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夏地区的城镇与农村普通话普及程度对比调查及建议

2020-05-09杨二红泽让卓玛李雪菱阮艳红马静

青年与社会 2020年4期

杨二红 泽让卓玛 李雪菱 阮艳红 马静

摘 要:本次调查研究旨在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的城镇与农村普通话普及程度,进一步了解整个宁夏地区的普通话普及情况,并针对普通话普及过程中呈现出的问题,提出具体解决措施,更好地推广普通话,营造良好的普通话氛围,从而促进人际交流,加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

关键词:宁夏平罗县;城镇与农村;普通话普及程度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外交流逐步加强,普通话变得日趋重要。在“一带一路”战略格局下宁夏要有作为有担当,主动融入、积极参与,因此,承担交流沟通的语言“普通话”就尤为重要。在宁夏地区,由于经济以及地理条件的限制,普通话并不是十分普及,人们主要以方言为主。本次调查旨在以宁夏平罗县为地方原型,分别就农村与城镇不同居民普通话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由小及大,了解整个宁夏地区的普通话普及程度。此外,还对农村和城镇进行对比分析,针对当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以便更好地推广普通话,缩小语言差异,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促进人际交流。普通话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不仅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甚至于整个中国而言,当然,方言作为一种地方交流的语言同样必不可少,但是普通话对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包括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的城镇与农村所有在住居民以及户籍在平罗县的居民,涵盖了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学历。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首先,就研究课题查阅相关论文、调查报告,积累了大量的前期资料,设计问卷,其次亲自到宁夏平罗县随机发放问卷,力求问卷的有效性、典型性,取得了第一手的调查资料。

(2)访问调查法

课题组成员用本地方言或普通话与受访者亲切交谈,就普通话的相关问题进行提问,并录下相关音频、录像,获得第一手的资料,具有可靠性、凭证性。

(3)进行数据分析

将问卷、访问得到的资料录入数据库,通过数据的对比,清晰明确地了解宁夏平罗县城镇与农村普通话使用情况,由此得到结论。

二、调查结果及问题分析

(一)在特定方言区,普通话的推广受到来自方言的阻力,其语言氛围必然有跟随大众潮流的倾向

在农村,人们最先会说的是家乡话,并且使用家乡话的时间超过50%,尽管在学校使用普通话教学,但是学生人数只占25.71%,教师占5.71%,而农民以及其他职业的占比更重,极少数人不会对大的语言环境产生太大影响。在城镇,相比于农村,最先会说普通话的占比有一定上升,使用普通话或方言的时间超过50%的差距也只有近10%。由于城镇以非农业人口为主,是具有一定规模工商业的居民点,所以,在城镇各行各业的居民都有,又以学生居多,在社交需求、个人兴趣、学校要求等因素的影响下,浓厚的方言氛围日渐稀释。

此外,农村和城镇居民都认为方言影响是学习普通话过程中遇到的最主要问题,其次是周围没人说的原因,这充分地说明了方言对普通话推广具有的阻力,这是客观原因;主观原因则是居民发音不准确或口音比较重,害怕他人笑话便不敢开口说普通话,这与长期处在方言氛围中有很大的关系。

(二)经济的发展促进普通话的普及提高,使其更加注重自身的精神世界、理想追求

对于“您学习普通话的原因”这一问题,农村和城镇主要都是因社交需求而学习普通话,但是占比重第二的原因差异很大,农村居民因工作需要占比48.75%,城镇居民因个人兴趣占比40.48%,对比而言,城镇居民更加注重提高个人的综合素养。

关于农村和城镇对希望自己的普通话达到何种程度上,这一问题,调查结果表明城镇居民希望达到标准和比较标准占比70%以上,而农村居民选择无所谓就占比近30%,标准和比较比准只占比近50%,此外,城镇居民对个人的期许较高。并且,农村居民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考试的选择“无”的占比85.71%,城镇虽然没有参加普通话考试的比重为76.19%,但是获得各等级证书的均有近5%的比重。

