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形思维下外国美术史教学的重构
2020-05-10董虹霞DongHongxia
董虹霞 Dong Hongxia
1笔者自制 “外国美术史教学思维树形图”
2中世纪作品与《蒙娜丽莎》比较
在互联网发达、自媒体便捷,信息获取快速、简单的今天,如何重构课堂教学,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话题;在工具理性和利益驱使的面前,如何保持思考判断的能力和独立完整的自我,这也应该是人文学科教育中颇为在意的地方。基于以上两点关切,本文以高校外国美术史教学为例,谈谈“树形思维”能够带来的启示。
一、关于树形思维
柏拉图经典的“洞穴隐喻”,暗示了人类认知绝对真理的困难。或许正因如此,不断探索和无限接近真理的动机,激发着一代又一代智者为之努力。随着历史的演进和文明的积淀,无论对已有成果进行梳理总结,还是清晰地阐释新的认知与思维,都需要建立一种知识体系,树形思维便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知识体系。
关于“树”的想象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图像传统的表达,例如中国的家谱和西方的类目学。18世纪博物学家林奈(Carl Linnaeus,1707—1778)在他的代表作《自然系统》(Systema Naturae,1735)中将自然界分类归为“纲、目、属、种”,就是一种关于树的想象和运用。17世纪著名的理性主义哲学家笛卡尔,在一封信中明确用“树”来概括知识体系:“因此所有哲学就像一棵树……”1启蒙时期哲学家达朗贝(Jean Le Rond d'Alembert,1717—1783)在第一版《百科全书》(1751)的前言中,把该书的体系称为“百科全书树”。而海克尔(Ernst Haeckel,1834—1919) 的《 生命种系演化树》(The Phylogenetic Tree of Life,1866)更是呈现出一幅直观的树形图。在这些“树喻”中,我们看到树形思维的第一个,也是最明显的特点:系统性。
这种系统性的树形思维在美术史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例如《加德纳艺术通史》2《世界艺术史》3,以及其他诸多版本的编年、断代艺术史、《外国美术史》教材。不仅如此,与美术史密切相关的作品展览与博物馆陈列,也以相似的方式呈现出一段段视觉艺术史。与之相呼应,在高校外国美术史教学中,这种系统性得到了相对充分的重视。
树形思维还有一个非常重要但似乎未被重视的特点,本文称之为“并置性”。对外国美术史教学而言,“并置性”可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学设计中对多种维度的同时考虑;二是在具体过程中将艺术对象进行历时性与共时性比较,更重要的是并置呈现出那些针对同一作品、同一艺术家的不同研究方法与观点,给学生带来启发的同时也允许他们疑惑,留下思辨和独立判断的空间。
3文艺复兴早期作品与《蒙娜丽莎》比较
树形思维另一个值得强调的特点可以称为“相关性”,也就是说这个知识体系之中的所有元素都可以相联系,或者相得益彰,当养分从根部输送到每一片枝叶时,已经把这棵美术史之树塑造为一个有机整体。
二、外国美术史教学思维树形图
如何借助树形思维来重构外国美术史教学呢?基于以上系统性、并置性和相关性的考虑以及实际教学经验,笔者尝试绘制“外国美术史教学思维树形图”(图1)。
在这个树形图中,“视觉图像”是整个美术史的主干与核心,与之相应的繁密的根须则由各项人文主题所构成,包括宗教、哲学、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民族、种族、迁徙、科技、伦理、日常生活、性别、身份等。回到视觉图像的主干,可以延伸出三个并列的枝,分别是艺术本体、思辨和实践。
第一枝是艺术本体,大致上可以由作品、艺术家、流派组成,在这里强调对于本体的了解和分析。尤其是对作品的关注,不仅在尺幅、题材、形式、收藏等方面,还有新的研究成果对传统认识的补充,例如“赞助人理论”,传统美术史教学会将作品直接归为艺术家风格,但随着文艺复兴研究成果的发展,“赞助人理论”的兴起(可见于巴克桑达尔4、哈斯克尔5等学者的著述),我们也需要引导学生去考虑,艺术创作的中赞助人因素及其对作品的影响。
第二枝是理论思辨,如何帮助同学们建立比较深刻的认识,最好的方法应该是把各种美术史研究成果,尤其是对同一客体的观点相对、角度不同的研究,并置呈现在学生面前,请他们自己去阅读、思考、判断,哪怕疑惑,也是珍贵的。
第三枝是实践。这一环节应该给予同学们充分的发挥空间。老师需要帮同学们选定一些有价值的话题,比如:美术史上的莎乐美题材、波提切利与新柏拉图主义等,都是值得讨论的;还需要引导同学们在资料的海洋中分辨良莠;最后可能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严格要求和毫不吝啬的鼓励。
