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准确把握新时代青年道德教育关键点

2020-05-11于玲玲

中国德育 2020年3期
关键词:传统美德道德教育中华民族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寄予厚望,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他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明确要求:“新时代中国青年要锤炼品德修为……青年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正、走得更远。”这就需要加强青年道德教育。加强青年道德教育,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道德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青年道德教育指明了方向,对培养当代中国青年全面发展、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小学、中学、大学时,反复强调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2014年5月4日,他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明确指出:“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新时代青年道德成长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道德成长,一方面,要引导广大青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久久为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另一方面,要引导广大青年坚持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相统一,以国家富强为己任,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也是一个人的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因此,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使青年将个人价值的实现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紧密结合,树立对国家前途与命运的忧患意识、对国家发展与进步的奉献意识、对国家利益与安全的捍卫意识,把对国家的一切义务和责任看成自己的天职。当然,爱国不仅只是一种情感。青年要用知识武装自己头脑,提高自己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自觉立志报效祖国。同时,青年也要时刻保持清醒、理性的头脑,能够透过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清醒地认识国家的真正利益所在,能够准确判断利弊得失,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

二、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源泉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是道德建设的不竭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时强调:“要学会做人的准则,就要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讲究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自强不息、爱国诚信等,这些伦理对当今中国的青年道德教育仍然具有积极的价值和意义,是青年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青年既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享有者,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可以增强广大青年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不断提高其道德境界。

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滋养青年,第一,必须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法,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第二,必须引导青年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把中华传统美德融入其日常生活,转化为其行为方式和习惯。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善于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感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感召人心的亲和力、凝聚人心的聚合力和规范人心的规约力,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坚定继承者与传播者。

三、以道德模范为标杆

道德模范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积极传承者,是社会正能量的积极传播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德模范是“有形的正能量,是鲜活的价值观,是道德实践的榜样”,是“广大青少年学习的榜樣,肩负着更多社会责任和公众期望,在青少年中乃至全社会都有着很强的示范带动作用”。道德模范作为遵循社会道德规范的典型代表,更具人格感召力、情感共鸣力和行为引导力,因而成为青年道德教育的很好的价值载体。

以道德模范对青年道德实践进行示范带动,必须深入宣传道德模范,多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激励青年崇德向善、见贤思齐,丰富青年的精神世界,增强青年的精神力量,满足青年的精神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各行各业涌现出的道德榜样,他们“或充满爱心、助人为乐,或见义勇为、舍生忘死,或诚实守信、坚守正道,或敬业奉献、虔诚勤勉,或孝老爱亲、血脉情深”,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无私奉献、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精神,是当代青年学习、效仿的榜样。青年要“把他们立为心中的标杆,向他们看齐,像他们那样追求美好的思想品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把良好道德落实到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之中。

四、以家庭教育为支撑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道德养成的起点。良好的家庭教育,对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积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也就是古人说的‘爱子,教之以义方,‘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他强调,家长“应该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引导他们有做人的气节和骨气,帮助他们形成美好心灵,促使他们健康成长,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的言传身教对青年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科学教子、以德育人、以身示范,给予青年正面的、积极的、健康的影响,营造优良的家风,有助于培养出具有良好道德素质的青年。

以家庭教育为青年道德素质奠基,必须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理、遵纪守法,家和万事兴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这些传统家庭美德对于当下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营造良好的家风仍具现实的指导意义,也对青年的成长成才具有深远的影响。倘若家长能够做到“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勤俭持家”“遵纪守法”等,那么于无形中就会对孩子道德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有助于孩子良好道德素质的形成。

五、以社会实践为主要途径

青年明德、知德、立德的根本在于践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只有坚持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相结合,在社会实践中自觉把良好的道德品质外化为实际行动,于实处、于细微处展现良好的道德行为,这样才能有效提升青年道德品质。

在现实生活中,不乏坐而论道、碌碌无为、怨天尤人的青年,无论是在学业上,还是在就业创业中,敷衍塞责,缺乏社会责任感,缺失敬业奉献精神,做人不够老实、做事不够扎实,干一行弃一行。“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青年修德要经历“人生三境界”。第一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树立“大德”,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艰苦的环境中恪守信念、百折不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要锻炼宠辱不惊的心理素质,坚定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变挫折为动力,用从挫折中吸取的教训启迪人生,使人生获得升华和超越。”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坚持知行合一、以知促行,在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实践中体悟道德。

【于玲玲,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刘 烨

猜你喜欢

传统美德道德教育中华民族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让老人幸福 促社会和谐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助人为乐的小牛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做人美德
德性培养: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季札挂剑
庞学光:深化学校道德教育改革
百善孝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