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工作对行政事业单位工会的有效介入分析

2020-05-09花庆海

现代经济信息 2020年6期
关键词:社会工作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社会工作的形势也在快速转变,但是某些行政事业单位的员工不能跟上社会的变化,对社会的认知度不高,这就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工会在开展工作的时候不是很顺利。这就需要通过有效的途径或手段对员工加以引导,社会工作的作用由此凸显出来,就是帮助行政事业单位工会开展工作、解决问题。

关键词:社会工作;行政事业单位工会;介入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工会是最贴近人民的组织之一,工会直接领导行政事业单位的职工,也直接服务于职工,特别是现在我国出台了许多政策,对基层的行政事业单位工会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整,逐步加强社会工作,使行政事业单位工会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基层职工。本文主要讨论社会工作对行政事业单位工会的有效介入,对行政单位工会工作的影响。

一、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大体上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从宏观角度讲,社会工作就是国家出台的方针、政策,倡导社会和谐,倡导人民团结友爱;从微观角度讲,社会工作就是以科技为本、使用合适的方式方法来帮助他人的一种活动[1]。

(一)社会工作的定义

1.社会工作是一种制度。威特默尔1942年在其所著的《社会工作:一种制度的分析》一书中认为:社会工作是有组织的机构或团体为解决个人所遭遇的困难而实施的一种援助,是为协助个人调整其社会关系而实施的各种服务[2]。

2.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中可以体现:社会工作是构成我国基础社会建设的一部分,以社会工作形式表达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通过专业的方式表达出社会工作的宗旨——“助人自助”。

(二)社会工作的功能

1.促进服务对象正常生活

社会上有一部分人由于地震、洪涝、干旱等天灾或因为火灾、意外伤害等人祸,导致他们一直处于贫困的生活状态,这时候社会工作就会提供一些帮助,改善他们的生活,使其达到正常的生活水平。正常生活是我国每个公民应享有的权利。“扶贫、救灾、救难”可以稳定国家的基本秩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同时可以使他们感受到社会工作带来的好处和温暖,加强他们对社会工作的认可,这也是在“助人”。

2.促进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

“人依靠环境生存,环境以人而存在”。社会工作帮助的是一些弱势群体、困难群体,他们不具备优势的资源条件和生存基础。社会工作不能只帮助他们解决眼前的问题,需要提供长期持久的解决方案,利用他们当地的环境是提供长期持久帮助的最为关键的因素。利用当地的环境资源,可产生更持久的帮助力量,也可以促进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二、行政事业单位工会工作现状分析

(一)行政事业单位工会的积极作用

1.协调单位与职工之间的问题

由于单位是以盈利为核心的,大部分的目标是着力于经济效益。单位“开源节流”是经济运营的必然选择,但是降低成本会影响到员工的个人福利及利益。这时候就可以利用工会组织维护职工利益的职能,工会的协调平衡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工会组织需要深入职工中了解情况,在充分了解情况后向行政事业单位转达职工的需求,并且向行政事业单位推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推进单位合理地进行改善,同时保障职工利益。

2.加强单位的基础建设

加强单位的基础建设是单位工会的首要责任。工会组织是最贴近职工的组织,工会要积极宣传行政事业单位的方针,增加文化精神建设;工会组织要多了解社会,在单位中积极宣传社会上的正能量,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社会地位;还需要多学习中共中央下达的精神,及时传达到位,让单位的每位职工了解到最新的国家精神[3]。

3.增强单位的凝聚力

单位工会需要利用自己的优势,搭建平台,让每个职工都有机会展现自己,不断发掘单位职工的潜力,可以采用竞争上岗等多种方式,让每个员工增加学习的动力,增设单位职工学习的场所,也可增加各种活动展示的平台,从而增加单位的生机活力、凝聚力。

(二)行政事业单位工会工作中现存的问题

1.单位领导对工会的重视程度不够

行政事业单位的薪酬一部分来源于国家的财政拨款,但有的单位领导对工会不够重视,很多单位工会的会长都是由其他领导兼任,各种工作精力并未用于工会,工会的会长也没有独立的职权,拨款的工会经费也被挪作他用,从而使工会由于权力、经费等原因开展工作的时候困难重重。

2.工会干部人员配置问题

工会干部主要是兼职,其中很少一部分是真正从事工会工作的人员。而且这些干部能力不平衡,从而导致工会的职位被挤占,真正专职、有能力的人无权,而一些兼职则享有权力,但是这些兼职人员根本不能全身心投入工会的工作中[4]。

3.工会的工作“形式主义”,思想不到位

由于工会的领导一部分是兼任,所以对工会的工作不够不理解,甚至认为工会对单位来说无一好处。个别的工会会长对工会的认知不足,认为工会就是一个摆设,上面下发任务也只是在单位领导面前做做样子,存在“浮光掠影、走马观花”的形式主义,没有真正地落实到每位职工[5]。

4.工會经费落实难

每次工会开展活动都需要经费的支持,工会经费是工会组织开展活动的基础。但是工会的经费经常由于工会领导对工会的认识不足变成单位其他任务的经费。工会经费都是由单位的财务拨款的,但是部分单位由于经济效益不好将工会经费挪作他用,从而导致工会经费的缺失。

5.工会的内部体制不完善

工会组织由“五委”构成,即工会委员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女职工委员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保护安全监督检查委员会。但是部分单位工会组织有残缺现象,有的工会员工未能享受同级的职能待遇。工会不完善导致职工某些问题不知道到哪里诉求[6]。

6.工会工作听取建议比重问题

大部分的工会工作是在上级领导的建议下开展工作,很少询问、采纳职工的建议。但是工会组织是直接服务于职工的,很多工作都要落实到职工身上,所以职工的建议也需要采纳,听取建议比重要以职工为主。

