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自我叙事
2020-05-10吴凌昊WuLinghao
吴凌昊 Wu Linghao
1吴凌昊C4150cm×150cm布面丙烯喷漆2019
《当代美术家》(以下简称“当”):你毕业于油画系,在你看来,油画材料的创作特性是什么?你怎样运用这一材料进行自己观念的表达?
吴凌昊(以下简称“吴”):油画在处理一些效果的时候更方便,丙烯出效果快,我可以马上进入下一步。但我觉得材料不是创作的重点。 我的观念表达重点不在材料上,可能更多的是一种“语法”,或者说整件作品产生的顺序和逻辑。
当:除去油画之外,你有考虑过从别的材料中找寻新的创作灵感吗?
吴:材料的使用因人而异。不一定这种材料就只能这样画。 材料不能决定你的表达,其实是表达决定了最后要怎么做出这件作品。据此,再去选择材料,而不是让材料限制创作。
当:你的作品《我想吃烧烤》《老师说我没品质》等都富有生活气息,生活在你的创作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吴:我觉得生活是高于艺术的,有的时候,生活比艺术还要强烈。我的作品中有很多生活的气息,当然这也是我的一条路线,我在追求一种表达的直接性,尝试使用图像去说一段废话。我的创作理念是尽可能避免那种很宏大、无聊、空洞的问题,比如自我感动式的社会关怀或者对一些不切实际架空生活的探讨,我会尽可能地回到我自身的真实生活里去,探讨一些真实的问题,这样的创作和生活才不会渐渐走向虚无。
当:在你作品的画面中常会出现一些网络符号,如虚线箭头、表情包等,通过这些图像你想传达出怎样的观念呢?
吴:这些图像拥有一种公共性和所谓的时代性,是一种公共符号,包括我自己也在生活中使用这些符号。当然也是因为这些符号是离我最近的,所以我想通过这样的东西去表达我的观点。我有一类作品使用了很多非自身、非原创的图像,我对这些图像进行复制以及小部分的改动、组合,或者直接挪用到画布上。这个观念就是一种去主体性的行为,为了去主体性,我会使用这些别人已经使用过的东西,包括这些表情包,其本身也是一种复制的行为。我复制这些复制,把这些东西再进行使用,它就构成了另外一种观看的方式。
当:作为刚毕业的青年艺术家,你在艺术创作中遇到过哪些困难?
吴:绘画中的困难。比如说很多时候,你会一直重复一个形式。现在如果谈当代绘画的话,一个形式在重复的过程中会渐渐失去表达的强度。我也看到了这个问题,很多时候画画会有惯性,会重复之前所做的,但是这些重复毫无意义,它会让你的表达稀释掉,忽略了真正想说的东西,或者说讨论的东西,结果是在复制你自己,所以我在极力避免。很多作品我画了第二遍或者第三遍,我可能会尝试微调,因此我的语言风格不是特别的固定,形象也不会特别的固定。我不会特意地寻找一个固定的符号去使用,我很克制地使用这些东西,避免自己掉入这种现代主义的陷阱里。
当:今年新冠疫情期间你的创作计划受到了什么影响?或者这一事件为你的创作提供了什么新的思考呢?
吴:我记得疫情的时候是毕业创作期间,我的创作计划没受什么影响,因为我的毕业创作就是在喷绘打印的画布上进行图像的改造。这次疫情算一个很重大的事,感觉站在了一个历史节点上,但是现在因为疫情过去,这种危机感好像又被忘记了,这其实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那时候我们觉得艺术站在这种人类真正的灾难面前很微弱,变得有点无法站得住脚,因为在生死面前,或者在这样的疫情面前,艺术好像变得不那么重要了。我在疫情期间做了很多具有不同感受的作品,其中很多感受都是从疫情中的生活得来的。当然,那些不会跟疫情直接有关,但都是因为疫情对生活产生了影响,生活对我产生了影响,我再表达出来。
当:你加入川美艺术家驻留计划之后对自身创作有什么新的思考吗?请谈谈未来创作的计划和方向。
吴:川美给我的感受是很干净、直率。我之前认为学院与学院之外的生活的是有隔阂的,但是在川美,这种隔阂会小一些,因为川美很重视学院之外的艺术现场。就目前来讲,我在延续之前创作观念的基础之上,有两条路线共存,并交叉前行:一是强调图像的方式进行创作,只是在选择上偏向有一定经典叙事味道的图像进行复制。二是强化碎片化叙事,希望通过直接强烈的方式强制性地拉近观众与画面和画面叙事之间的关系。后期我也想通过商业设计的形式凸显出画面信息的直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