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2020-05-09李凤利
李凤利
摘 要:文章以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为研究对象,首先立足于学生学习体验,从问题设计入手,提出了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索实践的策略,随后又从学生数学思维培养、教学方式创新等角度入手,探讨分析了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伴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推广应用实施,需要教师严格根据新课程理念指导,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成绩,降低学生数学学习难度,让学生真正喜欢上数学,以促进学生未来学业更加顺利平稳地发展。
一、做好问题设计,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实践
相较于传统教学理念,新课程理念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更加注重“以学生为本”,更加关心学生的教育感受与学习体验,更加尊重学生个性发展,而不再将学生视为“知识灌输的容器”。每一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针对学生教育过程中,理应尊重学生个性,充分考虑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从而使得针对学生的教育更加柔和,给予学生“润物细无声”式教育。在这一理念指导下,需要教师在实际开展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实际,做好问题的设计,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知识探索实践。教师应充分彰显学生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在实践过程中做到“心领神会”,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更有利于初中数学学习效果提升。在实际进行数学问题设计过程中,教师应关注问题提出的本身,通过问题揭示数学知识的本质,才能够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新知识点上,真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与此同时,教师还应注意所提出的问题难度要适中,并控制好问题的数量,问题太多会让学生应接不暇,问题提出只是手段,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实践才是最终目的。
例如,在进行“平面上两条直线位置关系”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际,先让学生拿出作业本,并在作业本上随意地画两条直线,然后教师向学生提问:“这两条直线存在哪些关系?”此时学生会发现自己所画的两条直线,要么平行要么相交,但仍有学生对此提出质疑:“我画的线和其他人不同,既不平行也不相交”,这一情况早在教师意料之中,因此教师可先不着急回答,而是以该名学生提出的问题为“引子”,组织学生进行新一轮的讨论“在同一平面之上,两条直线除了相交与平行,是否存在第三种位置关系”。在经过学生充分讨论后,教师再进行总结,展示最终答案:让提出问题的学生将自己所画的两条直线无限延长,会发现这两条不平行的直线最终总会汇聚在一处,成为相交关系。教师通过这种问题设计方式,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探索实践,这相较于教师直接公布答案,更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效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二、结合教学实际,注重學生数学思维培养
思维决定着行为方式,在新课改理念下,更加注重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有学生具备良好的数学思维,才能够对数学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刻全面的认知,才能实现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有条理地进行数学问题的理性分析、严密求证,并能够准确利用严密的逻辑推理解决问题。当前数学核心素养包含六种,分别是数学运算、数学建模、逻辑推理、数据分析、数学抽象以及直观想象。在上述每一个核心素养的背后,都有着数学思维的影子。更为重要的是,在数学思维的帮助下,能够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知与理解,最终实现数学学习效果的有效提升。基于此,需要初中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师中提高对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并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手段,实现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培养。
以逆向思维培养为例,这一思维能够帮助学生在面对复杂的问题或概念时,能够另辟蹊径,从常规思维的对立面进行考虑,有效扩展思想维度,不被一些司空见惯的规则、方法所束缚,这不仅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有着极大的帮助,同时还能够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有效提升问题解决效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针对一些数学概念的理解与学习,教师可以采取有效策略,充分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引导学生采用逆向思维进行思考,帮助学生深化记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例如,在开展“相反数”概念教学时,教师在问题提问方面,可以采取不同的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运用逆向思维进行思考,实现学生逆向思维的有效培养。比如在实际教学时,不仅可以选择“8的相反数是什么数”这种常规提问方式,还可以采取“-0.8是什么数的相反数”“如果一个数的相反数是-1/5,那么这个数用小数如何表示”。在学生适应这种思考方式后,还可以进一步提高问题提问的难度,要求学生采用“快问快答”方式,迅速完成问题阶段,教师通过这种“正向”“反向”提问的方式,能够有效实现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同时也加深了学生“相反数”这一数学概念的理解。比较类似的,在开展“补角”概念教学时,教师也可以采用这种“正向”“反向”提问方式,如“若∠1+∠2=180°,那么∠1、∠2互为补角”“若∠1、∠2互为补角,那么∠1+∠2=180°”,让学生对“补角”这一概念实现更为深刻的理解。
三、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实现数学教学方式创新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各个行业应用,在为人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带来较大便利的同时,也有效提升了教育信息化水平,并衍生出了很多丰富的现代教育技术。比如多媒体技术、微课等。因此需要初中数学教师充分抓住机遇,在实际开展教学过程中,加强对上述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促使教学信息传递效率得到有效提升,教学方式得到有效丰富与创新,给予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达到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的目的。初中数学知识不仅具备“抽象性”特点,本身一些知识内容还具有“渐变性”特征,在面对同一个数学问题、知识点时,如果改变其条件,那么它最终的结果也会随之发生改变,这种改变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只有将这种动态过程具体呈现出来,才更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规律形成过程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为达到这一目的,需要教师巧妙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做好“数学演示”,从而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