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爱国舆论事件中网民情绪性表达的内容分析

2020-05-11岳雪珂

新闻前哨 2020年2期
关键词:情绪化饭圈爱国

◎暴 卿 岳雪珂

一、前言

在网络信息时代, 基于一定社会背景或网络本身与爱国相关的事件或话题常常经过网络途径蔓延扩散传播,通过大量点赞、评论、转发、激辩形成舆论场,进而转化生成网络爱国舆论事件。当网络爱国舆论触动大多数人的神经,尤其当涉及到相当数量大众群体的利益或情感诉求时, 就会激发出群体性情绪, 这种情绪进一步滋生引起线上乃至线下的群体行为。比如2017年4月26日关于“首艘国产航母正式下水”的报道下,网友纷纷留言评论并转发,借此来表达对国家发展蒸蒸日上的骄傲与自豪;2016年日本“APA酒店”事件,网友们也通过大量的发帖与跟帖表达对日本扭曲历史,不承认南京大屠杀、慰安妇问题等不可抹杀的历史事实的愤怒, 在现实生活中引起了巨大反响。 大量研究证实, 历史记忆这一因素会对网民在网络社会中表达爱国情感时产生影响, 而网民们在表达爱国情感时又具有不同特征。网民在接收到这类关于历史记忆的报道时,既会有从监督目的出发的理性表达, 但同时也不乏充满非理性色彩的大胆言论。

在网络爱国主义舆论事件中, 网民发表的评论是否呈现出情绪化的特点?这些网络评论是否存在极化现象?基于此,本研究以“内地姑娘雅伦三种语言对峙香港示威者”事件和“饭圈女孩帝吧联手出征ins、facebook”事件为分析案例,采用计算机辅助内容分析的方法,对该事件的网络评论进行内容分析, 对网络爱国舆论事件中网民的情绪性表达进行深刻描绘,从而为爱国主义的舆论引导提供部分参考。针对以上研究问题,本研究形成3 个研究假设:

假设1:针对网络爱国舆论事件,网民的评论存在情绪化表达的特点。

假设2:网络爱国舆论事件能调动网民的积极情绪,但也会激起网民对事件本身或事件当事人的消极情绪, 即在网络评论中出现极化现象。

假设3:网民的爱国主义表达虽由网络舆论事件引发,但其评论内容、情感走向根植于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

二、研究方法

(一)样本来源

本研究以“饭圈女孩帝吧联手出征ins、facebook”事件和“内地姑娘雅伦三种语言对峙香港示威者”事件为内容分析的案例, 对微博和知乎两个社交平台上的网民评论进行文本分析。 “帝吧出征”是近年来中国网络集体行动的最新形式,具有强大的动员能力和战斗力,是以往的网络行动所不能相比的。 尤其是在民族主义、 爱国主义等话题的刺激下,使众多网民倾向于选择以“出征”的方式表达不满和抗议。 帝吧群通过表情包、口号、标语等形式恶意刷屏以扰乱其他网络社区正常运转,达到“爆吧”的目的。 自2019年6月以来,香港反对派和一些激进势力借和平游行集会之名,演变为暴力冲突。 2019年8月17日晚,帝吧在关于“香港暴乱” 问题上出征ins、Facebook 等外网站, 这是一场有策划、有组织的出征,先期在官微设置议程,集结人马,后通过YY 语音直播和QQ 群安排,翻译、文案、美工、视频制作、分工明确,井井有序,并且战绩斐然。 在帝吧网友发现自己账号被封,无法继续作战时,饭圈女孩加入战斗,继续用红色的国旗刷屏,占领相关话题,这次不约而同的破圈合作,让影响力在国外多级传播到更大范围。后官方带头,@ 央视新闻带话题设置议程,# 饭圈女孩为阿中哥哥打CALL#,该条微博一天之内点赞数到105 万, 让此事件在国内影响范围扩大到更大范围。 @ 共青团中央发博:今晚,属于# 帝吧网友#! 助推此事件的高潮。

根据百度指数显示的两个事件的热度峰值范围, 确定相关评论的选取时间范围:“饭圈女孩帝吧联手出征ins、face 外网”(以下简称为“饭圈帝吧出征”)的样本时间范围是2019年8月14日起至2019年8月27日止。“内地姑娘雅伦三种语言对峙香港示威者”(以下简称为 “雅伦事件”)的样本时间范围是:2019年11月7日起至2019年11月17日止;截取时间段内的所有网络评论,进一步对文本进行清洗,剔除无实际意义(如哈哈等语气词等)、与本话题无关的留言。 其中,“饭圈帝吧出征”的原始评论75294 条,有效评论6624 条;“雅伦”事件的原始评论共866844 条,有效评论3591 条。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结论的客观性和有效性,本研究对原始语料仅做摘取筛选而不做其他改动。

(二)文本分析

本研究选取ROST-CM6 和“文心”心理分析软件作为文本分析工具。ROST-CM6 由武汉大学研究团队编写,具备中文分词、词频统计等功能。“文心”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计算网络实验室根据中国内地简体中文环境的特点,参照LIWC2007 和繁体中文C-LIWC 词库研发的中文心理分析系统, 该系统由分析软件和中文语言心理分析词典两部分构成。

