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迎挑战、抓机遇,积极应对中美经贸摩擦

2020-05-09江鑫窦瑾陈香余茂军张淑娟

中国商论 2020年6期
关键词:机遇挑战

江鑫 窦瑾 陈香 余茂军 张淑娟

摘 要:中美两国分别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双方之间的贸易往来对于增强两国人民的福祉和稳定世界经济系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中美经贸摩擦的最新进展,其次详细分析中美经贸摩擦对我省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最后基于分析,提出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充分挖掘国内消费潜能、倾听外贸企业心声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美经贸摩擦  挑战  机遇

中图分类号:F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03(b)--03

当前,美国单方面挑起的贸易战已经对我国及我省部分行业企业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冲击,随着经贸摩擦向纵深发展,必定会影响我省经济平稳增长。因此,研究中美经贸发展新趋势,对稳定我省外贸、重塑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1 中美经贸摩擦的总体情况

自特朗普政府执政以来,美国大力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不断升级与我国的贸易摩擦,企图遏制我国高端制造业发展。

1.1 贸易关税层层加码,逐步升级到科技金融领域

自2018年3月美国正式发布对华“301”调查结果至今,中美经贸摩擦一直处于“边谈边打、谈谈打打”的状态。目前美国拟将我国2500亿美元输美商品关税从25%提升至30%,并且于2019年9月和12月將3000亿美元清单商品分成两批各加征15%关税,随后我国采取相应的反制措施,至此,四批关税清单累计覆盖约97%的我国出美商品。8月份我国离岸和在岸汇率双双“破7”,被美国单方面认定为“汇率操纵国”。中美关系竞争加剧,贸易战开始向科技战和金融战延伸。

1.2 中美贸易额持续减少,贸易关系逐渐冷淡

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13—2018年中美双边贸易整体上呈现平稳增长态势,仅在2016年受两国经济增速下滑及美元走强等因素影响出现了下滑。2018年全年,中美双边贸易额高达6598.4亿美元,增长3.75%,但增幅较2017年大幅下降。随着中美双方贸易问题的逐渐爆发,贸易谈判推进曲折,2019年第一季度中美双边贸易额下降幅度高达14.9%,其中,美国从我国进口下降13.9%,我国自美国进口下降18.8%。截至2019年7月,东盟已经取代美国成为我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国则成为我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见图1)。

2 中美经贸摩擦对我省的影响

2.1 主要挑战

在中美经贸摩擦不断向纵深化发展的过程中,我省经济社会受到的负面影响逐渐增多。

2.1.1 中美贸易情况不断恶化

除去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国际外部需求减少等大环境影响,中美经贸摩擦对我省影响不可小觑。美国作为我省的第一贸易伙伴,2018年我省对美进出口额高达98亿美元,占全省总量的16%。目前,美国2500亿美元清单中影响我省对美出口的38亿美元,占全省对美出口的50%;我国对美的反制清单影响我省自美进口的16亿美元,占全省自美进口的70%。若经贸摩擦持续升级,我省对美进出口将会明显下降,2019年上半年,我省对美贸易进出口43.7亿美元,同比下降6.7%,低于全部进出口增速13.3个百分点,美国退居我省第二贸易伙伴。

2.1.2 企业发展受到抑制

随着中美经贸摩擦的长期化,部分企业和产品的进出口受影响较为明显,合肥华凌、芜湖中鼎对美出口分别下降25.9%、38.5%,冰箱、汽车零部件对美出口分别下降19.6%、14.8%;安徽龙磁科技暂停原计划进口的500吨美国商品,高新技术产品、农产品自美进口分别下降36.8%、22.6%。部分外贸企业为规避中美贸易摩擦加征关税,采取“抢出口”策略,其中化工、计算机、汽车、电子机械等行业前期抢出口较多,但随着订单逐步消化,后续订单接续困难,宁国中鼎股份5月份在美国中标的新产品价值仅7万美元,而2018年同期为500万美元以上。根据经济运行平台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调查问卷,截至8月30日,提交问卷的899家企业中有超过半数企业反映受到中美贸易摩擦影响。

2.2 新的机遇

中美经贸摩擦长期化发展对我省的影响已不容小觑,既有负面的,也有正面的,需要理性看待,牢牢把握住给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2.2.1 企业积极改变经营战略,经济负面影响有望减弱

由于中美经贸摩擦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部分企业有意向海外转移产能或布局生产基地,采取出口替代、外贸转内销等经营策略,整体影响面有缩小趋势。铜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表示企业正积极向海外布局,准备在越南、泰国、巴西等地建设生产基地。黄山佳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表示降低对美订单后,增加对俄罗斯和中东的出口,企业生产经营的负面影响逐渐减弱。安徽富泰发饰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表示正在开拓新的出口市场,加大对新销售市场的产品研发力度。海螺集团表示正通过转口贸易来规避关税,同时加大在国内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业布局。

2.2.2 制造业加速布局调整,人口人才红利有望再造

受国际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加速向东南亚地区转移,部分不具备拓展海外市场能力且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则加速向我省等内陆地区转移。2018年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6.1%,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29.5%,2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工业总产值增长16.6%,新型制造产业发展迅猛,劳动力需求量逐渐扩大。随着贸易战对沿海地区负面影响的增强,少数企业短期内难以寻找替代市场,被迫选择停工停产,我省外出务工人员逐渐回流,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数量差距由2015年的805万缩小到2018年的759万,劳动力供给水平有望进一步提高,从而缓解我省企业“用工荒”问题。

