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梳理与整合

2020-05-11汪奕琴

考试周刊 2020年34期
关键词:倍数因数梯形

摘 要:笔者在日常教学与批改作业时,经常发现学生在课堂学习时能理解并正确运用概念、定律、性质等知识,但综合练习时不能灵活运用。针对这些问题,笔者主要采取了下面两个教学策略:梳理新旧知识,沟通、建构联系;关注知识整合,寻求、总结方法。通过梳理知识,分析知识之间的联系,把新学的知识归纳整合在已有的知识库中,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梳理;整合;有效性

一、 问题缘由

(一)教学现状

现状一:在教学《因数和倍数》时,通过举例、猜测、验证,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随堂练习做对的有20人,正确率87.0%。可在综合运用时,学生不会灵活运用,常常张冠李戴,错误很多。

现状二:在教学《小数乘法》时,通过把单位元改写成分,从而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引导学生探究把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学生的课堂作业有19人全对,正确率为82.3%。但在混合计算时,错误率增高,特别是列竖式计算小数乘法错把小数点对齐。

(二)原因分析

以上两种现状都反映出课堂教学效果不错,练习正确率令人满意,但是在综合练习时学生错误增多。通过分析,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下面两个问题:

1. 知识零散,缺少梳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对某个知识点,老师讲解比较透彻,但是每节课学习的知识零零散散,学生就像摸象的盲人,没有整理归纳。

2. 知识分散,缺乏联系。在课堂教学中各个知识是分散的,有些学生只是死记硬背记住知识,没有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不知道知识的内在联系。综合运用时各知识之间相互干扰、混淆。

二、 理性思考

(一)关键词的界定

梳理:就是根据知识之间的联系、相同点和不同点,把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纳入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流程如下:

掌握新知复习旧知→联系新旧、探寻沟通→比较异同→纳入结构形成网络

整合:小学数学教材按螺旋上升的原则编排,有些知识会分布在不同的学段,因此要根据需要进行整合,完善知识体系。大致流程如下:

比较变→发现联→体验不变→精简完

(二)价值体现

学生掌握梳理与整合这种学习方法,可以事半功倍,学习灵活有创造性,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三、 教学策略

因此针对以上这些问题,笔者注重知识的梳理,辨析异同;关注知识的本质,整合新旧知识,总结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取了以下两个教学策略:

(一)梳理新旧知识,沟通、建构联系

1. 点动成线,沟通知识结构

找到各知识的关键点,沟通新旧知识结构,把分散的不同知识联结成线。

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積》时,出示梯形,延长梯形的上底,使上下底长度相等,就形成了平行四边形;或把梯形的上底缩短成一个点,即形成一个三角形。因此通过梯形上底的运动,动态展示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都是梯形的一种特殊形式。

活动一:回顾旧知,练习整理

(1)计算图形面积。

(2)回顾图形公式。

通过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让学生再次经历面积公式提炼过程,从而有效地回顾旧知,激发学习兴趣。

活动二:画一画,再忆公式推导过程

(1)画出一个面积与上边已知长方形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

(2)学生独立完成。

(3)全班汇报交流。

a. 在画梯形时你是怎么想的?

通过口述充分暴露学生思维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与长方形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底乘高等于24;三角形是底乘高等于48;而梯形则是上下底之和乘高的积是48。总结:只有梯形的上下底之和与高的乘积是48。

b. 画三角形与梯形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吗?

学生在画的时候就有这样的体验,通过比较强化三角形和梯形底乘高的积都等于48,是长方形面积的2倍。为后面沟通做了铺垫,使学习有据可依。

活动三:画一画,沟通面积关系。

(1)按要求画梯形。

PPT出示:画出高4厘米,面积24平方厘米的梯形。

(2)学生独立完成。

(3)汇报交流。

(4)沟通联系。

观察三个梯形,你发现了什么?

如果再插入一个梯形,你觉得会是什么形状的?

①三个梯形高不变,上下底的和相等。

②上底慢慢变小,接近0。

反过来呢?