三、研究结果

(一)网络爱国舆论事件中网民的情绪化表达特点

为了考察网民在网络爱国舆论事件中是否表现出情绪化的特点,本研究对网络评论的特征词进行分析(见图1)。结果显示, 网民对这两个事件的评论, 进行情感态度表达时,呈现出多种情感态度,但正向情绪表达多于负向情绪表达,既有对事件的客观剖析,也有对自身情感的抒发。

图1 网络爱国舆论中网民评论的特征词分析

(二)网络爱国舆论事件中的极化

本研究对两个案例中的网民评论的效价进行文本分析,结果显示,两类事件中网民评论的情绪效价不同,在“雅伦”事件中,网民以抒发积极情绪为主(例如抒发爱国情感,占比91.94%)。 而在“饭圈帝吧出征”事件中网民的评论则呈现出两边倒的趋势,40.54%的评论表达积极情绪,而超过一半的评论(52.32%)表达了消极情绪。 两类事件中仅有少数网友的情绪表达倾向于中性。 对两类事件的情绪化表达的差异,将在后续讨论中阐述。 研究结果印证了假设2,爱国舆论事件发生时,通常能调动起网友们的积极情绪,但是仍然会激起网友对事件本身或事件中当事人的消极情绪,即在网络评论中出现极化现象。

表1 网络爱国舆论事件中网民评论的情绪效价分析

(三)网民爱国主义情绪化表达的根源

1. 高频词分析

表2 网络爱国舆论事件中的高频词分布

对两类事件的评论高频词分析显示,“中国”、“国家”、“大陆”等词语出现的频率均很高;在“雅伦”事件中,“独立”、“民主”、“学生”等词出现的频率较高;在“饭圈帝吧出征”事件中,“台独”、“出征”、“阿中”、“祖国”等词出现的频率较高。高频词中, “热血沸腾”、“爱国”等词语反应了网友们爱国的态度, 对于香港、 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信念的捍卫。 具体见下表2。

2. 网络爱国舆论事件中网民评论的社会网络分析

社会网络分析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研究方法, 可有效地发现词与词的关系及其关系图式,由此可以对评论间的关联程度进行分析。 从图2 中可以看出,“雅伦”事件和饭圈帝吧出征事件 中, “ 香港” 处于这个网络的核心位置,它与这个网络中各个高频词存在相关关系,表明网民评论时是以“香港”为评论中心;同时该词周围有“言论”、“学生”、“女生”等词,表明网民的讨论集中于事件中的主体人物;而“自由”、“回归”、“大陆”等词语也处于第二层级的位置,它们在该网络中除了与“香港”存在关联之外,还与其他高频词存在关联,表明即使针对网络舆情事件, 网民仍然引申到对香港历史问题的讨论上,民族的历史记忆极大影响网民的情感表达。该结果验证了假设3, 即网民的爱国主义表达虽由网络舆论事件引发,但其评论内容、情感走向根植于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

图2 网络爱国舆论事件中网民评论的社会网络分析图

四、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 网络爱国舆论事件中的情绪化表达会加剧群体极化的产生。 民族认同包含了民族成员对民族群体归属、忠诚、热爱的情感因素,凡情感因素又都具有一定程度的独有、排他甚至是狭隘性。 因此,当人们就网络爱国舆论事件展开讨论时,相关成员的自尊感、形象捍卫感就会萌生,个体情感不断叠加、摩擦激荡,就会导致群体情感攀升。 在这种情况下,理性会被感性排斥,争论中的语气语调会变得偏激、内容会变得具有攻击性,负面的群体极化效应就有可能爆发。

从分析结果上看,在网络爱国主义事件中,网民表现为情绪化的表达,较为积极,但理性认知不足,较少有人能够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将事件和现实联系起来进行客观评论。新闻媒体针对相关事件应有选择的进行积极正面报道。 在样本事件中帝吧网友与饭圈女孩, 本是两个毫无关联的网络亚文化群体,因为共同的家国情怀而集结到一起,开始一次史无前例的现象级“破圈合作”,这次成功的合作,不仅让社会公众更加认可这群青年, 也让不少港媒台媒外媒都意识到中国大陆的团结。 8月18日晚的新闻联播,也提到了这群帝吧网友和饭圈女孩,“止暴治乱是14 亿中国人的共同心声”,通过对此事的正面肯定有选择地引导舆论。 振奋了帝吧网友和饭圈女孩,不仅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也会引导社会更加正能量。 此外新闻媒体报道对相关事件也应注重多面报道。通过对两个事件的报道分析,微博中各家媒体采用的多是同一个素材,报道多是从同一个角度出发,缺少多方面的深入报道,随着关注热度的降低,没有后续的跟踪报道。 不全面的报道容易使受众因获取信息的片面化而出现跟风评论,因而建议媒体应该注意多面报道,避免因报道不准确导致的网络跟风现象。此外,舆论监管部门对非理性的负面评论尤其是煽动性的负面评论应保持警惕并进行有效疏导,才能确保舆论环境健康有序发展。

猜你喜欢

情绪化饭圈爱国
古代也有“饭圈”——把自己活成一束光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整治“饭圈”乱象
情绪化沟通的危害
本期话题: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如何避免情绪化?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