洋洒洒两千多字,并且文字基本通顺,思路比较清晰。我特地在语文课上用一节课的时间念读、详讲,组织大家讨论,大力表扬他。事后马上打电话给他家长,大力表扬,说了许多动听的话,他的家长非常高兴。这次“作文事件”之后,李某的改变比较明显:语文作业能坚持上交了,上课能坚持不去打扰他人了。当然,科任老师和学生仍然频频投诉,但是我总是耐心地劝导他,让我们学会等待吧。两个月后,年级组织班际篮球赛,这个小个子非常灵活,非常拼命,又让我刮目相看。我马上打电话给他的家长,表扬他动作协调,敢拼敢冲,反应灵敏,善于配合,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家长一乐,也“吹嘘”起自己的孩子如何受自己的遗传,喜欢运动之类的话来了。

第二学期一个月刚过去,体育老师离开了我们学校。我知道他比较喜欢体育老师,就找他聊。告诉他想找一个作文优秀的同学给体育老师写封信,让他推荐一下。他说了许多名字,然后我告诉他,你的作文写的不错,就由你来写。不负我望,他的作文情真意切,在全班念读也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一下课,我拨通了他的家长的电话,家长听到这个消息,比挖到了金矿还高兴。后来,通过进一步交流,他的家长放弃了许多娱乐,甚至一些生意,努力抽出时间陪他一起过周末。

在后来的日子里,李某规矩了许多,对老师很有礼貌,和同学关系处理得很好,班务也很积极,他本人和家长对老师、学校都表示敬意和谢意。以上案例让我得出以下几点体会。

一、“报喜不报忧”符合人情人性

德育后进生的家长平素承受的大多是老师的投诉,以至有的家长一接到老师的电话就很紧张。许多家长就这样生活在焦虑烦躁之中,失去了许多生活的乐趣,增添了许多对学生的失望。“报喜不报忧”包含了对学生的欣赏,对家长的体谅。让学生开心,重燃上进的愿望;让家长放心,重燃对学生的厚望。这是与人为善,这是人情人性。

二、“报喜不报忧”改变恶性循环

投诉多,家长嘴上唯唯诺诺,内心难免反感。这也是人之常情,谁不喜欢听表扬而喜欢听批评呢?谁愿意别人“歧视”自己的孩子呢?而且,家长接到老师的投诉后,又会转而去责骂、训斥自己的子女,导致这些学生内心也会埋怨老师背后说他们的坏话,进而更加讨厌老师,讨厌学校。久而久之,造成一种恶性循环,使家校的教育背道而驰。“报喜不报忧”却可以改变这种恶性循环。听惯了投诉的家长突然得到了喜报,看到了孩子的进步,心中的欣慰和感激之情是非常明显的。一方面会感谢老师、佩服老师,从而更配合老师的教育方法;另一方面,家长又会把这种欣慰传导给孩子,对孩子进行表扬、奖励。孩子也会从内心感激老师,更喜欢、认同老师。这样,家校的教育就形成了合力。

三、“报喜不报忧”需要耐心真心

班主任事务杂乱繁忙,常常一两个特殊后进生就消耗了他们大部分时间。后进生本人的反复、学生的举报、科任的投诉、领导的批评,甚至其他家长的投诉。这时候,特别需要班任的耐心,不要一着急就把压力和火气转嫁给家长和学生。这时候,也特别需要班任的真心,做到不抛弃不放弃。面对后进生,班主任要做到“大家都嫌弃他,我仍然要爱着他,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

四、“报喜不报忧”不是无原则的包容

“喜”必须是实实在在的喜,“忧”呢,难道就隐而不报?调皮捣蛋,好耍贪玩这些小事是大可不必向家长汇报的,芝麻小事就投诉汇报,既显老师无能,又有推脱责任之嫌。当然,学生犯了严重错误,确实需要家长知道配合,应尽量先做通学生的思想工作,动员他如实向家长汇报,老师事后再与家长沟通,寻找教育的契机和方法。

猜你喜欢

体育老师后进生内心
体育老师在电影院上语文课
有些唐突
浅谈转变“后进生”
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四百秒的体育课
姜还是老的辣
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四个途径
内心不能碰的按钮
一块生锈的铁
拥有强大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