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师生学习共同体实践路径探析

2020-05-10王明军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实践新课程

王明军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日益普及,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不断融合,教学相长、师生互动的“师生学习共同体”逐渐成为现代教育教学领域中师生关系发展的新趋势。“师生学习共同体”理念强调师生之间的合作、互动学习、教学相长,如果能被合理运用到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对于提高地理教学的质量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本文从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建设价值出发,提出了高中地理教学在地图学习、实践体验、情境创设、互动课堂四个不同层面可以进行的四种实践途径。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地理;师生学习共同体;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3-078

随着互联网技术日益普及,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不断融合,学习的场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从游”式师生关系也受到了冲击,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师生和谐共生的需求。教学相长、师生互动的“师生学习共同体”逐渐成为现代教育教学领域中师生关系发展的新趋势。“师生学习共同体”理念强调师生之间的合作、互动学习、教学相长,如果能被合理运用到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对于提高地理教学的质量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进一步探究新课程下构建高中地理师生学习共同体建设的具体实践途径,本文从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建设价值出发,从地图学习、实践体验、情境创设、互动课堂四个层面的具体实践途径展开论述,力图将理论化为实践,希望对各校教师的教学和理论研究产生一定的启发。

一、高中地理师生学习共同体建设的价值

教师与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两者之间不具有高下之分,是一种平等的相互促进、生发的关系。虽然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后,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日益高扬,但是,空泛且抽象的呼声并不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而“师生学习共同体”作为一种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学习模式,主要实现了教师和学生的合作学习和相互促进,将学习任务共同的完成当作载体,将促进教师和学生全面成长当作目的,注重和强调学习中通过相互作用关系进行指导,借助人际的交流、沟通与分享打造出相互促进和相互影响的学习结构,这也是师生间和生生间主动学习以及互动学习的一种现代化模式[1]。

这种教学模式有效地转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成长。教师在这一模式中也是学习者,教师想要实现对学生高质高效的教育效果,需要他们不断提升自身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现代化的教学理念来实现高效课堂的打造,因此使得教师核心素养不断提升以及业务素质的不断成长,利于教师专业化培养,同时对学校教学实力的提升以及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2]。另外,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且由于时代的发展,高中生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以及课外知识的索取量已经相当高,这变意味着传统教学模式早已不适应现在的地理学科教学,而师生共同体建设可以打破较为常规的教学方式,通过地理学科特有的地图等方式实现这一建设模式。这一模式中师生和生生互动比较多,这也符合了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念,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互动氛围,打造学习的共同体,提高教学的效果。

二、高中地理师生学习共同体建设实践

1.基于地图学习的共同体建设

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地图是教学必不可少和辅助性的工具。地图不仅对各个区域内自然现象以及社会现象进行展示,还能够对概括反映其区域内自然现象以及社会现象分布的状况与它们间存在的关系。而地图学习主要是基于地图内容进行学习,将地图作为辅助学习工作,促进教学和学习活动的高质高效开展。因此在高中地理师生共同体的构建中就需要教师合理使用地图来进行教学[3]。比如,在进行地形相关内容的教授中,教师可以给出关于欧洲西部主要的地形图,让学生先对地形图进行阅读和分析,并对其地形特点实施归纳,在了解此地形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地形对当地畜牧业所产生的影响,而学生结合地图来对图内字母所代表地理的事物实施分析,之后就能够总结出平坦地势和开阔地形对畜牧业发展是有利的;同时师生可以对饮食结构和自然环境的关系进行总结,用机械化完成牧草的耕种和挤奶等工作,促进了其现代化畜牧业的发展,且畜牧业的产值也占据其农工业的总产值较高比重;另外,教师还可以以此进行拓展延伸,师生借助地图和动画,来共同分析平坦地势和东西走向山脉对大西洋的暖湿气流带到内陆的影响,进而大面积形成温带海洋性的气候。基于地图学习,有效的借助了地图的直观性开展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实现了学生地理学习的知识化延伸,促进他们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2.基于实践体验的共同体建设

在高中地理的师生共同体的建设中,教师需要积极进行教学形式的创新,使学生能够在丰富和探究性的学习中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可以针对教学的内容,灵活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共同体的建设,对学习过程实施创新,引导学生实现对教学内容的探索与掌握。比如,在进行《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相关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学习。教师先要进行探究任务单的设置,包括“根据欧洲气候的分布图来说出西部最广分布气候的类型”“对温带海洋性的气候特点进行描述”“对本区内气候对当地畜牧业影响进行分析”等,让他们分组进行探究活动的开展,进而通过他们自主和合作实现结论的获取,而教师最后对他们小组结论分别实施分析和总结,规范最后的结果,确保合作探究的实效性[4]。

3.基于情境创设的学习共同体建设

情境创设主要是为学生进行相应学习情境的建立,使学生能够在相应的学习情境内实现直观化、探索性和深入化的学习,从而实现学习效果的提升,同时在教学情境中也能够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丰富教学经验。比如,在进行太阳系、晨昏线等抽象地理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来进行直观教学情境的再现,让学生在具体的形象感知中掌握相关知识。在进行水土流失相关内容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可以黄土高原为例提出相关问题“为什么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支离破碎?”、“有没有资料能够证明这种情况的出现?”、“造成水土流失是什么原因?”等,通过层层的问题设计使学生逐渐深入到问题情境内,启发和引导他们的思考,促进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5]。

4.基于互动课堂的共同体建设

在师生共同体的建设中,师生呈现出一种新型关系,互动课堂的提出是针对传统课堂而言的,是一种课堂内实现师生和生生互动的课堂模式。教师从教学执行者变成引导者,学生从学习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学生回归到课堂的主体。师生共同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打造出全员学习的课程,从而促进他们学习和教学能力的共同提升。比如,在进行《常见天气系统》的相关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天气预报为例,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在此活动中教师也参与到学生互动中,对学生的活动过程进行记录,让学生分别扮演天气预报气象员,让他们分别对不同地区、不同城市的天气情况进行播报,并鼓励学生在进行天气播报中可以加入一些自己的播放形式,天气的影响和天气的注意事项等,同时其他学生也能够对不理解的天气问题进行提问,借助这种互动式的课堂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在积极、活跃的氛围内实现学习,教师在此过程中做好引导,并对学生活动进行补充,确保活动有效完成。

综上所述,无论是基于地图学习的共同体建设、基于实践体验的共同体建设、基于情境创设的学习共同体建设,还是基于互动课堂的共同体建设,都旨在通过具体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让学生回归学习的主体地位,而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让这一回归变得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董永平.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策略[J].考试周刊,2019(44).

[2]姚荣.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以提高高中数学习题课效率[J].新课程導学,2018(11).

[3]靳秋月.学习共同体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发展[J].基础教育研究,2019(08).

[4]闫建璋,郑文龙.“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大学教师共同体及其构建策略探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9(08).

[5]程可拉.构建高效的教师培养合作共同体[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9(01).

(作者单位:江苏省沙溪高级中学,江苏 太仓215400)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教学实践新课程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