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强“四力”新闻才能传播得更远
——以黄石广播电视台《新春走基层·蹲点贫困村》为例

2020-05-11万金光

新闻前哨 2020年2期
关键词:新春贫困村贫困户

◎万金光 王 勇

2016年2月19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好的新闻报道, 要靠好的作风文风来完成,靠好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得来。”这是总书记对全国广大新闻新闻工作者寄寓的殷切希望, 也是新时代赋予党的新闻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

黄石广播电视台全媒体记者牢记嘱托、 勇担使命,从2017年开始以“新春走基层”大型新闻采访行动为抓手,转作风、改文风,努力践行“四力”,强能力、出精品。一篇篇“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报道,成了黄石城乡百姓每年新春收到的鲜活礼物。 特别是系列报道《新春走基层·蹲点贫困村》可圈可点。

一、增强脚力:“脚板底下出新闻”,深入一线“抓活鱼”

脚力,顾名思义就是迈开双脚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 只有锤炼过硬的脚力,行千山万水,走千村万寨,入千家万户,吃千辛万苦,我们的新闻作品才有坚实的实践基础,才有深厚的人民情怀,才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才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也才有鼓舞人、感召人、塑造人的蓬勃力量。

2017年新春伊始,一场脱贫攻坚,彻底拔穷的“春季攻势”行动在黄石全面展开。 为给“春季攻势”提供舆论支持,黄石广播电视台快速反应,策划推出“新春走基层 蹲点贫困村”大型采访活动。 此次新春走基层活动,一改过去仅仅是一线记者参与“走、转、改”的采访报道模式,由台领导带队,包括台中层干部全员参与,广播、电视、新媒体编辑记者全出动。一个多月时间里,台领导和全媒体记者,翻大山、过田埂, 深入到田间地头进行采访, 分阶段深入到全市全部40 个贫困村蹲点,用心触摸百姓冷暖,用情书写万家喜乐,火热实践成为报道的主题,普通群众成为报道的主角,一个多月时间里共播发稿件40 余篇。

走走泥巴路,端端农家碗,身上一头汗,腿下两脚泥,既要手握紧,更要心贴近。新春走基层,蹲点贫困村,让我们的领导、管理者、记者感受到,只有扎根基层,新闻宣传才能让党的意志和群众心声呼应,才能让政府决策与百姓诉求同频,才能让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共振,也让我们的编辑记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新闻工作者的根基所在、 价值所在,领会了“走转改”永远“在路上”的真谛,只有始终保持“在路上”的精神状态,到广阔天地中去感知时代变迁的步伐、捕捉社会进步的浪花、采集思想智慧的矿藏、汲取精神力量的养分,努力奉献出充满时代力量、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力作。

二、增强眼力:从火热社会实践中发掘素材,从群众生产生活中发现选题

眼睛是天生的,而眼力需要淬炼和培养。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增强眼力,就是要眼神好使、眼光敏锐、眼界开阔,善于从火热社会实践中发掘素材, 从群众生产生活中发现选题。

转作风、全覆盖、找准好实情。 一个多月的新春走基层蹲点贫困村, 黄石广播电视台领导和一线记者分阶段深入40 个贫困村蹲点,实现了全市所有贫困村的“全覆盖”。

走基层,不是到基层走马观花,而是要看基层的精准扶贫的亮点,采访精准扶贫一线的先进人物,推介精准扶贫好做法好经验。在阳新县三溪镇,我们挖掘了村两委通过做通贫困户柯友稳思想工作,让他带头发展养殖业,做大规模后带动更多贫困户就业, 以及贫困户李名喜尝到种植紫山药赚钱的甜头后,一改过去喝酒打牌的习惯,每天晚上看书读报准备开网店的故事,阐明了“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的脱贫理念。

在济桥村,记者采写的报道《不要低保的老何》,挖掘了贫困户何中高多年来漂泊在外打零工、居无定所,村两委为无房贫困户免费建新房, 何中高生活的信心被点亮表示不要低保准备创业的故事,展示了“扶贫要从暖心开始”的扶贫工作理念。在樟桥村,我们挖掘了村两委筹建豆制品加工合作社,打响“樟桥豆腐”招牌,致富带头人程时学养野兔、种油茶的故事,反应樟桥村发展加工业、种植业、养殖业带动脱贫攻坚的措施。在湖田村,我们挖掘村两委正在利用天然溶洞进行旅游开发和地质科普, 从而带动村级经济发展的办法,展现了湖田村因地制宜、选取扶贫产业方向的脱贫思路……

通过“新春走基层 蹲点贫困村”,记者的采访不再“老套”,沉下去、静下心,认真发现、精心扑捉鲜活和亮点,成了大家的自觉实践,一篇篇新闻“鲜味十足”。在济桥村的蹲点报道中,记者敏锐地发现这里的扶贫工作队员进村入户,农户家的狗不叫,而是摇着尾巴和队员“亲热”。《村里来了“狗不叫”的工作队》,鲜活地讲述了扶贫工作队扎根基层,和村民打成一片的故事,从侧面说明扶贫工作不能走过场,而要真扶贫、扶真贫。

