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滇西抗战的历史地位及其当代爱国教育意义

2020-05-11黄定东

青年与社会 2020年8期
关键词:历史地位当代意义

摘 要:分析了滇西抗战在整个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和亚太地区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地位,阐述了爱国主义精神、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国际环境在铸就滇西抗战历史地位中的作用。以热爱祖国、团结奋进、谋求和平与发展、实现民族复兴和祖国统一为宗旨,揭示了滇西抗战的当代意义。

关键词:滇西抗战;历史地位;当代意义

60年前,中国远征军入缅对日作战,揭开了滇西抗战的序幕。滇西抗战中,中华民族高举爱国主义和反法西斯主义旗帜,团结合作、浴血奋战,与美、英、印、缅等国热爱和平、反对霸权的国际友人相互支持,最终取得了滇西和印缅抗战的胜利,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文章拟对滇西抗战的历史地位及其当代意义作一简要探讨,以期对抗日战争史的研究有所裨益。

滇西抗战暨遠征军入缅作战,开辟了中国抗日战争的西线战场,构成了亚太地区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滇西抗战对世界抗战的地位

(一)粉碎了日军的侵略图谋

滇西抗战暨远征军入缅作战,首先粉碎了日军的侵略图谋,稳定了抗战大后方,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日军发动缅甸战役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切断滇缅公路,对国民政府施加压力,“以此作为解决中国事变的转机。”

仰光沦陷后,蒋介石也强烈地意识到:日军继续进攻云南,“大局将不堪设想。”

然而,滇西抗战把日军阻止在了怒江以西,远征军依托怒江天险与日军对峙,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不仅如此,在滇缅公路被截断之后,胜利开通了“驼峰航线”。抗战的大后方仍旧稳定、安全,中国西南的对外通道继续存在,以国共合作为核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没有因为日军的迂回进攻而瓦解,中华民族继续坚持团结抗战,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二)与东线战场互相呼应

滇西抗战作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西线战场,与东线战场互相呼应,共同打击了日军。滇西抗战爆发后,中国抗战东、西线战场互相呼应,共同抗日,使日军兵力不足的矛盾更为尖锐,攻势作战进一步向防守转变。而1943年日军从中国东线战场抽调兵力编入缅甸方面军,又把驻南京的第615师团调往缅甸。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中国东线战场的压力,驻华日军的防守进一步陷入了顾此失彼的窘境。日军在中国东部战场发动“一号作战”之际,出现了“华北敌后战场日军兵力进一步减少”,“敌后战场的客观形势空前有利”的局面。

(三)抗日战争的重要转折点

滇西、缅北反攻的胜利,是中国抗日战争走向胜利的重要转折点之一,它与整个中国抗日战争一道,揭开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新篇章。滇西、缅北的反攻,中国军队历尽艰辛,英勇作战,歼灭日军精锐近万人,率先把日寇赶出了国土,完全收复了滇西沦陷区。同时,滇西、缅北反攻中,打通中印公路,铺设输油管道,恢复了中国西南的陆上国际交通线。特别是中国军队舍身为国、浴血奋战的精神和辉煌的战绩,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斗志,坚定了抗战必胜的信心,改写了近代中国军队在反击外来侵略中难以获得全胜的历史,用实际行动对中国大国地位的确立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撑。它与整个中国抗战的胜利一道,揭开了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的新篇章。

二、滇西抗战的现代爱国教育意义

滇西抗战取得全面胜利,是中华民族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以国共合作为核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团结御侮、浴血奋战的结果。是中华民族与世界爱好和平的正义力量互助协作、并肩战斗的结果。爱国主义精神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铸就了滇西抗战的辉煌。国际反法西斯阵线的支持和援助,为滇西抗战铸就辉煌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滇西抗战爆发以来,世界格局发生了空前激烈的变化,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主宰世界的梦想早已被人民的怒涛淹没,殖民主义的世界体系也已土崩瓦解。世界历史的发展再一次表明,整个世界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丝一毫容留法西斯主义的空间。今天,和平与发展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中华民族一如既往地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捍卫自己的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积极倡导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而努力奋斗。

(一)滇西抗战的抗战精神的实质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抗战精神主要表现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道出了抗战精神的实质。其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是伟大抗战精神的核心要素,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是伟大抗战精神的鲜明底色,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是伟大抗战精神的特有品格,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是伟大抗战精神的灵魂。”

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民族危亡的时刻所表现出来的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和必胜信念的综合体现,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在新的历史时期,伟大的抗战精神仍然是亿万中华儿女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精神动力,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时代意义。抗战精神发源于近代以来争取民族独立、民族解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于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伟大斗争中,在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振兴的使命中得以延续。而老兵们在抗日战争中所体现出来的勇赴国难、敢于担当的精神品质,以及在和平时期所体现出来热爱和平、勇于奉献的精神都是对抗战精神的最好诠释。

(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

“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是将爱国主义思想、精神、观念通过情感教育、认识教育和行为教育,使受教育对象接受、认可、升华并转化为社会实践的过程。”

爱国主义是孕育国家意识和民族精神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约束个人行为和社会关系的良好道德情操,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政治原则。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爱国主义传统的民族,古往今来,无数爱国志士为了自己的民族或国家前仆后继、慷慨赴义,这种爱国主义的精神和传统,激励着一代一代中国人团结奋进,维系着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与强大。因此,在民族复兴的今天,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长远和深刻的意义。

(三)抗战精神与爱国主义教育的辩证统一

抗战精神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重要理论基础,而抗战精神的继承与弘扬需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要载体,二者属于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抗战精神的深刻内涵丰富和发展了爱国主义精神实质,而爱国主义教育需要不断汲取抗战精神的养分,在发扬抗战精神与抗战文化的基础上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实效。另一方面,爱国主义教育反过来又丰富和发展了抗战精神,使抗战精神永葆活力,实现其当代价值。

我们应当抓住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机遇,全面发展与东南亚南亚的水、陆、空交通,把大通道建设成为世纪的友好和平之路、世纪的繁荣发展之路迎接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和平与发展的新时代。

三、结语

在滇西抗战暨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历史中,我们回顾过去,严厉谴责法西斯主义、霸权主义的罪恶行径,热情讴歌抗日先烈和反法西斯战士取得的卓越功勋,深切缅怀为捍卫中华民族的独立而英勇献身的爱国志士、为反对法西斯主义不惜牺牲宝贵生命的各国将士,向在战争中做出贡献的中国各族民众、各界人士和海外侨胞,向真诚地追求世界和平的国际友人,致以崇高的敬意。我们面向未来,总结历史,继承、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珍视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独立、主权和民族尊严,珍视经受住了战争考验的团结、友谊和互助精神,珍视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和发展机遇,致力于为新世纪实现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陈祖英.爱国主义是贯穿滇西抗战的主旋律[J].社会主义论坛,2015(8):8-9.

[2] 曾令辉,黄芬.现代爱国主义教育理论与实践[M].2006.

作者简介:黄定东(1988.08- ),男,汉族,云南保山人,大学本科,汉语言文学学士学位,松山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研究方向:爱国主义教育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历史地位当代意义
浅谈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认识及其当代意义
中央苏区医学教育历史地位探析
马克思与弗洛姆自由观比较
从中医药文化看中医药的普世价值
邓小平“北方谈话”及其当代意义再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