③用梯形的公式来算算三角形的面积。

学生在画一画时体验到梯形的上下底之和与高的乘积相等,面积就会相等。通过一次次寻找各个梯形之间的联系,动态感知梯形上底缩小到0时就是三角形,上底扩大到与下底相等时就是平行四边形,从而沟通了三个基本图形的联系,促进了学生对平面图形的归纳整理能力。

(5)整理

这样把三种基本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串起来:即紧紧抓住梯形这个基本图形,通过学生动手画一画,比一比,推导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之间异同,发现三者的本质联系。从而把前后有联系的知识相互沟通,让学生的思维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展开,使学生获得系统化的知识结构图,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注入了可持续发展的力量。

2. 线动成面,建构知识导图

小学数学教材各个知识不是孤立的。每学完一个单元知识,笔者都要求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回忆一遍,引导学生根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画出知识导图,把孤立的数学知识前后联系起来,扩充到已有的知识宝库。

案例:《因数和倍数复习》教学片断

课始,老师把书写着概念的纸板散乱地贴在黑板上,开门见山地提出学习目标:“同学们,本单元有关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很多。知识不是单独孤立的,而是彼此有联系的。今天我们学习的目的就是:联想这些不同概念,把有联系的概念用线连一连。通过梳理明确需要掌握哪些重要的基本概念。”

寥寥数语,不仅交代了学习目标,而且揭示了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把一些易混、易错的概念进行了梳理与辨析。

片断1:很多学生只是想起因数和倍数,笔者放慢教学进程,从举出实例入手。

师:什么叫因数?请举个例子说明。

师:你的意思是8除以4等于2,所以4就是8的因数。还可以怎么说?

生:还可以说8是4的倍数。

师:两个数能整除时,就产生一对概念。

生:A能整除B,我们就说A是B的倍数,B是A的因数。

师:谁能根据刚才的讨论把这组概念整理在黑板上?

请学生上讲台整理,并说出自己这样整理的理由:首先找因数;其次是倍数。

师:整除能产生哪个概念呢?

生:因数和倍数都是。因为甲数能被乙数整除,我们就说甲数是乙数的倍数,乙数是甲数的因数。

师:是啊!两个数能整除,这两个数就互为因数和倍数。这三者之间的联系怎么表示?

生:在两者的中间。

教师移动黑板上“整除”的卡片到中间,并画上连线。

师:现在,我们一眼就能看出由于整除产生因数和倍数这两个重要的概念。

片断2

学生经过思考、交流和辩论,将剩下那些散落在黑板上的几个概念也连线形成知识导图。

师:好的学习方法可以事半功倍。在这个单元我们先后学习了这么多概念,通过整理画成这张知识导图,各概念之间的联系就清晰了!

在课堂上,学生是归纳整理知识的主体,经历梳理知识,建构知识导图的过程。学生的认识由模糊到清晰,由彼此孤立到互有联系。

(二)关注知识整合,寻求、总结方法

课堂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学生学到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感悟数学现象、数学知识、知识内部要素之间的联系,构建起合理的认知结构。

1. 沟通各个知识点,体验不同中有联系

有些知识点出现在不同领域,以不同的形式出现,但也是有联系的。笔者经常引导学生辨析新旧知识之间的异同,根据知识的结构,把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

如《比的基本性质及应用》,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分数与除法的联系,并在学习《比的意义》时探究比较比和除法的区别和联系。因此这节课一个重要目标是沟通三大性质的内在要求,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是有联系的。

活动一:沟通三者关系。

师:请你举例子来说一说比的意义。

随着学生举例,老师板书:5÷3=5∶3

师:通过观察,我们用一句话来说一说比的意义。

教师板书: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数的比。

师:请你快速算出5÷3等于多少?怎样用分数表示?

学生回答后板书:5÷3=53

师:仔细观察这个等式,我们可以发现,这是由哪三部分组成?如何写成一般形式?

生:这个等式由除法、分数、和比组成。

生:一般关系式:被除数÷除数=分子分母=前项﹕后项。

师:请比较这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完成表格。

活动二:沟通三个不变。

师:在除法运算和分数领域中分别有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请猜测比会不会也有一个“基本性质?”

师:请你举例说明。

激发学生联想并大胆猜测,然后组织学生举出大量的例子验证,通过举例验证、归纳得到比的基本性质。

活动三:游戏“写比接龙”:看谁写得简单。

320:480=():()=():()=():()。

学生顺着“写得简单”的要求,根据商不变性质简算与化简分数的经验,猜想运用比的基本性质来化简比。

课堂上,教师一笔一画书写的板书,纵横交织、简单明了,生动地演绎着知识的生成。

2. 沟通各种数学现象,体验变中有不变

面对各式各样的数学现象和变化多端的数学问题,要让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真正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我精心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

(1)创设情境,感悟变与不变。

讲述猴王分桃子的故事,让学生感悟:虽然桃子的个数变多,但是小猴子的只数也相应变多,因此每只小猴子分到桃子仍然是2个。

(2)探究规律,发现变与不变。

师:观察8÷4=2,80÷40=2,800÷400=2三个算式,你能接着写出这样的算式吗?你是怎么想的呢?

