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益阳为何多江西籍人

2020-05-11

文史博览 2020年3期
关键词:吉安益阳朱元璋

现在的湖南益阳人,如果你问他的祖籍或填写籍贯时,有很多人会答上两个字:江西。

益阳有很多的江西籍人,到底占多大比例,现已无法统计,但只知道益阳十大姓氏中就有四大姓氏是从江西过来的,江西祖籍的人是否就占40%的比例?无法证实,但有一点却可以证实:那就是江西人曾经大举迁入湖南境内,其中的益阳,是主要集中地之一,也可说是湖南境内江西人最多的地方。

江西人为何大举迁入湖南?问过许多江西籍的人,答复几乎都含糊不清地指向一个答案,即据祖上讲,朱元璋血洗江西时逃亡过来的。《百家讲坛》钱文忠则提到过朱元璋血洗湖南,移江西、浙江人填湖南的说法。

可查遍史籍也找不到“朱元璋血洗江西”的历史记载。朱元璋在江西倒是有过两次大的战争记载,一次是与陈友谅的军队决战南昌(守将为朱元璋侄子朱文正,守城八十余日未被攻克)。另一次则是和陈友谅在鄱阳湖进行殊死较量,但这两次决战朱元璋都明显处于劣势,因此,与当地老百姓的关系处理得极融洽,并靠当地老百姓的支持而脱困并赢得战争。

朱元璋的部队也很注意处理好和当地老百姓的关系,现在闻名全国的“江西老表”,据说就是当时朱元璋的军队对当地老百姓的称呼,和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称老百姓为“老乡”差不多,之所以加上“江西”二字特定,来源于这样一个传说:朱元璋在战乱的时候曾负伤逃到江西山村的一户农妇家中,这位农妇十分热心与好客,为了让负伤的朱元璋能很快地养好身体,便把唯一的下蛋母鸡宰了熬汤给他补养。朱元璋养好身体离开时发誓说,只要他做了皇帝,所有的江西人就都是他的老表(即表兄妹的关系),只要他们有了困难都可去京城找他。后来有一年江西果真受灾发了洪水,农田颗粒无收,走投无路之下,几位老乡想起了朱元璋说过的话,于是便斗胆进京晋见当朝皇帝,朱元璋果然不食前言,给江西省减免了三年的税收。从此“江西老表”这个称呼就沿用至今。

从这个故事中,看不到朱元璋对江西人有半点“血洗”的痕迹。至于钱文忠说朱元璋血洗湖南,移江西、浙江人填湖南,我也只找到了血洗湖南湘乡、浏阳的说法。可以肯定,至少益阳未遭受其血洗!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江西人来到湖南呢?来益阳的江西人大概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上山。元末明初时期,当时的江西行省南昌是蒙古人在南方的一个大本营,朱元璋与蒙古大军在此决战,势必对周边的社会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于是,在这个时期,一部分厌恶战争的江西人最早来到湖南安家。这批最早来湖南安家的江西人还不到来湖南江西人总数的10%,也就是南昌周边的一些老百姓,他们来湖南的原因大概就是“朱元璋要血洗江西”(这显然是元朝官府对反对者的造谣污蔑)。不过,这批人既然是躲避战争而来定居,所以,他们大都选择比较偏僻的地方居住,有躲到世外桃源的味道。像益阳的四方山、碧云峰、寨子仑的居民等,也是这个时期迁入,他们对益阳当地的社会生活影响不大,多居住在隐蔽的山村,且少与外界发生联系。

二是下湖。江西人大举迁入湖南则是在清康熙年(1700)以后。明朝嘉靖三年(1524),湖南的虎口、调弦决口后,洞庭湖开始逐年淤积,平白生出许多没有防汛保障的“甩亩”土地,而此时的江西西南部则是旱情连年不断,江西人便纷纷来湖南种植这些“甩亩”田,这延续了有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大量的江西人由此来到了洞庭湖开辟围垦农田。也就是说:目前洞庭湖围垦起来的农场和圩子,包括整个益阳南县,生活的基本上都是江西人的后裔。而在洞庭湖中,由于益阳的湖区面积最大,所以,益阳的江西人也就最多最集中。当然,这一批来的人主要是农民,而洞庭湖中间上百个圩子也是这些江西人所为。这批入迁的江西人占整个湖南江西人的比例达75%以上。

