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介词框架“对……来说”偏误研究

2020-05-11郭美伶

青年时代 2020年5期
关键词:偏误分析对外汉语教学教学策略

郭美伶

摘 要:本文以“对……来说”为研究对象,以BCC语料库为语料来源,以偏误分析为研究方法,对该结构的意义和用法、语义特点及句法功能进行本体研究,对学生使用结构的情况及成因、出现的偏误类型及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期对该结构的教学有所裨益。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对……来说”;偏误分析;教学策略

框式介词是由前置词和后置词同时出现而形成的框架,被支配项居于中间位置,而构成的一种介词类型。框式介词与经常说的“介词”功能大致是相同的,它主要用来标记句子中两个成分之间的关系。这两个成分,一个是受框式介词支配的成分,这个成分通常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一个是句子中的谓词。由于语言学界缺少介词框架的概念,对介词框架的研究目前还不能形成体系。该结构是现代汉语的常用格式,在介词框架中较典型。陈昌来认为该结构是介引某种论断、看法所牵涉的某个特定对象,包括动作行为的施事、系事或其它相关对象。学生学习该框架时出现了较多偏误,笔者对其偏误及教学策略进行研究。

一、“对……来说”的偏误研究

以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为语料来源,按照字符串检索,输入词语“来说”,筛选了包含该结构的200条句子。因句子是学生所造,除了运用有误之外,还存在其他错误,但本文不进行研究。鲁健骥首次提出学生学汉语的偏误从形式上看存在四大类型,即:遗漏、增添、替代、错序,偏误研究基本上都把这四种类型作为基础。本文对学生使用该结构时产生的偏误按前三种类型进行分类,抽取的200条例句中存在偏误的有70条,下面是对该结构偏误类型的分类。

(一)遗漏

遗漏指文章中应有而没有的词,主要是遗漏“对”或是遗漏整个介词框架。如(1)(2)。

(1)每年暑假是我們运动员来说很苦的时候。

(2)现在的农业科技来说这是个解决困难的问题。

例句的偏误类型一样,出现了“对”的遗漏或介词框架的完全遗漏。其原因是对介词框架的整体意识不清晰。

(二)增添

增添指文章中不应有而有的词,如(3)。

(3)也许,对其他人来说并不以为然。尤其是她的子女或父母亲等等。

(3)的正确形式是“也许,其他人并不以为然,尤其是她的子女或父母等等”。学生错误使用,造成句子冗余。

(三)替代

替代指本该用这一框架,但因对汉语的各种表达方式不够了解,错误地使用了其他框架。如(4)(5)(6)。

(4)所以,对我的观点来说,吃“绿色食品”是更重要的。

(5)但是对人的感情来说,这样的情况不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

(6)对别人来看,我父亲的性格可能不太理解,但我非常尊敬他。

(4)正确形式是“所以,按我的观点来说……”;(5)正确形式是“但是就人的感情来说……”。这两句把该结构的“对”和“按”“就”混淆,混用“对……来说”和“按……来说”“就……来说”。(6)区分不清“从……来看”与该结构,造成使用错误。

从上述3种类型可看出偏误中替代数量最多,遗漏较多,增添很少。说明学生在区分类似的介词框架时存在较大问题,需教师加以注意。

二、“对……来说”产生偏误的原因

对外汉语教学中,分析学生产生偏误的原因非常重要,这可关注到学生使用汉语的易错点,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也利于加深认识,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水平。

(一)介词框架本身的特殊性与复杂性

对学生来说,汉语本身的特殊性是他们的难点。介词框架是汉语独有的,该结构使用频率高、语义丰富、用法复杂,虽更多的运用于书面语言,但是学生在中高级阶段不可避免的要学习,它本身的特殊性就导致了偏误。该框架由“对”“来说”和介引成分构成,其中介引成分可以是词或短语。该结构主要作状语,且有固定的位置。比如英语中状语位置非常灵活,若学生按母语的语言规则对应翻译,就会导致状语位置错误,出现歧义,这使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该结构时遇到不少困难。

(二)忽视同类介词框架的差异性

与该结构在句法、语义上有异同点的介词框架有很多,比如“就……来说”“拿……来说”“按……来说”等。学生很容易把学过的、非常有限的汉语知识用在不适合的地方,从而产生偏误。如(7)。

(7)对我来说,我的父母60岁,而且他们是农民,跟在大城市生活的20岁的我各个方面都存在差异。

(7)是因忽视同类介词框架的差异性而出现的偏误,其正确形式是“拿我来说……”。留学生将所学的有限的汉语知识套用在其他的语言规则上,忽略了“对……来说”与“拿……来说”的细微差别,因而造成了偏误。

(三)教师的讲解与引导不够严密

在讲解方面,教师经常按教材的编排把该结构与某一单一的介词对应起来,解释为for、to、as,事实上该结构对应的英语形式有很多,比如:for sb/sth、to sb/sth等。且同一英语形式可对应汉语的多个形式,比如“in terms of”就可对应“就……来说”“对……来说”。若教师只是单一地把介词框架解释成某个介词,或是把介词框架单一地对应某个英语形式,学生就容易产生偏误。在引导方面,教师要经常列举例句,把介词框架放在例句中让学生体会,若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语义,单纯的机械记忆,在运用中硬套该结构,就易出现偏误。