學生尝试动手编写,发现商是2的算式很多,总也写不完。

全班同学讨论,整理分类。

(80×2)÷(40×2)=2 (80×3)÷(40×3)=2

(80×5)÷(40×5)=2 (80×6)÷(40×6)=2

… …

师: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学生深入地交流、辩论、修改、完善,学生的认识经历从片面、粗糙、随意逐渐到全面、精细、严谨的过程。最后概括出商不变的性质。

(3)巩固深化,内化变与不变。

师:根据2240÷160=12,很快说出下面各题的商。

一开始学生算得非常快。当出示最后一道题,大家安静下来,面面相觑。

师:1000个0是什么意思呢?

过了一会儿,一个男同学说:“1000个0”就是224末尾添1000个0,224和16的后面都有1000个0,这些0都不看,所以商不变还是14。

笔者伸出大拇指:“能跳出1000个0的迷惑,紧紧抓住商不变的本质。我为你竖起大拇指!”

(4)升华总结,抓住变与不变。

师生总结商不变性质。

师: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同学们要透过迷惑的表面现象,看到不变的本质,用一个成语表示就是拨云见日。

3. 沟通数量关系的变化,体验对立中有统一

很多数量关系是对立的,如四则运算中的加减,乘除、函数中的正比例与反比例等。在这样强烈对比的数量中,要抓住对立中有统一,沟通对立两面的联系。如《加减法的意义及关系》的教学:

(1)复习旧知,寻找联系。

通過练习一个加法式子及两个减法式子的口算,激发加、减法运算的学习经验,使学生初步体验加减法之间是有联系的,为本课的学习提供事实基础。

(2)理解意义,建立联系。

教师揭示话题:“刚才你们练口算时又对又快,与你们平时做的许多加法、减法的练习分不开。那么什么叫加法?什么叫减法?加减法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

活动一:我来画一画。

老师:四(1)班种了14棵树,四(2)班种了16棵树,两个班一共种了几棵树?

学生动手画一画,并说出算式:14+16=30(个),体验加法就是把两个数合成一个数。

师:请你画出对应的两个减法式子。

学生通过画一画,体会减法的意义:从一个数(两个数的和)中减去一部分,求另一部分。

师:观察板书的三个算式14+16=30(个)30-14=16(个)30-16=14(个),想想刚才是怎样摆的,和小组的同学讨论:你觉得什么是加法?什么是减法?加法、减法有关联吗?有怎样的关联?

活动二:我会做。

让学生练习一道加法与相应的两道减法的问题。

活动三:我会想。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归纳加法、减法的意义,并明确“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学生在操作、观察、思考、交流、归纳、概括的过程中,真正理解了加法、减法的意义,认识了加减之间的互逆关系。

(3)总结提升联系。

老师小结:“这节课同学们不仅理解了加减法的意义及其关系,而且从一加两减的应用题中看到了加法与减法既对立,又统一。如果今后看问题能既看到它们对立的一面(逆运算),又看到它们统一的一面(加减法之间的关系),那么思考问题就会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刻。”

通过小结,悄悄在学生的心里播下对立统一的种子。以后学习乘除法、正反比例时,他们就会想到加、减互逆关系,就会带着这样的体验从数学课堂中走出去,走进生活,解决更多的新问题。

四、 实践成效

在这几个月的教学实践中,通过组织学生梳理、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归纳整合知识,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我也在边实践边探索中得到了成长。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新知,及时梳理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整合归入已有知识网络;抓住知识的本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得深刻扎实。学生坚持有意义的学习,学习效果显著提高。

(二)提升笔者的科研能力

为了解决日常教学中的问题,希望能找到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在实践研究时,笔者利用课余时间认真研读教材,既从大框架把握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结构,明白各部分知识的逻辑顺序;又从局部上把握教材,明白各个知识是如何编排,如何融合在一起的。甚至每一幅主题图、情境图隐含的意图是什么?如何挖掘?在不断钻研反思中,逐步提高对教材的解读能力,研究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远山启[日]著.吕砚山,李诵雪,马杰,莫得举译.数学与生活[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2]叶立军.数学方法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汪奕琴,浙江省杭州市,浙江省杭州市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观澜小学。

猜你喜欢

倍数因数梯形
说说“倍数”
玩转梯形
巧用“倍数的和”
同样是倍数,为啥还不同
因数是11的巧算
梯形达人
“积”和“因数”的关系
一类变延迟中立型微分方程梯形方法的渐近估计
积的变化规律
梯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