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敦煌拳的传承与发展策略

2020-05-11杨美霞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7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

杨美霞

摘  要:敦煌拳是由原甘肃武协主席、著名武术家王得功先生创研。对当代武术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伴随着当前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人们引以为豪的中华武术文化却逐渐走向边缘化。本文将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来研究敦煌的传承与发展。对于敦煌权的保护,要以传承为基础,发展为前提,要与时俱进,力求在保护中传承发展,不断进步,更好地发展敦煌拳。

关键词:敦煌拳  传承  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3(a)-0217-02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1]。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西方思想不断进入中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影响。敦煌拳是敦煌武艺和各套路的母拳和基础,是从敦煌壁画中走出来的武术。然而,有如此深厚传统文化的敦煌拳在继承发展的过程中开始逐渐的走向了没落。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下来推动敦煌拳的传承与发展[2],对当下的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才能更好地推动敦煌拳的发展。

1  敦煌拳的基本概述

敦煌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敦煌拳是敦煌武艺的各套路的母拳和基础,敦煌拳融合了敦煌壁画中的各大故事等基本内容,动作强劲有力、洒脱大方、古典朴素等特点[3]。它以浓郁的东方神韵和独特的风貌屹立于中国武术之林,别树一枝。

2  制约敦煌拳发展的因素

2.1 敦煌拳文化发展的空间遭到了一定的破坏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外国西方文化不断涌入中国,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西方体育文化不断涌入中国西方经济体与多种多样,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新鲜体验。然而奥运会属于竞技赛事,全球盛宴。奥运会虽然项目多种多样,但它仍然属于一种竞技赛事,大多都属于西方的体育文化,并没有完全的融入中国的传统体育文化,它对世界体育文化的缺乏一定的包容性。从当前制度情景下来看,中国对于传统武术文化发展的投入较少,将大多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投入到了奥运会赛事中的相关竞技体育项目当中,而传统的武术文化开始逐渐落寞。

2.2 敦煌拳自身发展能力不足

敦煌拳是在1990年兰州举办的城市运动会期间,中国武术协会主席徐才认为兰州和敦煌距离很近,文化渊源相同,建议创立敦煌武学,弘扬敦煌武术文化。这就给甘肃武术主席王得功增添了敦煌武术巨大的信心,经过长期的考察与研究。敦煌有着深厚的敦煌文化,但是敦煌拳是由近几年发展而成的,缺乏一定的传统根基历史并不算太久,缺乏一定的自身发展能力。在社会上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只是简单的发展。

2.3 传承乏力制约了敦煌拳传承与发展的步伐

敦煌拳与少林武术有一定的差别,表现出了明显的传承乏力现象。对于敦煌拳的认识不足,并没有及时的进行继承与发展,功法流失比较严重。学习敦煌拳的学员比较少,传播范围比较小,仅局限于甘肃省地区,并没有向全国范围传播。富集了较多的人去学习武术,例如塔沟武校、山东莱州中华武校,众多武术学校的开办,推动了少林武术的发展。敦煌拳没有一个很好的契机,去推动敦煌拳的发展。传承的乏力严重制约了敦煌拳的发展。

2.4 当代武术产业发展滞后

敦煌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代表作之一,也被烙上了市场经济这一烙印。我们就需要不断的去挖掘敦煌拳,内在的商业价值。推动敦煌全剧成为一种文化产业,发掘其中的经济文化。不断向外传播、普及、交流,让更多的人去认识到敦煌拳,同时打造出一套像少林武功一样的文化产业链,例如商业、影视、培训等。敦煌拳与少林功夫相比较,缺乏一定的市场,也缺乏相应的文化产业的深入挖掘。同时,对于敦煌拳文化的发展,与少林武功相比,市场对于敦煌拳的认识仍然不够充分,严重阻碍了敦煌拳产业的发展。

3  敦煌拳发展策略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需要按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规定,来开张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按照相关规定,对于敦煌拳的保护策略已经逐渐清晰明显。保护中华传统文化,推动敦煌拳的发展是社会发展所需,也有利于推动中国武术就像特色化发展。

3.1 继承传统,推动敦煌拳的发展

敦煌拳的存在是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前提,传承敦煌拳是发展敦煌拳的基础。要不断建立敦煌拳文化的发展空间,这里的发展空间指的是建立相应的学习地点、特定日期,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学习。首先要深入挖掘敦煌文化,结合敦煌拳,了解敦煌武术的内在深刻含义。同时政府也要加大扶持力度,加快推动敦煌拳的发展、保护。其次,也要加大对传承人的保护力度,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与精神鼓励。同时,政府也要推动敦煌拳在学校的发展,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敦煌拳、学习敦煌拳、爱上敦煌拳。武术学校也要担负起传承敦煌拳的责任,共同推动敦煌拳的传承与发展。

3.2 对敦煌拳的策略保护

面对当下敦煌群的发展,需要采取一定的策略性保护,才能更好的推动敦煌拳的发展。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来发展敦煌拳,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推动中国武术的发展,培养更多适合现代化社会主义需要的人才。同时我们要走进校园,在校园中传播敦煌拳,让更多的学生老师去了解敦煌拳的作用,真正地认识到敦煌拳对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意义。学拳要从娃娃抓起,让孩子从内心感受到敦煌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博大精深。

3.3 着眼于社会需求,不断创新

应继承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武术的发展,不断地转变思想,进行创新,重新诠释敦煌拳对于当代社会发展的意义。可以通过拍摄敦煌拳的宣传片,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敦煌拳,认识敦煌拳,及时学习敦煌拳,才能够更好继承发展,不让敦煌拳消失。同时可以开办敦煌拳学校,招收学员,让更多的人来学习敦煌拳,也要将宣传片在全国范围内播放,不应仅局限于甘肃省,而应是全国。学生只有在了解到敦煌群之后,才会积极地去学习。

3.4 推动产业文化的发展

面对当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以全新的观念来应急额当下的挑战,更好地满足当下社会发展需要。探索挖掘敦煌拳的内在价值,寻找投资方拍摄关于敦煌拳题材的电影,同时也要延长产业链,来设计出关于敦煌拳有关的相关产品,在全国范围内售卖,也可以开展商业演出,进行商演,赚取更多的收入,来推动敦煌拳的发展,让这个市场更好地认识敦煌拳,让更多的人了解敦煌拳,才能够更好地推动敦煌拳产业的发展。

4  結语

中华传统武术自古以来就是传统文化的积淀,它能够修身养性也能够齐家治国平天下。在21世纪,敦煌拳并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那样也在与时俱进,而是不断暗淡,渐渐消失在世界中,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对它进行保护,充分认识到敦煌拳当下所面临的问题,要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敦煌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召兵.文化空间视野下敦煌武术的传承与保护[J].当代体育科技,2017,7(33):165-166.

[2] 汪东明,王萍,刘勇.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活样态的保护[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2(2):101-105.

[3] 张伟,成丽娟,单琛蕾.敦煌拳的传承困境与发展路径探析[J].搏击·无数科学,2018,3(9):70-72.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
区域发展篇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