(四)学生采取回避的策略

回避是学生经常采用的策略,学生如果对某一个语音、词汇、语法,甚至某个话题没有太大把握时,一般都不使用。回避的方法可能是沉默着也不说话,但更多的学生是用代替的办法,用简单的句式替代复杂的句式。一方面,介词框架本身有较大的难度,这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另一方面,从语用来看,该结构多用于书面语,交际中使用的频率较低,导致学生采取回避策略。

(五)教材的编排不当

首先,初级教材的“对”较易懂,只例举“对”的基本义和用法,不会深入解释“对”的句法功能,因为初级学生只学习“对”的基本义和用法。中高级教材缺乏对该结构的解释,因为教材自以为学生已经学过“对”的基本义和用法,就能正确运用该结构。教师若注意不到教材存在的缺陷,且对该结构的句法功能不加以补充,学生就会出现偏误。其次,教材对该结构的编排也存在另一大问题,把该结构简单地和“for、to、as”等介词对应,而没有对该结构和英语的相应表达方式进行分析。

三、“对……来说”的教学策略

由于介词框架在句法、语义方面具有特殊性,对外汉语教学必须一方面重视“框”的整体性,一方面注意“架”的形义关系,然后有效提高介词框架的整体教学效果。如果没有“框架”意识,就有可能把介词框架分开来进行教学,这就会忽略“框架”的整体性,也必然会妨碍到介词框架的教学效果。因此要突出“框”的整体性,针对学习者在不同的阶段呈现的偏误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

(一)细化“对……来说”的讲解

教师细化语言点的讲解可加深学生对该结构的理解,减少一部分因不懂语言点造成的偏误。教学中,教师在进行语义分析时应着重讲解哪些词和短语能进入该结构,哪些词和短语不能,比如名词、代词、偏正短语、同位短语能够进入,以使学生对能进入该结构的成分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教师在句法功能的讲解上要强调该结构在句中作状语和插入语,并结合例句分析哪些是作状语,哪些是作插入语。同时,建议采用直观化教学,通过展示例句、分析例句、总结介词框架的意义与用法,把语言点直接展示给学生,这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区别不同介词框架的异同点

汉语中存在一些同类介词框架,学生经常会混用。教师在讲解该结构时可列举一些相似结构,比如“就……来说”“拿……来说”等。通过列举同类介词框架例句,进行对比教学,让学生发现这些结构间的异同,教师进一步总结他们的异同,帮助学生熟练掌握不同介词框架的意义和用法。比如“就……来说”的两个义项是:①引进动作的对象或范围,②某方面论述,含有比较的意思。“拿……来说”的两个义项是:①引进论说对象,②引进比较对象,这三个介词框架的义项各有侧重,教师应加以说明。

(三)直接法与情景法相结合

针对在讲解方面出现的问题,教师可应用直接法,直接对汉语进行描述或解释,避免经过英语翻译后词义的范围和大小有所差异。比如:在讲解“对”时,不把“对”翻译成英语中的“for、to”等,直接用汉语解释“对”,意为引出对象或从某人、某事的角度来看,帮助学生理解。同样,讲解该结构时应直接用汉语展示该框架的两个义项。教师在引导方面需做出努力,需联系大量的话语、句子、语境等,用情景法帮助学生掌握。比如在初级阶段,教师可在结合课本对该结构进行准确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向学生展示贴近生活的例句,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在中高级阶段,用小组辩论的形式增强使用的正确性。另一方面应积极设计接近真实交际的情景,让学生有对话的环境与机会,鼓励学生多用、多说、多听、多写。只有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学生才能对该结构有更深层次地认识。

(四)正确认识回避并进行心理疏导

学生采用回避策略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从学习语言的角度看,它的消极意义大于积极意义。学生使用回避策略在某些场合可能会得到理想的结果,实现交际目的。若长期采用回避策略,不使用汉语的表达方式,汉语水平就难以提升。因此教师应让学生清楚回避策略的积极和消极意义,培养学生正确的语言学习观。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参与很多课内实践活动,比如师生间进行讨论或学生间进行辩论等。课堂活动中,有的学生非常谨慎,采用消极策略,不敢大胆、主动说汉语,显得很被动,也不敢大胆运用自己没有把握的知识。因此教师应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设计,听取学生的建议,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计划,改进教学。

(五)有针对性的进行练习

练习是教材的主要部分,练习应该生动有趣,在形式和层次上应该多样化。教材一方面要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更要提供大量的练习。学习汉语时进行大量的练习很必要,因为该结构的介引成分多样。教师要根据每种介引成分进行针对性的练习,练习的重点应该放在介词框架本身的差异上。首先,练习的数量要适当,应包括机械性练习、有意义练习和交际性练习。其次,练习不能过于简单化,应有深度,涉及的语法点要全面且有针对性,而且练习的内容要贴近生活、贴近现实,情景的设置要真实,要有实用性。然后,教师对新语法点要进行适当拓展,以便加深学生的理解,为中高级阶段的学习做铺垫。

四、结语

本文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整理出200条例句,从3个方面进行偏误分类,并分析学生习得该结构的偏误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五大教学策略,希望能给对外汉语教學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1]王世群.现代汉语框式介词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

[2]陈昌来.介词与介引功能[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3]鲁健骥.偏误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1992(1):60.

[4]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5]金宇同.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框式介词“在X上”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6.

[6]吴蓓.介词框架“对/就/拿……来说”的描写和对比[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

[7]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偏误分析对外汉语教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浅谈组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对外汉语课堂游戏教学设计
对外汉语听力教学初探
动态助词“了”、“过”的对比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
留学生汉语学习中“对于、关于”的偏误分析
英语学习者焦点句式习得的偏误现象及成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