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2020-05-11汤建彬
汤建彬
【摘要】如今,社会飞速发展带动了教育的进步,当今社会对初中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教师在课堂上运用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一学科。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逐渐应用了这种方法,教师应用这一方法对道德与法治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学的实效性对学生学习这一科目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道德与法治逐渐在学生的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将持续影响学生的成长。道德与法治学科对于学生而言既是学习任务,又是学习工具。教师应分析思维导图对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性,将其全面应用到教学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道德与法治,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其更好地调整学习技巧。
一、思维导图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作用
1.有利于教师发散思路,优化板书设计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多利用手写板书来教学。随着多媒体设备被广泛应用到教学中,手写板书的形式逐渐减少,教师开始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教师应该注意的是,PPT形式只能一张一张地播放,而每一张只停留较短时间。此外,PPT较依赖电子设备,教师只能在课前设计PPT,不能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调整或补充内容。而板书则不同,板书一般分为四个部分,可以上下左右调换,学生可以长时间看到板书内容,方便其做笔记。教师需要补充知识时,也可以直接在板书上进行补充和更改。思维导图的运用可以让教师更好地对教材的知识点进行整合。教师可以利用板书指导学生画出知识架构图,让学生根据框架进行学习和复习。
2.有利于提高初中生的学习能力
思维是初中生表达内心想法的重要体现,对学生的学习和对知识的理解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加强初中生思维导图训练、培养初中生的思维导图学习能力十分重要。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初中生的发散性思维是教学的重点,而思维导图训练可以帮助初中生培养学习能力,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促进初中生在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进步。
3.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隨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地位逐步提高。思维导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学习框架,让学生根据框架进行学习。运用思维导图,学生不仅可以加强对道德与法治学习的情感体验,而且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收获更多知识。教师需要利用新鲜事物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枯燥的知识只会让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或方式进行教学,消除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枯燥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知识,让学生爱上道德与法治学科,同时提高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习能力。
4.有助于发展初中生的智力和创造力
思维导图对提高初中生的智力和创造力具有积极作用,可以开发初中生的智商,帮助初中生加强记忆力。此外,思维导图还能够提高初中生的想象力。运用思维导图即初中生在脑海中绘制知识点的整体框架,对提升初中生的智力具有重要作用。绘制思维导图有利于开发初中生的大脑。人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绘制思维导图能够让初中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同时开发左右脑的潜力,同时调动初中生的左脑和右脑,提高初中生的创造力,使初中生更加聪明。
5.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初中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心理和生理均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虽然他们已初步具备是非观念,但在看待某个事物或某件事情时并不能从多角度入手。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初中生的身心发展情况,结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知识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发挥思维导图生动形象、多维全面的优势,以线段、图片的形式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多维度判断,帮助学生辩证地分析问题,引导学生透彻解读知识的本质与核心,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发散思维,促进学生多元能力的发展,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网络生活新空间”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从“利”与“弊”两个维度分析网络,并通过具体事件或新闻论证说明网络的“利”与“弊”,进一步填充思维导图的分支内容,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合理地利用网络的思想观念。应用思维导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启发学生从多角度辩证看待问题,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1.利用思维导图发现学习重点和难点
学生可以提前预习即将学习的道德与法治内容,从而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学习知识。在此阶段,教师可以绘制思维导图的草图,展示相关的中心词,要求学生在中心词周围填写其他合适的词。这样,学生就可以系统地理解本课的内容。同时,教师应完善教学方法。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教学方式实际上对整个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现阶段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想要改变这一情况,教师需要完善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必须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内容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采取情境教学法开展教学,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记忆所学知识,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效率。
2.对课堂知识进行组合与关联
思维导图可用于复习旧知识,也可用于新知识学习。思维导图可以有效降低学习新知识的难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新知识的学习。同时,运用思维导图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提高道德与法治科目的教学质量。通过思维导图的图像,学生可以了解课程内容,并对课程内容形成系统的认识。另外,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完善道德与法治的考查方式。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不断完善对道德与法治内容的考查方式,丰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方式。
3.强化学生的学习情感
如今,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关注教育领域,并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快速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框架结构,深入把控课程的主要内容,理解教材涉及的不同话题。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开发学生的思维方式,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认知。除此之外,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可以全面把控教材中的知识,并提炼出其中的情感因素,将自身的想法与观点融入其中,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全面提升学习效果。
4.以主题式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复习
复习环节对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非常重要,能够帮助学生在深入理解知识点的同时,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
教师可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将知识串联起来。例如,教师可以在网上收集一些经典案例,将案例和知识点结合起来,让学生更为透彻地理解所学内容。如对于社会上近几年引发热议的话题“遇到老人摔倒扶不扶”,2006年发生在南京市的“彭宇案”就是一桩非常典型的案例,涉及初中道德與法治中的很多知识点。教师可以与七年级上册“敬畏生命”一课中的内容联系起来,生命是可贵的,我们不仅要珍惜自己的生命,而且要珍惜别人的生命;也可以与七年级下册“法律在我们身边”一课的知识联系起来,生活中存在各种不同的矛盾,有些矛盾无法通过感情来处理,可以从法律层面着手解决;还可以联系八年级下册“社会生活讲道德”、九年级“与诚信同行”的知识点,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生活中,任何人之间都可能产生矛盾,做错了事情要及时改正,不应怕承担责任就撒谎,这样违背了诚信原则。根据这一案例,教师可以将知识点用思维导图联系起来,书本中不同年级不同的知识点会让学生感到繁杂,从而难以灵活运用。而教师讲解典型案例,就像讲故事一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教师将知识点融入案例中,让学生一边听故事,一边将知识点记忆在脑海中,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教师不只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应在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进行引导。由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会对枯燥的死记硬背感到反感,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降低学生学习的枯燥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思维导图能够帮助教师梳理知识,具有关键作用。因此,加强思维导图教学方法的应用对于学生和教师而言极其重要。
【参考文献】
1.张静.思维导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40):66-67.
2.李兆海.思维导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1):63-64.
3.涂建胜.思维导图在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9(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