三、树形思维下的外国美术史教学案例
1.图实践:《蒙娜丽莎》。
在分析达·芬奇的经典作品《蒙娜丽莎》时,笔者在教学课堂上进行了4组图像并置,请同学们自己凝视、思考,然后畅抒己见。首先,将中世纪的圣像画与《蒙》比较,解读形式语言到人文内涵的变化,试着回答为什么《蒙》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然后,将文艺复兴盛期之前的肖像画与《蒙》比较,思考为什么《蒙》是文艺复兴盛期的作品?接着,将古希腊时期的作品与《蒙》并置,请同学们分析“复兴古典”的内涵。最后,将《蒙》与其后的作品比较,请同学们谈谈《蒙》的影响与被挪用的情况。经过4组并置比较和读图实践,同学们对艺术作品及其相应艺术家、流派、风格、特征、价值都有了从本体出发、建立在形式语言上的认知。
2.艺术本体+理论思辨+思维导图:《阿卡迪亚的牧人》的两种不同解读。
《阿卡迪亚的牧人》是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画家普桑的代表作。但20世纪以来的艺术史研究新的成果对这件作品提出了不同于古典主义风格的解读。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提供了两篇思路观点不同的美术史原典给同学们。一篇是图像学角度的阐释:《〈甚至在阿卡迪亚也有我〉:普桑与挽歌传统》;另一篇是符号学与后现代解构主义视角下的分析:《走向视觉艺术的解读理论:普桑的〈阿卡迪亚牧人〉》。6请同学们课下阅读、制作思维导图,学习美术史家的思路、行文、观点,同时又不囿于一种固定“真理”,在对比阅读中督促学生有所思考,同时有所收获。
3.艺术本体+理论思辨+创意短视频:《贺拉斯兄弟的宣誓》。
4学生围绕《贺拉斯兄弟的宣誓》制作的创意短视频截图
《贺拉斯兄弟的宣誓》是法国新古典主义的标志性作品,美术史一直以来都倾向于以法国大革命前夕启蒙时代的“新”+“古典主义”的模式来加以解析,形成了一套比较稳定的阐释话语。 但在20世纪80年代,“新艺术史”代表人物约翰·布列逊从“传统与欲望”“影响的焦虑”“转义”“权力转移”“性别政治”等角度,赋予这件作品以及艺术家雅克-路易·达维特以新的生命。7笔者在这部分的教学中,将布列逊的研究文章提供给同学们,同时鼓励他们收集很多相关资料,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出围绕《贺拉斯兄弟的宣誓》展开的创意性短视频。最后的结果很令人振奋,选择了这个主题的同学不仅研究了短视频软件、收集了学术资料、对作品作了从形式语言到文化内涵的全方位解读,还自己动手捏制了画中人物形象,以此拍摄了视频。最后呈现在全班同学面前时,观者和制作者都共享其中,受益匪浅。
结语
本文将自身对外国美术史教学的思考、研究、摸索和应用综合为一种“树形思维”,尝试自己制作了一份“外国美术史教学思维树形图”,也结合实际案例加以具体化。这份树形图难免有不完善的地方,其中的元素也不是要在教学中面面俱到,而是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侧重和取舍。本文只是尝试提倡一种具有系统性、并置性、相关性的树形思维,希望能够对当下的外国美术史教学有所启示。
注释:
1.转引自:李军:《可视的艺术史:从教堂到博物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15页。
2. [美]弗雷德·S.克莱纳:《加德纳艺术通史》,李建群等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9年。
3. [英]修·昂纳/[英]约翰·弗莱明:《世界艺术史》,范迪安主编,吴介祯等译,海口:南方出版社,2002年。
4. Michael Baxandall,Painting and Experience in Fifteenth Century Italy,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5. Francis Haskell,Patrons and Paintings,Yale University Press,1980.
6.[美]康纳德·普雷齐奥西主编:《艺术史的艺术:批评读本》,易英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248-268页。
7. [英]诺曼·布列逊:《传统与欲望;从大卫到德拉克罗瓦》,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1996年,第58-7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