7.工会工作呆板,无特色

当前,部分单位工会把聚餐、看电影、出去旅游当作工会的主要工作来抓,每个周期这类的活动做了许多次,但是活动整体比较单一,只是单纯为了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没有真正地站在员工的实际需要去开展活动,导致活动开展得平淡、没有特色,职工感受不到工会的存在。

三、社会工作服务介入行政事业单位工会的意义

(一)必须进一步坚持党的领导

社会工作可以更好地了解工会,工会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在党的领导下党和群众连接的桥梁和纽带。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工会、政党、工人结成同盟,共同研究解决工会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实际困难,协调支持工会的工作富于创造性,有效地维护工人的合法权益,有效保护、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

(二)增加领导对工会的重视程度

社会工作开展可以加强单位领导对工会的重视程度,可以使单位领导深入了解工会工作各项细节,这样单位领导能够理解不同的员工群体的实际情况,了解员工的收入、生活条件和最迫切的需求,从宏观把握员工团体的趋势,从微观关注员工个人的具体情况。有必要照顾他们不同的经济利益,保障他们共同的政治权利,接近不同的员工群体和不同的工作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7]。

(三)配置优秀的干部人员

社会工作的介入使单位必须建立完善的人员选拔制度,由真正从事工会工作、愿意服务职工的人员担任工会的干部,配备适当的权威,应该定期组织培训、研讨会和其他活动来提高工会干部的能力和素质,塑造领袖的权威,这样员工可以完全相信工会领导人。通过邀请专业老师讲座、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进行培训,打破各级工会干部以往机关化、陈旧化、行政化的思想束缚,从而树立起为员工群众真心实意服务的正确观念。

(四)保障工会经费

开展社会工作可以使工会的活动经费得到充分的保障,保障经费的每一笔支出必须用于工会开展活动。社会工作的介入可以使单位每个周期预先准备工会开展活动的工会经费,每个周期后公布经费的流向,让经费公开化、透明化,让每个职工监督。

(五)改变工会的工作方式

社会工作可以使工会开展工作的方式产生转变,由当前自上而下的工作方法转变为自下而上的工作方法,彻底摒弃以往工作靠发文件、靠开会来推动的方式,要适当采取自下而上的工作方法。这就要求工会干部主动深入员工群众中间,走基层、访民意,调查研究基层分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倾听广大员工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冷暖和疾苦,和广大员工群众打成一片,真正体现“工会就是员工的家”的根本目标,切实解决广大员工的实际问题。在调研上不走虚套,实实在在研究解决问题。调研是工会了解基层和职工、群众的必要措施,也是有效手段,是衔接上级工会与基层工会的重要举措。因此,工会干部必须沉下身子、放下架子,与广大员工群众进行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为了杜绝出现工会开展工作只是走过场这一现象,一定要制定详细的计划,围绕重点工作任务,将工会各项工作面面俱到,实现工会工作全覆盖[8]。

(六)建立健全的体制

社会工作的介入使领导开始重视工会的工作,从而可以使工会建立健全的机制。保证工会的“五委”能够健全,保证单位的每位职工有任何诉求都可以找工会,增加工会在职工心目中的地位。

(七)建立完善的工会监督制度

社会工作的介入使单位建立健全干部监督制度,民主管理是一种有效的管理工会的方式。工会要加强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工会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扩大民主参与渠道,反映员工的愿望,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领导了解他们的需求,关注员工的智慧,为员工参与管理构建一个坚实的平台。

(八)社区工作方法的运用

社区工作是专业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任何企业都坐落在空间的特定区域,该区域的社区、机组运行和职工的工作和生活都与社区密切相关。社会工作的建设和发展需要保持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充分了解并利用社区的优势、各种资源,开展社区卫生、福利休闲、娱乐、文化等活动,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员工的生活。社工协助计划的工会咨询作用,是协调、整合相关员工的服务计划,以改善内部和外部的关系,是培养员工人文关怀的重要途径。

(九)社会工作行政方法的运用

社会行政是一种间接的社会工作方法,是依照行政程序、通过协调运用各种资源將社会福利政策转变为具体的社会服务、以实现政府或机构特定社会福利目标的过程。它通过团体互动与方案活动促进个人成长,通过让员工分享感受和经历、共同协调计划、帮助个人和他人等方式,增强团队凝聚力,提高工作效率。

四、结语

工会是职工与单位之间强力的纽带,通过本文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社会工作介入行政事业单位工会工作的优势,让工会工作中存在的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行政事业单位工会要认识到工会工作需要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工会工作的方式,要适应社会不断转型的新形势。社会工作的介入可以大幅度地提升各工会在单位的地位,为工会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唐文雪.新形势下加强事业单位工会工作的相关探讨[J].消费导刊,2010(1).

[2]冷卫平.怎样发挥企事业单位工会的作用[N].湖南工人日报,2010-07-09.

[3]曹奇.浅议事业单位工会组织重要性[J].华章,2010.

[4]陈玲.事业单位工会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R].2010年度红河州优秀工运理论调研报告.

[5]刘君.社会工作对行政事业单位工会的有效介入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7(5).

[6]姚素莹.浅析社会工作对行政事业单位工会的有效介入[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11).

[7]许晓军.中国工会的社会责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8]张其林.对新时期工会工作创新与发展的思考[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4).

作者简介:花庆海(1978—),男,江苏姜堰人,党校本科,主要从事行政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社会工作
优势视角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作用探析
以系统观推进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
结构性嵌入:社会治理视域下强制隔离戒毒“民警+社工”工作模式研究
社区退休老人的老有所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以社会工作视角解决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服务质量提高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