2.2.3 政策红利不断叠加,企业创新活力有望激发

美国不仅对我国加征不合理关税,而且打压我国高科技企业,限制我国公民赴美从事科研,人为增加《中国制造2025》的实现难度。我省创新实力较强,拥有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国家级创新主平台及省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分平台和安徽创新馆、能源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等一批重大平台载体。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省印发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一方面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铜陵有色集团和海螺集团首次进入世界500强行列;另一方面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发展长鑫存储、科大讯飞、京东方等创新型企业,继续做大做强我省的“芯屏器合”产业。随着减税降费、“放管服”改革、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等政策的逐步落地以及长三角一体化、中部崛起两大国家战略的重叠,我省产业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企业创新活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3 几点建议

总体看,中美经贸摩擦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我省需要进一步坚定高质量发展信心和决心,把握战略机遇,以更强的发展韧性应对外部挑战。

3.1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着力提升发展质量

一是把握科技创新方向。以5G、物联网、无人驾驶等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将陆续进入核心技术突破或商业化时期,我省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力度,在量子通信、人工智能语音等领域实现新突破,推动家电、汽车、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加快升级。另外要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及中部崛起再上新台阶等国家战略,积极承接江浙沪等发达地区的新兴产业布局和转移,把产业链的关键环节留在我省,进一步推动我省产业发展高端化。二是积极搭建创新平台。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引领,继续推进“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和“一室一中心”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落地安徽。扶持建设一批产业指向明确的科技创新功能性平台,打造“高新基”全产业链项目体系。三是加大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各地政府要出台并落实有吸引力的创新创业人才政策,大力引进产业发展急需的“高精尖”人才。支持企业通过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引进、共建研发机构等方式,吸引高层次研发和技能人才。健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完善科技人才培养机制,鼓励省内高校围绕未来主导产业开设相关专业,多渠道培养创新科技人才。

3.2 充分挖掘国内消费潜能,积极开拓海外新市场

我省要全面融入国家开放战略,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并重,不断提升内外联动、东西双向的开放水平。一是释放国内市场潜力。我省具有沿江近海、居中靠东的区位优势,又处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要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和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推进开放大通道大平台大通关建设,加快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顺应数字经济发展新趋势,完善商品流通渠道,推动传统商业综合体创新转型,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农村电商、特色新兴商业模式,不断提升商品供给水平。积极落实各项消费政策,推动居民收入平稳增长,推进线上消费、共享消费、提前消费发展,充分挖掘居民消费潜力。二是大力开拓国际市场。推进国际市场多元化发展,加强与“一带一路”等非美国家或地区在市场基础设施、产业技术、能源资源等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加快提升合肥新桥机场国际航空运输能力,加密“合新欧”国际货运班列,打造内外畅联的国际运输网络格局。高水平举办世界制造业大会等国际性展会,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产业,扩大出口信用担保国别市场覆盖面和小微企业覆盖面,為省内企业走出去提供重要支撑。

3.3 倾听外贸企业心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完善外贸企业补贴支持政策。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加快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在融资担保、出口退税等方面给予外贸企业相应的政策优惠,持续推进外贸主体队伍高水平建设。出台外贸专业人才的引进政策,加大外贸专业人才个人所得税的优惠力度,激发外贸专业人才干事创业活力。在用电、用水、用气方面给予对美有进出口业务的企业适当财政补助,进一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二是提高政府服务外贸企业水平。密切关注中美经贸摩擦进展,及时在政府平台发布中美经贸最新动向,大力宣传境外投资政策和流程,引导企业理性冷静看待中美经贸摩擦。建立健全重点外贸企业全覆盖联系机制,结合“四送一服”及时开展对美贸易企业调研,帮助企业寻找降本减负的方法,优化企业出口产品结构,减少中美贸易摩擦的负面影响。同时要对外贸企业的就业失业形势进行实时监测,组织开展员工技能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员工生产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杜永红.中美经贸摩擦的本质与中国应对之策[J].中国流通经济,2019(09).

[2]宋河发.赵星.武晶晶.中美经贸摩擦背景下我国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发展对策[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9(08).

[3]余永定.中美经贸摩擦的再评估与展望[J].新金融,2019(08).

[4]杨其广.再论中美贸易战[J].中国金融家,2019(07).

钟茂初.中国经济完全能够应对不断升级的中美经贸摩擦[J].人民论坛,2019(16).

作者简介:江鑫(1993-),女,汉族,安徽铜陵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研究;

窦瑾(1985-),女,汉族,安徽淮北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宏观经济研究;

陈香(1983-),女,汉族,安徽六安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研究;

余茂军(1988-),男,汉族,安徽六安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研究;

张淑娟(1987-),女,汉族,安徽合肥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宏观经济研究。

猜你喜欢

机遇挑战
极限挑战
再见,机遇号
泸指v型逆转 进场机遇可期
指数再创新低 把握底部机遇
眼力大挑战
机遇
第52Q 迈向新挑战
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