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防化学品鞋国家标准的研究

2020-05-10余晶晶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20年4期
关键词:工业用模压皮鞋

余晶晶

(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 武汉 430081)

0 引言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消费结构持续升级,化学品的生产量和使用量都大幅增长,涉及石油、化工、冶金、矿产、地质、农业、电镀等多个行业。在这些行业生产中,常常具有高温、高压、易腐蚀、有毒等特点,这就构成了各种职业危害和潜在风险。从市场需求来看,随着国家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安全立法的加强,鞋类防护用品的市场需求稳中有升;从职业防护角度来说,防化学品鞋用在与化学品相关的作业中,以保护劳动者的足(腿)部免受各类化学物质的伤害,是一类非常重要的个体防护装备(以下简称PPE),因此研究和制订出一套统一和完善防化学品鞋各项技术要求、规范和保证防化学品鞋质量性能的标准是十分有价值的。

1 国内外相关标准情况分析

目前国内主要防化学品鞋产品有耐酸碱皮鞋、耐酸碱胶靴、耐酸碱塑料靴,关于其它化学品的防护产品市场虽有需求,但受现有标准局限,无法对其进行规范,也影响了产业发展。

国内与防化学品鞋相关的标准有《耐化学品的工业用模压塑料靴》(GB 20265-2006)[1]、《耐化学品的工业用橡胶靴》(GB 20266-2006)[2],均为我国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生产许可证(QS)和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证书(LA)规定的强制性认证标准。在这2个国家标准中,对化学品的防护只基于酸碱类物质,测试用试剂基本是硫酸、盐酸、氢氧化钠。事实上工业生产中的化学品种类繁多,性质各异,不是这3种物质能代表的,而工业生产的复杂性需要防化学品鞋附加更多的技术内涵,现有的标准内容是无法适应这些要求的,对《耐化学品的工业用模压塑料靴》(GB 20265-2006)[1]、《耐化学品的工业用橡胶靴》(GB 20266-2006)[2]进行修订是必要的。塑料模压靴和橡胶靴只是材料不同,用途一样,使用场所也一样。对于个人防护产品,不论其采用何种材料、何种技术,只要能达到某种防护目的,都应归于某类防护用品,方便标准的使用,而且,材料的发展扩大了防护用品的使用范围,因而,对两个标准整合修订并提高其技术内涵是必要的。

现阶段国外最主流的标准是欧洲标准EN 13832-1、2、3:2006,具体如下:EN 13832-1:2006《Footwear protecting against chemicals - Part 1:Terminology and test methods》[3]、EN 13832-2:2006《Footwear protecting against chemicals - Part 2:Requirements for footwear resistant to chemicals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4]、EN 13832-3:2006《Footwear protecting against chemicals - Part 3:Requirements for footwear highly resistant to chemicals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 》[5]。

这个标准也是CE认证使用的标准。为与国外先进标准接轨,本文将以上述欧洲标准为技术依据,有针对性地制订适合国内防化学品鞋防护需求的标准技术要求。

2 主要技术内容的研究讨论

防化学品鞋国家标准适用于保护穿着者足腿部免遭作业区域化学品伤害的鞋靴,它以欧洲标准EN 13832-1、2、3:2006[3-5]为依据,主要技术内容与其基本保持一致,同时也是国内标准《耐化学品的工业用模压塑料靴》(GB 20265-2006)[1]和《耐化学品的工业用橡胶靴》(GB 20266-2006)[2]的整合修订。此次新的标准修改内容主要有: ①增加了部分新的术语和定义;②增加了分类和分级;③增加了皮鞋类产品技术要求及相关内容;④修改了抗化学品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

2.1 增加术语和定义

参考欧洲标准,根据标准修订内容,增加了降解、渗透、测试用化学品三个术语及定义。降解是指鞋材料与化学品接触导致一项或多项性能发生有害变化,在国内标准中通常指的是耐化学品腐蚀方面,但内涵有延伸。渗透是指化学品在分子水平上通过鞋材料的过程。这是标准新增加的技术内容,在化学品防护手套和化学防护服国家标准中均有此项内容。测试化学品指用于测定实验室条件下透过时间和性能变化的化学品或化学品混合物,这些化学品将通过与皮肤接触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

2.2 增加分类和分级

根据现有国家标准关于鞋类产品分类,分为Ⅰ类和Ⅱ类,Ⅰ类是用皮革和其它材料制成的鞋,帮底材料不一致,主要是皮鞋类鞋;Ⅱ类是全橡胶(即完全硫化的)或全聚合材料(即完全模制的)鞋,即通常的橡胶靴或塑料(PVC)靴。

参考欧洲标准,按防化学品水平,将产品分为降解级和渗透级,降解级的鞋可以是Ⅰ类或Ⅱ类,抗化学品性能只需进行降解评定;渗透级的鞋只能是Ⅱ类,需要同时进行降解和渗透两种评定。工业生产中化学品种类众多,对人的伤害程度有大有小,对化学品的防护性能分级将有利于产品的适应性和需求多样性的满足,从而节约社会资源。