所以,普通话的普及也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經济对社会的影响是全方面的,城镇居民良好的经济条件使其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丰富自身的精神生活,看待事物的眼光更加开阔。

(三)学校在普通话普及中充当重要角色,教育有助于促进普通话的推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教师授课应该讲普通话。所以,学生在六七岁上学时就已经接触到普通话,大部分人都能听懂普通话。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城镇,学习普通话的原因、途径以及说普通话的场合都能见到“学校”的踪影,并且占比较大,学校在普通话推广中有重要作用。

(四)当地居民基本认同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

农村和城镇居民在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认为应该积极普及的占比90%以上,他们认为讲好普通话和自己的工作、生活有很大的关系,也都愿意在公众场合用普通话交流,农村居民喜欢以及很喜欢说普通话的占比接近50%,城镇占比近70%,可见,他们在心理层面上对使用普通话是不抗拒的态度,甚至乐于接受普通话。

三、提出的几点建议

(一)营造“大家都说普通话”的氛围,对部分工作单位给予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三条规定:“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普通话为服务用语。”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广播电台、电视台以及国家机关都要以普通话为用语。可见,国家在推广普通话方面做了很多努力。推广普通话是全社会的责任,各相关部门单位应当积极落实、严格要求,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统一的语言不仅可以有效地交流,创造更多的财富,还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推动各民族各地区消除彼此间的隔阂,促进文化认同。

(二)进行心理疏导,消减畏难情绪,定时专业辅导

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居民通过广播电视、学校等来学习普通话,在这几种途径中居民都处于听众的定位,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居民的心理阻礙。没有人来指导居民如何讲好普通话,周围的人都使用方言,讲出来的普通话发音不准、口音很重让人笑话又该怎么办等等问题困扰着居民,首先应当消除心理上的障碍,要敢于说,大胆说,不要在乎别人的眼光;其次,相关普通话推广机构要加强宣传力度,定时进行普通话辅导,发放普通话相关书籍,并经常与居民沟通答疑解惑。

(三)将社会“学校化”,鼓励学生教家长说普通话

学校自身的管理使得普通话普及率大幅度上升,但这只囿于学校这一特定区域。将社会“学校化”,教师走出课堂,将普通话作为日常用语,影响身边的人,或者参加到社区普通话推广志愿服务当中去,将教师的使命继续发扬;学生走出学校,让学生教家长说普通话,让普通话融入家庭生活。

(四)加快经济发展,提高全社会的生活水平和文化素养

经济乃国之根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发展为国家的政治、文化等方面提供了支撑和保障。农村与城镇之所以在普通话普及程度上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是因为它们本身的经济基础有差距,当物质生活提高,人们才有闲暇去追求精神生活,所以,要促进农村普通话的普及还要靠经济的拉动,周围环境的改善势必会迫使他们自觉采用普通话。

四、结语

此次普通话调研存在些许不足:调查对象不够全面,各年龄阶段的抽样调查比例不太平衡;城镇与农村参与调研的人数之间有差距;调查时对农村投入过多的关注,有失偏颇。但是调查结果有一定代表性、典型性,通过对宁夏平罗县城镇与农村普通话普及对比调查发现,农村居民是普通话推广过程中的重点关注对象,但是城镇居民普通话水平普遍不高,学校及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的帮助有限。就此,在二十一世纪初,推广普通话使其成为全国通用语任重而道远,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人们自觉主动使用普通话,各界人士在积极为普通话更好推广贡献一份力量,国家更是给予相当的政策支持和经济支撑,未来可期!

参考文献

[1] 赵鹤.粤语地区交谈语言使用即普通话推广策略[J].魅力中国,2019(23):26.

[2] 储岚璐.普通话推广中的问题与对策[J].理论建设,2012(03):110-112.

[3] 刘慧,李玺.论学校教学中普通话推广及存在问题研究[J].大众文艺,2015(19):228-229.

基金项目:文章为北方民族大学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项目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9-QJ-082。

作者简介:杨二红(1996- ),女,四川广安人,北方民族大学2017级本科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