三、增强脑力:透过现象看本质,廊清迷雾辨是非

增强四力, 除了要以脚力深入基层、 以眼力善于发现外,还须以脑力深入思考、以笔力呈现作品。

在新春走基层蹲点贫困村中, 我们的记者感悟到扶贫帮困帮钱帮物,不如建个好支部。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广大贫困户的“指路人”“主心骨”,是扶贫攻坚战中最重要的一环。在汪武颈村,记者以村民吴兰仙开发荒山建起农场缺乏资金为报道切口, 讲述了村两委联合农业银行为200 多名贫困户办理扶贫贷款入股农场, 既发展了产业又带动贫困户就业。在张畈村,我们以2016年一场大水,让800 亩良田颗粒无收,种养殖业受损严重,直接经济损失达430 万元为报道切口,讲述了村两委班子击鼓再出征,化“短板”为“长处”种植大型水生植物芡实、发展丝瓜种植加工业的做法,以区域优势发展产业优势,以产业优势支撑长效脱贫。

通过新春走基层蹲点贫困村, 记者也深刻感悟到群众富不富,关键看干部。 农村发展的快慢,与村党支部书记有着重要的关系。在八祥村,我们的记者选择了党支部书记曹树江为故事主线,讲述了他抱病坚持工作,每天不是去困难户家中走访,就是寻思着办产业。 在他的引领下,村里荒田建成了集种养殖和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生态区,带动部分贫困户就业实现脱贫。 他还给每个贫困户都制定了详细的脱贫计划,实现对贫困户的精准对接和帮扶,带领贫困户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在月台村,我们同样把村支书刘会银作为故事主线,讲述了他放弃年收入百万元的生意回到家乡创业,并全票当选月台村党支部书记后,将月台村传统美食芋头圆发展成产业的故事。 在他的带领下,月台村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龙头,把零耕散作的农户组织起来,建立农业产业基地,带领全村农民走上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精准化的致富之路。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致富带头人是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杰出人才,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领头雁。 在下汪村,我们的记者报道了村两委发展俞林、 俞礼猛成为致富带头人成立养殖合作社和蔬菜合作社, 贫困户办理小额贷款入股合作社分红或者加入大棚种植拓宽蔬菜销路等模式, 让脱贫致富的路越走越宽。在筠岭村,我们报道了返乡创业带头人夏启星将家乡成片的荒山发展成养殖场,养殖药材鸡,吸纳村级集体经济入股,带动贫困户就业。致富带头人夏启雨利用空气条件种植花菇取得市场效益, 并传授贫困户种植技术带动脱贫。

精神扶贫扶在“根”。 扶贫先扶志,致富先治心。 只有大力引导困难群众正确看待贫困,摈弃“等靠要”和消极绝望思想,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斗志,奋发图强,学技术、找门路,用自己的双手摘掉贫困帽,才能真正实现全面脱贫。

产业扶贫拔穷根。产业是脱贫致富的基石,发展扶贫产业,好比是让贫困群众抱上“金鸡”,源源而来的“金蛋”才是他们稳定过上好日子的依靠。只有摸清贫困底子、找准致富根子、选对脱贫路子,精心布局和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才能引导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在东山村,我们挖掘了90 后村民石聿杰继承父亲油茶基地、 发展养殖合作社,贫困户石顺主承包山林养土鸡、牛羊的故事,反映了东山村发展合作社规模吸纳贫困户就业的脱贫做法。

四、增强笔力:提升新闻专业素养,打造“采、写、编、评、拍”全才

增强笔力,就是要科学把握、自觉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善于把握时度效,采写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精品佳作。

在《新春走基层 蹲点贫困村》的报道中,我们一改以往千篇一律的专栏报道模式,而是根据每个村的脱贫特点,选择故事主线和报道切口,让每篇报道都独树一帜。笔触伸进土地,精神才有养分。 只有坚持百姓情怀、人民本色,察民情、听民声、知民意,才能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

只有蹲下去、沉下心,我们才有所思、才有所悟。我们每篇《新春走基层 蹲点贫困村》的报道,都配发了记者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有感而发的“记者手记”。在仓下村的报道中,记者在手记中写到:“荒了多年的大山, 用什么解开贫困枷锁?归根到底,要把扶贫做精做实。从服务水平到营销模式,小企业有大抱负。 从绿满山头到隔断污染,镇村取舍有度,坚定不移优化生态。 尽管“家底”不殷实,开山路坎坷多,但大家一针一线一条心,“勾勒轮廓”清晰、“针脚蔓延”细致、“收尾打结”牢固,一定能绣好“精准扶贫”这朵花。 ”在济桥村的报道中,记者在手记中写到:“蹲点采访中,我们还看到一些暖心小细节: 扶贫工作队员进村入户, 农户家的狗不叫,摇着尾巴和队员‘亲热’,这就是扶贫工作队扎根基层的真实写照。 ”

新春走基层蹲点贫困村,我们把镜头对准田间地头,对准村民的房前屋后,让百姓成为主角,用实景、原声、真情,记录他们的生活变化,感受他们的人生忧喜,反映他们的梦想追求,书写村容村貌的巨变、群众脱贫的喜悦、干部扶贫的真功。通过“新春走基层蹲点贫困村”系列采访,让我们真切地体会到,只有增强“四力”,每一篇新闻报道都坚持短实新、反对假长空,多使用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语言,我们的新闻报道才能吸引人、打动人,传得开、传得远。

猜你喜欢

新春贫困村贫困户
贫困村开通“网上大集”
由“贫困村”变成“百万村”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独占新春第一芳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新春路上不轻松
重要的是给贫困户一份自立
贺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