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合生活,架构高效数学课堂

2020-05-09郝章良

内蒙古教育·理论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高效课堂小学数学生活

郝章良

摘 要:小学数学学习要和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和生活息息相关。在生活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在课堂中运用生活常识,通过二者相互作用,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亲切,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用生活的经验分析数学问题,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20)01C-0032-02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生活融入到课堂中,让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熟知的生活常识进入课堂中,学生会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而不再是抽象化的代名词,知识也变得更加生动和具体。教师在课堂中引入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常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潜在动力,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把握数学的本质,明确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一、挖掘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数学学习内容越接近于学生的生活,越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接受知识也更加容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将生活背景写进教案中,与数学知识相结合,设计各种各样的展现形式,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探究数学知识,观察并思考数学问题,从而获得更多的数学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长方形面积》时,教师首先让学生准备了20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然后让学生说出生活中常见的长方形都有哪些?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餐桌、课桌、椅子、课本的面……要想知道长方形的大小得知道哪些条件呢?学生1:和长有关系;学生2:和宽有关系;学生3:和长和宽都有关系;学生4:和周长有关系……教师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小正方形摆出不同的长方形,并计算面积。学生摆出了长、宽各不相同的长方形。有的是长4厘米、宽2厘米,有的是长5厘米、宽3厘米,根据小正方形的面积,学生算出了长方形的面积,发现长方形的面积和长和宽都有关系。教师接着问:“如果要知道课本的面积,怎么计算?”学生拿着小正方体在课本上摆放,几个同学拼凑才能够用。教师接着问:“如果算出教室的面积呢?操场的面积呢?”学生面面相觑,这时教师引出了面积的计算公式:长方形面積=长×宽。然后让学生分别测量课本、桌子的面的长度和宽度并计算面积。

上述案例,教师在课堂中引入生活中的物体,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长方形的存在,并通过亲自动手测量,学到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数学课堂情境化,体验生活魅力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掌握数学知识,教师应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课堂情境中学习,找到数学知识形成的本质,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将数学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牢固地理解并掌握知识,提高数学学习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统计》时,教师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马上要开运动会了,学校要求每位学生积极参加运动会,项目分别有50米跑、100米跑、跳高、跳远、跳绳……请同学们帮教师统计参加比赛的人数。学生的兴趣被运动会调动起来,都积极地设计统计方法,可这是一项繁琐的工作,怎么才能让工作更加简化呢?有学生说按照名字统计,有学生说按照参赛项目统计,统计结果有点眼花缭乱,教师引导学生:“怎么做才能让统计结果更加清晰、一目了然?”有学生将项目分类,并记录参加人数。教师接着引导学生是否可以将统计结果设计成条形图,这样可以直观地看到每个项目参赛人数的多少。按照教师的思路,学生以项目为准,设计了条形图,有的还提出可以设计扇形图、柱状图等等。

上述案例,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生活情境,让学生乐于参与其中,体验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学生可以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将二者紧密联系,深入理解所学知识,体验数学的魅力。

三、数学教材灵活化,促进学生探究

受传统教学模式以及“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数学教学始终以课本为主,数学学习仅限于习得课本知识。目前的数学学习不能仅限于课本,应该更加具有开放性、大众化及社会化。数学教材应该更加灵活,数学教学也应该从单纯的课堂学习向更宽更广的社会化数学探究方向发展。教师在课堂中应该设置一些悬念,让学生能够进一步探究和解决数学问题,将所学的知识返回到生活中,又能在生活中找到补充课本知识的途径,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时,教师为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练习:妈妈准备花800块钱买一些地砖布置客厅,客厅长5米,宽4米,假如你帮妈妈挑选材料,你准备选择哪种?①地砖规格是50厘米的正方形,每块地砖9元;②地砖规格是50厘米的正方形,每块地砖7元;③地砖规格是40厘米的正方形,每块地砖8元;你给妈妈当个小参谋,看选哪种合适?学生开始计算并讨论,首先要将总价格控制在800元以内,其次质量要好。因此,学生先计算三种地砖分别需要多少块?再计算分别需要多少钱?经过计算后发现,第一种需要720元,第二种需要560元,第三种需要1000元,第三种总价格超标,所以舍弃,第二种价格太便宜怕质量不够好,因此,作为妈妈的小助手,学生帮妈妈选择了第一种地砖来布置客厅。

上述案例,学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生活中,又通过生活中的常识弥补了课本知识的不足,满足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培养了他们活学活用的能力,让数学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四、数学练习生活化,体验数学应用

数学生活化教学就是要将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打破二者之间的隔阂。将数学知识赋予生活化,最重要的就是给学生布置课后练习,让数学和生活联系在一起,将数学练习和学生眼中的数学情境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用数学的方法和思维来观察生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乐趣。教师可以布置学生采用现场观察、动手实验的方法,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并将数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小数加减法》时,教师为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结合日常生活体验小数加减法。对于小学生来说,最喜欢去的地方地方是超市,而超市的商品价格一般不是整数,而是小数。比如,一个足球56.8元,一个笔记本5.9元,一根跳绳19.8元,一个变形金刚玩具88.88元……学生今天要完成的任务是,用100元钱买三种商品,看能找回多少钱?学生为避免超支,首先要计算商品价格总和,这需要运用小数加法知识;还要算出剩下多少钱,这就需要用手中的钱数减去商品价格总和,用到小数减法知识。有学生买了足球、笔记本和跳绳,一共花费82.5元,找回17.5元。有学生想买两个足球,但是算下来价格已经超过100元,只能忍痛割爱,选择其他商品。学生设计了多种组合方式,加强了小数加减法的练习。

上述案例,教师通过给学生设计生活化的数学问题,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和生活的密切关系,让学生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既巩固了数学知识,又加强了数学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小学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在课堂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将生活气息融入到课堂中,并鼓励学生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钱元香.生活化教学,让数学课堂彰显活力[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9,(10).

[2]刘敬.让数学走进生活——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小学数學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考试周刊,2019,(82).

[3]何慕华.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探究[J].亚太教育,2016,(8).

[4]翟增鑫.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J].科技展望,2016,(6).

[5]徐华.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4,(33).

[6]李军.有效提问  成就精彩——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实践与研究[J].学周刊,2012,(14).

[7]巩建文.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J].学周刊,2012,(3).

[8]汪伟霞.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7).

[9]李桂萍.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数学高效课堂——导学案教学背景下浅谈小学数学预习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4,(66).

[10]胡美清.浅谈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12,(1).

猜你喜欢

高效课堂小学数学生活
生活感悟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无厘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