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途同归巧解词
2020-05-11唐燕飞
摘 要:“学以致用”,而理解是运用的基础。在第一学段,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年龄特征,以直观形象的方式,生动有趣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词语,通过结合字理、联系课文、链接生活、调动感官等方式方法,将抽象的词语变成具象形象的画面、情境、感受,帮助学生轻松而深刻地理解。
关键词:词语理解;字理;课文;生活;感官
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教师应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从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看,小学生的认知总是从形象到抽象,从具体到概括。第一学段的儿童的认识水平还停留在具体形象的层次,课标对这一学段学生的词语理解提出的目标是“了解”。这意味着理解词语在第一学段更多的是一种感性的认识,而不是理性的注释,这也是符合第一学段学生的心理特征的。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学生年龄特点,以直观形象的方式,生动有趣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笔者结合自己与同行的教学实践,以统编一二年级语文教材为例,谈谈自己在第一学段词语理解教学上的一些做法。
一、 结合字理:在追根溯源中明晰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作为古老的象形文字,汉字在构字时兼具表义、表音的功能,其画面感强,直观形象,大多能见形明义。而随着历史演变,现代汉字大都不再具备象形功能。教学时,教师如果能追根溯源,把一个个文字符号转换成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画面,将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
二上《寒号鸟》一课中,多次出现带“寒”字的词语,如“寒号鸟”“寒风”“寒冬腊月”,如何准确理解“寒”的意思,对于阅读教学有着重要作用。教学中,笔者运用字理,对“寒”的构字进行解说,帮助学生准确把握字义,进而理解由“寒”构成的词语。
出示一组词语:“寒号鸟”“寒风”“寒冬腊月”。
师:读读这组词语,你有什么发现?
生:这三个词语中都有一个“寒”字。
师:“寒”是什么意思呢?
生:“寒”就是冷(很冷)。
师:那是有多冷呢?看看古人是怎么写这个字的,你就明白了。
出示大篆“寒”字:。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好像是个人在房子里,边上还有四棵草,下面是两横。
师:你看得真仔细。下面这两横表示的是冰,天冷得都结冰了。为了防寒,人待在屋子里,还要用草把屋子堵起来。这就是“寒”字的由来。你现在明白有多冷了吧。
师:再回头看看这组词语,你能说说它们的意思吗?
结合“寒”的字义,学生理解了鼯鼠因为会滑翔被古人误认为是鸟,又因生性怕寒,日夜号叫被称作“寒号鸟”;“寒风”是寒冷的风,一般指冬天的风。“寒冬腊月”是指冬季最寒冷的腊月天。
对“寒”字,学生是了解其大意的,但对其冷的程度的认识,还是较为模糊,有时会与“凉”混为一谈。教学中,我由大篆的“寒”字入手,解构汉字,将一个字,化解成一幅图,一个画面,使学生由衷体会“寒”字所表达的冷。那么对由“寒”字组成的词语的理解也就迎刃而解了。可见,教学中,教师结合字理,对汉字追根溯源,晓义明理,由解字到析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词义系统,积累更多词语,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二、 联系课文:在语言环境中感悟
我们常说:“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可见词语在文章中,总是有它的特殊的语言环境,而课文中往往有这样的句子,有的是对某个词的具体描写,有的是对该词进行补充说明。这些句子表达的意思大体与该词的意思一致。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联系这样的句子来感悟词义。
“孤单”是统编本一下教材中《树和喜鹊》一文的词语教学的重点。“孤单”是一种心理体验,十分抽象,如果采用联系上文的方法,却可以容易地就让学生理解了词语。
投影课文一二自然段,显红“孤单”:
“从前这里只有一棵树,树上只有一个鸟窝,鸟窝里只有一只喜鹊。
“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
师:读读这两段话,你从课文哪些词语中发现树和喜鹊真的都很孤单,轻声说给同桌听。
学生读后交流:我从“只有”“一棵”“一个”这些词里体会到他们很孤单。
师:试着读读第一段话,读出孤单的感觉。
学生练习朗读。
师:我们合作着读一读。从前这里——(只有一棵树),树上——(只有一个鸟窝),鸟窝里——(只有一只喜鹊)。
师:树只有一棵,鸟窝只有一个,喜鹊只有一只,所以他都感到——
生:孤单。
师:你在什么时候感觉到孤单?
