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
2020-05-11陈秋兰
完善人格,首在体育。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这一育人哲理道出培养行为的重要性。体育锻炼,可以提升他们的认知技能、社会参与水平,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促进一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是健全人格形成的基础。
如今,大多数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关心的大多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往往忽视了对其体育兴趣、运动能力的培养,忽略了体育锻炼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增体质,健体魄
奥运之父顾拜旦有一句名言:“体育是培养优秀公民的最好方式。”中学时期是学生长身体、长知识阶段。体育锻炼能促进学生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生命力,同时还能让学生在运动中得到乐趣,从而形成积极向上、乐观的心态。
1.强化学生“四美”教育
学生“四美”教育是指对学生形体美、动作美、行为美、语言美的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能力最初是通过打开视觉这扇“窗户”来发展和提高的。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时期,教师要根据青少年不同年龄的生理特点进行形态美、动作美的教育。通过采用形式多样、方法新颖,具有针对性、趣味性、实效性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对学生进行动静结合的形体和动作训练,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坐、卧、立、行的身体姿势。例如,开设形体课,通过动静结合的体育锻炼,从形态和技能上完善形体,使学生感受人体美,帮助学生改正不良的身体姿态,形成良好的站姿、走姿、坐姿,使身体发育正常、匀称,获得健美的形体,提高学生形体、姿态、动作的美感。教师还要善于观察学生在运动中的言行和表现,并针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语言美、行为美的教育。
2.突出教师“四美”影响
教师“四美”是指形象美、仪表美、教态美和教法手段美。体育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体育课传播知识技能不仅要靠教师讲解,而且还需要教师用形象的身体动作示范来感染学生,同其他课教师相比,其榜样的影响更加突出。所以教师的语言、仪表、举止、精神面貌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在“鱼跃前翻滚”教学中,用“蹬摆如兔跃,臂部比肩高,支撑作退让,滚动紧束腰“的语言表述,可以让学生在大脑中对动作形成具体意象,了解动作的技术结构,明确动作的时空顺序,较快掌握技术动作。教师洪亮悦耳、优美动听的指令,悠长、委婉、起伏的声调,动作与口令的和谐统一,显示了体育教学的无穷乐趣。严而不恶、循循善诱的教学作风,能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从而形成一个自主锻炼、自主控制、宽松和谐,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学习氛围。
追求美是体育运动的灵魂,美融汇在体育运动的每个动作中,体育运动的美是通过形体美、技术美、动作美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教师在教学示范中展示给学生美的仪表、美的动作。教师着装整洁、举止端庄、精神饱满、动作准确,给学生以美好享受,引发学生欣赏—羡慕—向往—理解—实践—愉悦的心理反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形与神的有机统一。运动的过程就是学生感受真、善、美的过程。
二、促合作,增感情
歌德说过:“不管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不管他干什么,他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量的。合群永远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合作,有助于提高同学之间的协作能力,有助于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有助于对知识面有更大的开拓。
1.培养合作意识
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中运用小组学习方式,使学生共同开展学习。在体育锻炼中,学生的身体练习通常是在集体之中进行的,而学生的发展是需要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实现的。通过交往认识他人,认识自己;通过交往尊重别人,互帮互学;通过交往表现自我,与人竞争。在体育运动中,学生往往张扬地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如:合群与不合群、胆小与懦弱、好动与好静等等。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需要有合作意识。教师可以多采用游戏化、集体性的运动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这个过程中给学生提供相互帮助、相互指导、相互保护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增强团队合力
团队合力和个人的优秀不是一回事,当一个篮球运动员拿到球之后不传球而是只顾自己单打独斗,这样的团队很难取得最终胜利。学生是团队中的一个成员,甚至会是一个团队的领导,在体育团体项目中要理解团队精神,树立正确的团队意识,团队成员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尊重,合作去完成一项任务。另外,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成员之间发生意见分歧时,要整合各方意见,不要固执己见;要学会协调各方利益,最终实现共赢,实现合作价值的最大化。
三、讲道德,有品行
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教师要以赏识的眼光、耐心的等待来寻求教育的良机。
1.修炼尊重的品格
教育的前提是尊重。人皆有自尊心,皆有人格尊严。而初中生处在生理成长的叛逆期,自尊心敏感且脆弱,更需要老师的细心呵护,学生才会在一种健康、自由、愉快的环境中接受教育,自觉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要了解学生心理活动规律,根据青少年不同年龄的生理特点进行教育;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引导学生相互尊重、互帮互助;观察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言行表现,并针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尊重教育。例如,在体育比赛中,因求胜心切,学生往往会表现出不守规则、损人利己、语言不文明、不尊重他人等不良行为,教师要及时针对这些行为加以批评教育,使学生懂得作为一个当代中学生理应做到行为美、语言美,懂得遵守规则、尊重他人。
2.形成榜样的力量
榜样为人们提供了真、善、美的具体标准,对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熏陶他们的情感,培养他们的意态,从而形成优良品质具有奠基作用。以榜样为师,是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例如,在教學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向杰出人物、先进人物、优秀运动员等榜样学习,学习他们身上优秀的品质,进而提升自己的合作能力、意志品格、爱心品格等,用知识和能力为更多的人带来快乐和幸福,为社会和谐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同时,教师也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人类灵魂工程师,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严以律己、为人师表,以高尚的师德、渊博的知识、精湛的教艺去教育启迪学生,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这一切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从而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道德行为。
四、健身心,促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正是这种需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去探索自然中的万千奥秘。
1.促进知识学习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和爱好是学习的原动力。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体育理论知识,获得一定的体育体验,才会逐渐形成一定的体育观念,产生体育趣味,孕育一定的体育理想。所以,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理论知识是培养学生运动兴趣的前提。例如,在理论课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传播有关健康保健的知识与方法,使他们逐渐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2.着力个性发展
德国体育教育专家海格尔提出:体育不能限制,而是不断发展学生的个性,并把它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一个指导思想。例如,教师在认真地观察、分析、辨认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地施加引导和教育,抓住学生发展显露个性的时机,把握学生不同运动的心理倾向,适时地加强对学生个性培养,使学生个性向更加成熟、完整的方向发展。适时开展体育游戏、比赛等,有利于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进而有利于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
3.培养意志品质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学生的学习光靠智力不行,光有学习的热情也不够,还得有坚持到底的意志,才能克服大的困难,使学习取得成功。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因此就需要我们有足够强大的意志。体育锻炼以克服一定的困难和障碍为特征,是培养人的意志品质的重要途径。体育锻炼需要坚持,坚持本来就是一种意志品质。在体育活动中应增加活动的活力和趣味,没有兴趣就没有坚持,没有坚持就无法养成良好的习惯。在比赛、锻炼中可培养学生正确的态度,树立正确的规则意识和价值观。例如,在支撑跳跃教学中,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在耐久跑中,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体育运动所传授的公平、平等、包容、尊重、坚持等,有助于发展负责任的公民所需要的软实力,是避免相互争斗、防止社会排斥的基础。
【陈秋兰,福建省漳州市第八中学】
责任编辑︱孙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