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素质提升对策研究

2020-05-10杜军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20年4期
关键词:化学品化工危险

杜军

(湖北省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中心 武汉 430070)

0 引言

从应急管理部公布的全国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事故分析报告可知,2017年至2018年2年间,全国共发生395起化工事故,造成489人死亡,其中一般事故365起,死亡323人;较大事故26起,死亡103人;重大事故4起,死亡63人。以我国中部某省为例,2017年至2018年2年间共发生22起化工事故,造成22人死亡,其中,较大事故2起、死亡6人,无重大及以上事故发生。事故暴露出的问题集中反映出企业从员人员素质与生产安全要求不匹配。

笔者通对中部某省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抽样调查,从企业总体人员情况,生产车间管理人员、一线岗位人员、重点工艺从业人员等学历水平方面分析企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对策,对提升企业安全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 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素质基本状况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工艺复杂,涉及18种重点监管工艺、78种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以及若干化工生产储存单位。从业人员需掌握的化学知识、化工原理以及工艺参数较多,比如常见参数:温暖、压力、液位、流量、转速等。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要求一线岗位人员既要熟知操作本领,又要具备风险识别能力。现实状况是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安全知识不足、安全意识不强、职业技能不高、职业道德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突出。

1.1 不具备化工基本水平的农民工比例偏大

通过对某省各地区抽样调查,分析危化品生产企业从业人员中,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生产车间一线从业人员、生产车间重点工艺从业人员、外协施工队人员、检维修施工人员等高中以上学历占比,见表1。从调查数据分析来看,虽然国家对危险化学品行业从业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尤其是对“两重点一重大”一线从业人员还有明确的学历规定(装置操作人员必须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但现实中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部分从业人员高中以下学历占比还比较高,尤其是车间一线从业人员、外协施工队和检维修施工队人员素质水平更低[1]。

表1 某省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从业人员高中以上学历分布情况

主要原因是企业面临招工难、人员流动性大的情况,大量雇佣化工园区附近农民工,或通过劳务外包方式就近雇人,这些农民工已成为操作一线的主力军[2]。

1.2 一线从业人员年龄结构与企业发展矛盾日趋凸显

在一些距离主城区较远的化工企业,作业条件艰苦,特别是高温、高湿等脏、苦、累一线作业环境,很难看到年轻人的身影,头发见白的50岁以上工人较多,且多是在外适应能力不强、务工困难、没有一技之长返回到家乡就近就业,工作是干一天算一天、干一年算一年,见图1。对企业而言,这个群体在成为熟练工后同时年老退出,企业必然面临断代危机,用工年龄结构不合理与企业长远发展矛盾日益凸显。

图1 一线从业人员年龄结构

1.3 从业人员素质培训效果不明显

各类企业对员工管理参差不齐,素质培训重视程度不一。大多数中小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缺乏人才培养及能力提升规划,培训的动机仅仅满足于“取证”、“上岗”和“应付检查”,培训的质量不高、针对性不强、实用性不够,远远达不到预期效果。特别是重点工艺特种作业培训,培训内容不全,教学手段落后、形式单一,从业人员取证后往往知其然不知所以然,对生产工艺完全不了解,对生产过程中安全风险难以辨识。

1.4 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有待提升

危险化学品行业对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要求较高,而职业道德水平提升与企业文化息息相关。然而,部分小微企业文化缺失,对员工缺乏人文关怀,难以形成集体归属感。企业关心的是员工是否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员工关心的是能否按合同规定享有工资福利,对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等漠不关心。企业集体意识的缺失,直接造成员工职业道德水平整体滑落,工作中粗心大意造成事故伤害的现象屡屡出现。

2 危险化学品行业从业人员素质影响因素分析

(1)从社会背景角度分析。近20年来,我国危险化学品行业经历了从参差无序到蓬勃壮大的发展过程,无论体量还是总产值均位居世界前列。危险化学品行业具有不可忽视和不容低估的巨大作用,对落实地方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吸引力。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部分地区在承接化工产业转移时,尚不具备人才保障能力。在“就业难”到“招工难”的大背景下,体面的劳动、有尊严的工作成为新生代产业工人职业流动的主导因素,伴随着危化企业关改搬转,人才不断流失且无工可招的窘境进一步加剧。

