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融合发展探究

2020-05-09孙虎

内蒙古教育·理论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传统出版数字出版融合发展

孙虎

摘 要:近几年来,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融合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大好局面,二者相互促进、优势互补,推动出版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出版单位都要依据自身优势和特点,探求各自的转型发展之路,实现由内容提供商到知识服务商的转变,以适应时代需要,满足读者需求。

关键词:传统出版;数字出版;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20)01C-0004-02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出版面临着新的挑战。近年来,传统出版在融合发展方面积极探索,推出了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含有科技元素的互联网阅读平台,也开发出许多面向各类用户需求的多元化应用产品,但也存在思维落后、路径误区等问题。如何实现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的融合发展,是一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理论课题和实践课题。

一、两种出版概念及其现状

(一)传统出版的概念、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传统出版一般指的是,以印刷技术为基础的纸张出版模式,其特点是将出版内容附着在纸质媒介上。传统出版物形态明确,在物质形态上具有可保持性,出版流程通常为:编辑——印刷——发行。如今传统出版物总量连年下降,而数字出版物总量持续上涨。传统出版存在以下三个主要问题。

1.媒介单一,以纸为媒。

与数字化出版相比,其传播方式单调,无法实现通过声音、视频、虚拟现实等方式与读者产生互动。就传统出版业来讲,一方面囿于媒介限制,出版团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另一方面,编发逻辑和技术瓶颈也阻碍了创新变革。

2.编辑主导,市场模糊。

书流向哪里,卖给什么人,是不清楚的。近年来,出版行业的经济、终端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中最显著的变化是消费群体的比例变化,“90后”和“00后”占据了阅读市场,这一代年轻人更习惯于用随身携带的电子设备进行随时随地的阅读。紧跟市场形势,出版逻辑也应随之变化。应该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精准分析数字流出市场新风向,针对各类用户群体按需出版。而习惯于进行传统出版的编辑人员在策划选题的時候,经常以自身体验和阅历为导向来进行选题评估,缺乏对市场调研的客观依据,缺乏对市场策划的数据支持,新书出版的盲目性较大,成功率较低。

3.营销单一,势大力微。

目前,纸质图书经营往往是通过书店销售、电商推售、名人签售等几种途径,而新媒体平台和自媒体的发展为全媒体营销奠定了基础。网络上的博客、社区分享等方式也可以带动图书销售,通过不同圈子进行更精准地推荐可以实现人群购买的高转化率。面对当前新媒体发展的大好趋势,传统出版业应紧随潮流,借此趋势努力做好对纸质图书的推广和营销,并加大力度拓展数字出版版图,线上线下双重出版,为不同需求的消费者提供不同的选择。

(二)数字出版的概念、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数字出版,是指数字化出版技术,为读者提供新的阅读模式,是一种更加便利、个人化的阅读方式。数字出版在我国兴起较晚,但发展势头迅猛,占据了当前图书市场的大笔份额。相较于传统出版物,数字图书查找、下载便捷,易于携带,价格低且绿色环保,具有突出的优势。

数字化出版打破了以往的思维定势,成为了出版业的领跑者。然而,任何产业在其发展初期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数字化出版的版权、融资问题,专业技术人员匮乏等状况均制约了其发展速度。如何克服困难,实现传统出版到数字出版的转型,是当前各出版社亟须解决的问题。

二、两种出版模式深度融合发展的路径探讨

利用数字技术、多媒体表现形式,把传统出版积累的优秀内容资源进行立体化呈现,既为读者提供了多元化的服务,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也可以实现多元盈利,取得可喜的经济效益。这也是我们所追求的理想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驱动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的“双轮”,促进二者的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趋势。要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发展,其路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融合型数字出版人才

数字出版人才,是保持数字出版产业持续高速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出版单位发展的活力之源。我国实现数字出版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之一,就是加大力度培养融合型数字出版人才。目前,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应注重行业的需求,明确目标定位,重视培养技能和创新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切实解决数字出版人才队伍建设滞后于产业发展的问题。