三是进城。这是对益阳文化和社会生活影响最大的一批江西人。分三个阶段。

第一批是洪武移民。据《益阳县志》记载,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江西吉安、吉水等地大批移民来益阳落户,史称“洪武落业”。吉安、吉水属古代庐陵府,地处江西中部。

素有“江南望郡”之称的明代吉安一带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唐宋八大家”之首北宋欧阳修就是吉安人),名人荟萃,文风鼎盛。重视耕读的文化传统在人文建筑特别在民居建筑中得到充分体现,因而官帽形制的牌楼出现在民居建筑中。随着到益阳的移民不断涌入,彰显科举功名和家族门第等级的官帽形制的牌楼也带到了益阳。在房屋建造上,多采用外墙青砖和屋顶灰瓦的土木结构或砖木结构,马头墙骑瓦高高刺向天空,更添气派威严。在建筑布局上,特别讲究风水,追求人居环境的和谐统一。住宅的朝向多向南或偏南,住宅四周遍植屋场树遮阴。同吉安一带追求“歪门斜道”式的房屋和街巷建筑布局一样,益阳古城的一些街巷总是否定棋盘式的方直形制,小巷逼窄而稍有弯曲,粗犷的麻石替代了吉安的青石板。吉安民居中十分讲究的红石门楣到了益阳民居中就变成了麻石或青石的各种石库门。

第二批江西人入迁是在道光年间。很多做生意的江西人这时纷纷来到益阳城镇,持续迁入时间长达半个世纪之久,主要集中在益阳十五里麻石街和其他的县镇上,他们的后裔大都是现在的城市居民。不过,这里要详说的也就是这批江西移民,因为他们对益阳文化的影响实在太大了,益阳之所以能由一个县崛起成为一个“府”级市,这其中至少有40%是江西人的功劳。当然,来的这一批人的层次和素质也是最高的,不但有生意人,手艺人,更多的是知识分子,并且大多数都能识字,所以,以下要详说他们的故事:

在益阳大码头文化崛起的时期,江西人主要从事的是四大行业:开纸作坊和纸铺,开药厂药铺,开寿具冥事店和开缝纫店。当然,也还有其他的服务行业,如做牛经纪、铜匠、代写书信讼状、贩鱼苗等,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第三产业。这些江西人从未和当地人发生地域性的矛盾,因为无论是江西人还是益阳人,都没有把彼此作外人看待。这也是为什么江西人能迅速把自己融入当地的根本原因。因此,他们不但接受了益阳当地的先进经验,而且,用他们的移民文化影响着益阳。

这里,一个最典型的例证就是老益阳人常炫耀的益阳庙宇文化——九宫十八庙。其实益阳的巫神文化并不止九宫十八庙,九和十八是单九和重九,表示很多的意思。但仔细调查,却惊奇地发现,凡是叫“庙”的,都是当地益阳人所修造,但凡是叫“宫”的,几乎全部都是江西人所修造。这个发现,让人不禁隐隐感到一阵心痛,来益阳的这批江西人,虽然他们自己和当地人都认为这里就是他们的家,他们的表面和行为也说明这里就是他们所依赖的家,但他们内心深处却还是深深怀念着那个遥远的江西老家,那是他们的根所在,他们所修建的神殿之所以叫“宫”而不叫“庙”,是因为庙有祭祖的意思,正所谓祖庙,而他们的祖宗,在那遥远的江西,他们的背井离乡,实在是迫不得已……

第三批是在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一是官方安置,通过工作调动或大中专毕业生分配来到益阳;二是民间渠道,脱离土地束缚的农民以及待业或下岗的城镇居民来银城打工或做生意。他们传承江西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将吃苦耐劳、敦厚务实的特质与湖南人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的性格融合在一起,共同创造了灿烂的益阳文化,为今天美丽的益阳增光添彩!

猜你喜欢

吉安益阳朱元璋
花境植物在益阳道路绿化中的应用
金吉安监理公司市场开拓取得重大突破
最含蓄的画谏
最含蓄的画谏
朱元璋背后的女人
作品《幽林私语》
颜新元·中国画《益阳地花鼓·拖板凳》
草莽皇帝朱元璋
妈妈,我回来了
爱管闲事的强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