(2)从就业观念角度分析。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新型行业不断涌现,社会提供可就业范围越来越广泛,就业观念呈多元化。“快递派件员”、“外卖小哥”等灵活性强、约束性不大、工资相对较高的服务业对劳动力市场吸引力逐渐增大。制造型企业对专业技术强的“蓝领”工人吸引力渐失,易爆易燃、有毒有害、安全风险高、工作枯燥的危化品生产企业更难留住专业技术人才。工作环境等因素引发的频繁跳槽直接加剧了企业用工缺口。同时,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社会价值认可度较低,使企业招工难上加难。

(3)从社会保障的角度分析。随着搬转关改节奏加快,危化生产企业从城市搬向经济不发达的县级化工园区,各项生活配套设施等保障条件落后,与以往城市便利的生活条件、优厚的教育医疗资源形成鲜明的对比,用工矛盾更加凸显。而企业着眼当于当前利益,不愿意提高用工成本,更无法改变新化工园区各项保障条件差的现实,难以招到素质较高的“蓝领”工人,只能降低劳动力准入标准,聘用农民工上岗,客观上造成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4)从产业工人培养角度分析。产业工人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方面与经济发展结合度较低。一方面顶层设计缺位。相比商业服务类行业,大多数职业院校未设置化工专业,企业难以招到具备一定职业教育背景的“蓝领”工人,安全管理中“人”的因素无法保障。另一方面,培训资源分散。如教育部门、人社部门、应急管理部门均有一定的教育培训资源,因政出多门,培训资源难以形成合力。再者,缺乏高质量培训机构,现有的职业院校难以高质量完成危险工艺“扫盲”培育任务。

3 危险化学品行业从业人员素质提升对策

(1)强化顶层设计,大力推动职业技能水平提升。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要求,各地行业主管部门应将化工职业教育纳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计划,加大对化工职业教育投入,以提高化工从业人员素质和培养技能型产业工人[3]为目标,夯实化工职业教育基础,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力量,推动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职业技能水平大幅度提升。

(2)完善配套制度,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从业人员教育培训的资源比较分散,亟需相关部门建立健全配套制度,整合教育培训资源,从人、财、物方面对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培训予以保障。同时,提高危险化学品行业培训机构准入门槛,集中优势资源,培育一批化工专业门类齐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齐全的机构作为技术支撑。

(3)加强校企合作,构筑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统筹引导作用,加强校企合作,根据化工工艺门类,定期组织专业培训班。国有大型企业可从战略角度出发,与职业院校共建职工培训中心、教学基地、实训基地等平台,委托院校进行全员培训;中小微企业可加强与职业院校合作,分批选送员工参加院校开展的专业培训班。校企双方各自发挥在新技术应用和教育实践方面的优势,增强主动意识,优化衔接,按照高、中、初级技术人才比例协调,梯次配置思路,完善技术型人才培养体系。

(4)落实企业自主培训主体责任,增强企业内生动力。企业要转变过去纯粹依赖政府社会和其它企业提供成熟合格岗位工人的观念,站在自身长远发展的角度,增强自我培训认识,发挥自主培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夯实“三级教育”主体责任,要舍得花精力、物力和财力培养专业技能人才。要坚持问题和事故导向,坚持日常教育培训和事故警示教育相结合,要以岗位培训为重点,突出员工“四知”知岗位安全责任、知岗位风险、知操作规程、知应急措施,引导从业人员自觉落实安全措施,不断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和活力。

4 结论

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素质水平直接影响企业安全责任制落实,进而影响企业的生产安全,甚至诱发严重的生产安全事故。现阶段, 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存在的诸多问题, 是一种警示, 更是促进行业企业安全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企业要充分认识到专业人才对安全发展的重要性,把用人作为一项长远规划,大力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根基。

猜你喜欢

化学品化工危险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实践与探索
喝水也会有危险
《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解读
危险化学品事故为何多发?
拥挤的危险(三)
国内外造纸化学品的发展及现状(2010-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