同时,应当实行积极的人才吸引战略,积极吸收国内外优秀的数字出版产业人才加入到数字出版的领域中来。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因此,要实现数字出版的持续高速发展,实施人才战略是关键。除了实施人才引进的策略以外,还应当加强对传统出版产业中现有人才的培养。因为传统出版产业中的现有人才熟悉出版的模式、出版的流程和营销推广模式,对这些人才进行系统的培训,也是解决目前数字化出版行业人才缺口的一个重要措施。

(二)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加强数字出版的引导

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是一项系统的、庞大的工程,需要党和政府的政策指导,需要全社会以及涉及出版、技术公司和用户的密切配合和交流合作,才能逐步完成的一场颠覆性的行业革命。因此,没有党和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支持,仅仅依靠行业自身或部分群体是无法完成这一变革的,或者说将会极大地延缓这一变革的历史进程。

我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明确了未来几年数字出版的发展规划,指明了数字出版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和新方向。针对新闻出版文化产业的发展,我国早就明确将数字化出版产业的发展写入政府的发展规划纲要之中,并且明确制定数字出版产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政策。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了对高新数字出版企业的扶持政策,其中包括联合投资、优惠税收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等。这一系列产业政策和资金扶持政策都极大地推动了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同时,政策引领的日益完善,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均为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的融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法律支持。

(三)建立数字出版的互联网思维,打造产业发展新模式

“互联网+”是知识社会创新推动下形成的互联网生态发展新形态,已经对社会经济等各个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互联网+出版”已经成为出版产业生态发展的新模式。这种融合出版模式要求整个传统出版链进行调整、分裂和重构,也对数字出版资源的开发运营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互联网+”也为数字出版产品设计提供了新理念。就传统出版社开发的APP而言,应当秉承“方便用户阅读”的开发理念,重视读者用户体验,不断完善和优化基础功能。同时,可以借助AR技术给读者带来不同的阅读体验,为内容注入活力,还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精确分析行业动态,为产业发展提供决策服务。

(四)强化知识服务,实现转型升级

知识服务是数字出版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是传统出版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跨越性发展,也就是从内容提供商向知识服务提供商转型。这是信息时代对出版单位提出的要求,也是提高全民阅读质量,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在转型过程中,各个出版单位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选择不同的路径。具体来说主要有内容服务型、科技服务型和平台服务型三种发展模式。

(五)深入研究和探索数字出版物的营销策略

数字出版物的营销模式与传统的出版发行模式相差甚远。传统的书店、书城根本不适合数字出版物营销的需要。数字出版物大多存储于互联网上,用户利用各种终端设备随时随地进行阅读。针对不同数字出版物内容,通过对市场细化分析,选择数字出版物的目标市场和市场定位,同时分析目标市场消费群体的心理、需求、购买力等各类特征,分析影响消费者购买的主要因素。再进一步研究数字出版物的产品类型、生命周期、组合策略、新产品開发方式及程序、品牌策略和包装策略。通过对影响数字出版物定价的主要因素的分析,研究数字出版物的定价方法及策略;通过对数字出版物不同分销渠道的职能、类型的研究,并根据数字出版物本身的特点,研究确定数字出版物销售渠道。

总而言之,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的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出版从业人员应该不断掌握新知识,汲取新理念,熟悉新领域,拓宽新视野,充分运用市场发展规律,在市场中锻炼出经营管理的本领,抓住战略机遇,促进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晓光,金秀坊.数字出版何去何从——2017年数字出版研究综述[J].出版广角,2018,(3).

[2] 张驰.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发展的路径探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8).

[3] 张新新.加速推进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动能接续转换——2017年数字出版盘点[J].科技与出版,2018,(2).

[4] 汤莹滨,胡佩琼.论“互联网+”环境下图书出版链结构的变化与发展[J].科技与出版,2017,(11).

[5] 杨源.知识服务背景下的出版实践研究[J].传媒论坛,2018,(9).

[6] 孙晓翠.“企业2.0”时代出版企业向知识服务提供商的转型升级模式[J].出版发行研究,2017,(8).

猜你喜欢

传统出版数字出版融合发展
试论融合创新思想对新时期图书策划和营销的指导作用
推进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
“互联网+出版”的融合发展路径探讨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运行模式与市场结构
浅谈新媒体在美术类图书出版中的应用
做一个全民阅读时代的“悦”读人
国际图书出版市场现状及趋势分析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传统媒体走出“融合发展”误区的理论与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