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中学全本阅读策略探微

2020-05-11徐福敏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全本导图文本

徐福敏

全本阅读是近几年语文课改的一个重要趋势,相较于语文教科书中的单篇短章氏的碎片化阅读,全本阅读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触及深层认知以及提升思维能力等方面的作用更为突出。具体到乡村高中语文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从绘制导图、做好批注、搭建平台、读写结合这几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在全本阅读中培养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质量,拓展阅读视野,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习惯和阅读素养,提升乡村学生的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一、绘制导图,梳理脉络

在阅读一本书时,教师可以利用带领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梳理全書脉络,理解文本内容。通过绘制导图我们可以透视一本书,浓缩文本精华,深化文本意蕴。这是帮助学生保持持久的阅读兴趣的一种重要方式,在绘制导图的过程中,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能被更好地调动起来,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开展全本阅读时多尝试这种阅读方法。

例如,语文教科书必修三有《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的片段,课文以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为线索,通过林黛玉的见闻,描写了贾府的布局结构,介绍了众多的出场人物。这个片段的教学可以说是抛砖引玉,带领学生进入《红楼梦》全书阅读的敲门砖,学生迫不及待地想了解《红楼梦》中的人物、故事、情节等。为了让学生更好读懂这部文学作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绘制导图的方式来梳理脉络。从四个方面来制作思维导图,情节梳理、典型人物性格、主题内涵以及意义。在情节梳理上,章回标题基本高度概括了每章的大致情节。典型人物性格分析要求学生重点把握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王熙凤、贾母、袭人、晴雯等重点人物。主题内涵可以从言情说、封建家族衰亡说、曹雪芹自传说等几个比较热门的研究方向来让学生理解和感受。意义探究方面,学生可以从现实意义和文学意义两个维度来把握,在文学意义上,《红楼梦》可以说是中国小说思想与艺术的巅峰之作,现实意义有人生态度、为人处事哲学等等。通过这样全方位、多维度的导图绘制,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部文学作品。

绘制导图也就是我们要把一本书的内容浓缩到思维导图中去,这种思维导图的绘制思路和方法是有很多的。比如可以按照书本目录大纲来做,目录提炼后可以作为思维导图的主支关键词。也可以引导学生在通读全书后,通过金句摘录来糅合文本内容,提炼自己的思路,还能借助思维模型来分析理解等等,方法有很多也各有优缺点,教师要结合书籍内容和学生实际,引导学生选择适合的导图来促进阅读的深入。

二、做好批注,出入转换

做好批注是能使学生感知书本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等的重要方式。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开展全本阅读时养成批注阅读的好习惯,由被动阅读转变为主动阅读,帮助学生能在阅读的出入转换中注明思想轨迹,掌握主动,这也有助于强化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让学生在批注中与文本进行广泛的、深入的对话。

例如,语文教科书中有《祝福》的选段,学生在学习完课堂内容之后,对“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印象极为深刻。教师可顺势引导学生开展这部小说的全本阅读,同时要想让学生真正去读懂这部小说,流于表面、粗略敷衍、囫囵吞枣的读是不可能做到的,它的全本阅读需要时间,需要耐心,也需要有效的阅读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边读边做批注,在阅读的时候,遇把自己不懂的疑难困惑勾画出来,可以与同学探讨、向教师请教等去解决困惑。遇到有感想、有想要表达的思考内容在书中的空白地方写下来,留下自己思考的痕迹。遇到精彩的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可以摘录下来,深入学习。通过批注式阅读,让学生在有思考、有深度的阅读中真正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的罪恶本质。

批注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基础性批注、感受式批注、点评式批注、联想式批注、方法式批注、赏析式批注、仿写式批注等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时综合使用不同的批注方法,帮助学生更好的实现出入文本间的转换,提高全本阅读的质量和效率。

三、搭建平台,共读分享

搭建平台是指教师要为学生组建和创设一个读书交流分享的平台。除了教师根据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为学生推荐的书籍以外,学生自主的阅读是有自己的阅读取向和延伸思考的。基于阅读的开放性和多元性,教师要通过搭建平台的方式帮助学生在共读分享中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例如,教师可以每月的最后一周定期举行班上的“读书分享会”,每个分享会上,有3—5位同学向其他同学分享和推荐自己阅读过的书籍,并讲明分享的理由和自己阅读这本书的感受。其中,一位同学在“读书分享会”上交流道:“我在这段时间阅读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这本课文书籍,书里作者说,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杨绛先生通过描述梦境的方式,将他们一家三口的生活再现于读者的面前。书中平凡的柴米油盐,淡定自然的达观,感情真挚,令人动容。因此,我想把这本书推荐给同学们。”这就是搭建读书分享交流平台的一种方式,学生通过介绍展示了每部书籍的魅力及自己的独特见解,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助于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这个平台除了最常规的读书分享会的形式之外,教师还需要不断摸索和实践更有新意、更加多元的分享方式,借助互联网时代的大数据平台,学生能去汲取和分享的东西可以更精彩、更丰富,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好书香氛围,搭建起分享平台,让学生在分享中进一步感受阅读的魅力。

四、读写结合,拓展思维

读和写的关系可以说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全本阅读的方式也是帮助学生习得文本写法、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方式。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全本阅读时,要重视读写一体化,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试着把自己思考的内容记录下来,用写作的方式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文本内容,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例如,在语文教科书的必修三中有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的选段,课文节选的是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情景,是小说临近结尾的部分,也是小说情节的高潮,约占全书的六分之一。通过课堂教学,学生了解到这本书讲的是老年古巴渔夫,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搏斗而展开的故事,学生也对这个故事的情节、结局展现了极大的阅读兴趣。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展这本书的全本阅读,进一步对书中的角色、情节等加深了解,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感受更深层次的象征意蕴。书中涉及到的主人公圣地亚哥、小孩马诺林、大海、大马林鱼、鲨鱼、狮子等,除了故事中的描写外,每个角色都有更深层次的象征意义,作者通过圣地亚哥与马林鱼搏斗的故事想要传达出的内核要更丰富。教师可以让学生基于《老人与海》的文本内容,分析故事中蕴含的象征意义,写下自己关于这部名著的思考和从阅读中衍生的人生启示。学生将读写相结合,通过读后感、心得、作文等的方式写下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思考和感受。学生也表示,在写作的过程中自己对这本书的认识和思考逐渐深刻了起来。随着思维的深化,学生更加感受到了这部名著传达的人生哲理,感受到了人所具有的不可征服的精神力量,并以此激励自己更有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在全本阅读时,基于文字和语言,学生会衍生不同的思考、输出不同的结果,这体现的是学生思维的自主性。而写作的方式是能让学生将思想结果由内到外表现出来的外在形式,教师要鼓励学生加强读与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帮助学生在全本阅读中激活思维、深化思维。

总而言之,与现行的文选型教材阅读相比,全本阅读的阅读方式能提供给学生信息量更大、意蕴更丰富的阅读材料。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要做的是为学生构建体系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课程内容,系统地指导学生开展全本阅读,帮助学生增进持久的阅读兴趣,提升阅读的质量和效率,从而真正带领学生进入更为广阔的文学世界,让学生在全本阅读中拥有更有深度的思想和更加广阔的视野。

[作者通联:江苏苏州市吴江区青云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全本导图文本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从全本《牡丹亭》到全本《长生殿》
瓷绘全本红楼梦主题展在京举办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