生举例:一个人待在家里时;脚扭伤不能去上体育课时;和家人走散时……
师:当我们独自一人,没有伙伴,得不到帮助,就会感到——
生:孤单。
在此片段中,学生通过联系上文“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以及三个“只有”,很自然就感悟到了何为“孤单”。之后进行情感迁移,将一个抽象的“孤单”,转化成一个个具体的场景,巩固了理解。整个环节,没有生硬的讲授,没有枯燥的解释,而是依靠学生的自主感悟达成学习目标。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二上的《大禹治水》,可联系下文中的“大水淹没了田地,冲毁了房屋”来理解“泛滥”一词;二下的《找春天》,可联系句中的“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来理解“害羞”一词。教师在备课时,要读透课文,对课文有整体性的把握,从而在课堂中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词语放入文本大环境中进行理解,有理有据地感悟词语。在课外阅读中,学生也可遷移此方法,自主理解新出现的词语,从而读懂文章,获得良好的阅读效果。
三、 链接生活:在身临其境中理解
课标在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指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可见词语的理解,不仅可以与课文结合,还可以和生活联系起来。当学生看到语言文字时,他的头脑能再现生活画面;当学生身处生活的某一情境时,他的头脑中能显现出相应的文字,这样的理解是鲜活而有生命力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词语的理解与生活情境相链接,不局限于枯燥的文字解释,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与内化词语,达成教学目标。在学习统编本一下课文《我多想去看看》中“壮观”一词时,笔者是这样处理的——
出示句子: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师:小朋友,你见过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吗?(没有。)想不想看一看?(想!)
多媒体播放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视频。
师: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解放军叔叔排着队去升旗。
生2:我看见国旗慢慢地升起来,我还听见国歌。
生3:我看到有很多人在看升旗。
师:是啊,刚才我们看到了威武的解放军叔叔,听到了嘹亮的歌声,还有成千上万的人民群众庄严肃立观看升旗。这样的场面很盛大,让人看着很激动。这样的情景,用课文里的一个词来说,就是——(壮观!)
师:你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把这壮观的升旗仪式表现出来吗?
指导学生多形式朗读。
师:生活中像升旗仪式这样壮观的情景你还见过哪些?
学生举例。
理解“壮观”一词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该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注释是“景象雄伟”。我们都知道儿童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这样的解释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过于抽象,难以理解。教学中笔者采用观看升旗仪式视频,将“壮观”的景象直接呈现给学生,从而水到渠成地理解了“壮观”一词。之后又通过指导朗读、联系生活举例的教学活动,巩固对词语的理解。生活是语言的源泉,正是将词语的理解与生活相链接,让学生身处鲜活的情境中去体会与感悟,才轻松地突破了难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 调动感官:在亲身参与中体会
感官是感受外界事物刺激的器官,包括眼、耳、鼻、舌、身等。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们的接受外来信息和接受知识主要是通过人体的各种感觉器官来实现的。新西兰教育家克里斯蒂·沃德女士在《友善用脑加速学习新方法》一书中写道:“多感官教学法”就是调动学生的听觉(A)、视觉(V)、动感知觉(K),让学生积极主动、轻松快乐地学习,也就是激发、刺激学生所有的感官,建立对课堂活动的深刻记忆。调动越多的感官,就可以利用越多的通路,建立起更多的神经连接,意味着更多的记忆被轻松存储下来。词语的理解也应注重调动学生的感官,让他们在亲身参与中切实体会词语的意义与情感。
统编本二下语文《开满鲜花的小路》里有不少描写花朵开放的景象的词语,如“绚丽多彩”“五颜六色”“花朵簇簇”“花香扑鼻”等等。这些词与其机械地解释,不如让学生调动感官去体会,这样的理解才更深刻。前三个词都是写形的,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展现。用一个个花团锦簇的画面,冲击学生的视觉,引导学生将目光聚焦于花朵的颜色、形态,在由衷的赞叹里,学生体会到这三个词表达的意思和描绘的景象。而“花香扑鼻”一词是写气味的。理解的难点在“扑鼻”上,可事先准备芳香浓郁的鲜花或者香水、清新剂等,让学生闻一闻,说一说,这香气是怎样的,感受它的芬芳与浓烈。之后,趁热打铁,让学生用上这些词描述这条开满鲜花的小路。
因为在课堂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嗅觉,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不再停留在表面,他们用感官接受到的信息,将会深刻地保留在他们的记忆里,而能恰当地运用词语表达,也正说明这种理解词语的方法是有效的。
感官,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媒介。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感官,提高学生认知的主观能动性,使词理解更为高效深刻。如学习《端午粽》一课,可以让孩子回家尝尝粽子,调动味觉,理解“又黏又甜”;学习《我是一只虫子》,可以让孩子亲手摸一摸,调动触觉,理解“毛茸茸”;学习《荷叶圆圆》,可以让孩子听一听蛙鸣,调动听觉,理解“放声歌唱”……课堂,只需一点改变,理解,就能轻松愉快。
综上所述:词语理解,绝不是简单的查字典、看注释,作为教师,我们要关注第一学段儿童的年龄特点,广辟蹊径,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引导他們从一条条“形象、具体、直观、真切”的道路,同归于“理解”的目的地。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2]黄亢美.汉字学基础与字理教学法[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14.
[3]汪明华.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J].小学语文教师,2013(11):54-55.
作者简介:唐燕飞,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廿里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