2.3 增加皮鞋类产品的要求及相关内容

现有标准《耐化学品的工业用模压塑料靴》(GB 20265-2006)[1]和《耐化学品的工业用橡胶靴》(GB 20266-2006)[2]只针对橡胶和聚合材料,不包括皮鞋类产品。事实上,国内早已有耐酸碱皮鞋这一产品,也曾有过相关标准——“《耐酸碱皮鞋》 (GB 12018-1989)”,并以此标准进行产品认证。但该标准早已作废,而产品在市场还有供应,修订内容增加皮鞋类产品要求及相关内容将弥补这一空缺。

2.4 修改了抗化学品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

本标准抗化学品性能包括降解和渗透两方面,以往国家标准仅考虑耐腐蚀方面,没有渗透方面内容。修订内容参考欧洲标准EN 13832-1[3]进行了编制,主要变化如下。

2.4.1 扩大了测试用化学品范围

以往测试用化学品仅为硫酸、盐酸和氢氧化钠,但这些酸碱物质并不能代表所有化学品,特别是一些化学溶剂、强氧化剂,防酸碱的材料不一定抗得住溶剂,因而使得产品的应用存在风险。修订内容参考新的欧洲标准EN 16523-1:2015(代替EN 374-3:2003),给出了18种化学品供测试选择用,见表1。

表1 测试用化学品

续表1

降解级的鞋,应至少选择表 1中的两种化学品进行降解测试。渗透级的鞋,应至少选择表 1中的3种化学品分别进行降解测试和渗透测试。鞋帮和鞋底应选择同一种化学品。

根据预期的用途也可以使用表1规定以外的其他化学品进行测试,所选化学品按降解级和渗透级要求至少应归属表1中2种或3种不同分类。扩大化学品试剂范围,并在标准测试和标识中进行规范,将保证产品质量性能的正确评价和选用,防止不适用或误用。

2.4.2 用降解代替耐腐蚀性

《耐化学品的工业用模压塑料靴》(GB 20265-2006)[1]关于耐腐蚀性的要求为质量变化不应超过±2%,硬度变化不应超过±IRHD,鞋帮试样连续屈挠后应无裂纹产生,鞋底试样连续屈挠后切口增长不应超过6 mm。《耐化学品的工业用橡胶靴》(GB 20266-2006)[2]中关于耐腐蚀性要求为拉伸强度的降低不应超过15%,扯断伸长率的变化不应超过±20%,质量变化不应超过±2%,硬度变化不应超过±IRHD。

修订后内容如下:按照降解测试方法降解处理后,如果试样受影响明显,或内表面有透过痕迹,则本项判为不合格。对于Ⅰ类鞋外底,按照降解方法测试时,相对体积磨耗量不应大于250 mm3。对于Ⅱ类鞋外底,按照降解方法测试测试时,相对体积磨耗量不应大于350 mm3。

鞋底降解后撕裂强度≥6.4 kN/m,硬度/邵尔A最小值,30;最大值降解前+10。鞋帮降解后的要求见表2。

表2 鞋帮降解后的要求

从上述内容看,技术参数的改变对现有产品影响不大。

2.4.3 增加渗透要求和测试方法

抗渗透性对于化学品防护是很重要的,以前的标准只考虑了耐腐蚀和材料缺陷导致的穿透,而渗透与这两项性能不相关,是一个独立的技术参数。渗透是化学品在分子水平上透过防护材料的过程,具体包括化学品分子被材料吸附、在材料内的扩散以及从材料另一面析出的过程,在现有化学品防护手套与化学防护服国家标准中均有渗透要求。

渗透测试采用与化学品防护手套和化学防护服相同的测试方法,即《防护服装 化学物质渗透试验方法》(GB/T 23462—2009)[6],性能要求引用欧洲标准。

3 结论

随着我国工业化发展及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各类化学品使用范围的逐步扩大,劳动保护意识日益深入人心,防化学品鞋的国内外市场需求稳定持续增长。防化学品鞋标准的研制将规范和保证其质量性能,进一步促进技术进步;将有效提高此类鞋产品的质量,满足各方面的使用要求,保证产品的适用性,使产品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并为市场监管和用户正确选择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

猜你喜欢

工业用模压皮鞋
工业用硝化棉生产过程VOCs废气的收集与治理
健身器械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与性能研究*
硬质合金模压成型剂的研究进展
可内嵌RFID模块模压托盘的结构设计
会唱歌说话的红皮鞋
两只皮鞋
整合网络CC-Link IE,使工业用网络进一步开放
豌豆笑传之皮鞋
工业用天然气十字路口的选择
工业用天然气的拐点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