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青年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路径研究

2020-05-09逯瑶

青年与社会 2020年4期
关键词:青年学生文化自信新时代

逯瑶

摘 要:大学生文化自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肩负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青年,青年学生的文化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新时代应着重培育对青年学生文化自信,通过将网络和课堂相结合,提升青年学生的文化认知能力;利用校园传播平台,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青年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走出理论,走向实际,致力于行,让青年学生从认同转向自觉,从而使青年学生实现文化自信。

关键词:青年学生;新时代;路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国家民族发展的力量。青年学生在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个人能力发展方面要更为突出,对高校大学生有一定的规范和导向作用,当今时代是以手机、互联网、数字电视、网络报刊等为代表的网络时代,培育青年学生文化自信既是现实的需要,也是时代的要求。

一、网络环境下培育青年学生文化自信的意义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對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青年学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青年学生要在文化修养中提升自我,要坚守中华传统文化,这是文化自信的前提。青年学生文化自信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有机会、有组织的学习和实践才能完成。需要青年学生将文化自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文化自治到文化自觉,最后到文化自信的一个发展过程。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网络学习,通过互联网接受文化教育。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这充分表明了党中央清晰的认识到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对网络环境的影响意义重大。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特别是面对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的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所以强化青年学生文化自信带头作用,逐渐成为网络环境下青年学生文化的基本保障。

二、网络环境下青年学生文化自信存在的问题

(一)对外域文化的盲目接受

随着全球化的到来,互联网也连接了国与国之间的发展,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也受到一定的威胁,国际间的交流不仅仅是物质经济方面的交换,还有文化等精神文明之间的交流,随之而来的是一些青年学生立场变得不坚定,容易在多元的文化交流中迷失自己,忘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开始盲目崇拜西方的享乐主义,集体主义等,而我国的艰苦奋斗精神等逐渐淡出了学生们的视野。校园里学生注重过西方的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等,而中国传统的节日如中秋节端午节学生们却忽视,前些年流行韩剧美剧,西方影视文化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很多学生觉着西方进口的就是好的,去韩国买化妆品,去美国买奶粉,还对我国食物一脸嫌弃,由此产生攀比心理不利于校园文化建设,自身作风也受到影响。青年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盲目接受,不仅使西方国家获得丰厚的物质利益,而且影视文化、饮食文化等极大地占据了中华文化在青年学生中的生存空间,也不利于青年学生文化自信建设。

(二)对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缺失

张岱年先生说:“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文化发挥咱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也就是知道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灵魂,其中很多精髓我们传承至今,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多种场合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传统文化中的自我道德修养、舍己为公、爱国主义思想都对现在的学生党员具有深远的价值意义。但纵观目前高校,很多学生党员传统文化意识淡薄,青年学生信仰产生问题,道德下滑,在生活中不尊老爱幼,心理自我满足感强烈。部分学生的入党动机不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入党,并不是真正的热爱党,真正的想为人民服务,入党只是他们获取利益的一种目的和手段。最后,也是最为严重的一点,部分学生缺乏民族意识,没有爱国思想,在网上散播不利党和国家的言论,不能理性爱国,容易受到网上某些论坛的干扰,思想偏激,做出不理智的事情。这些都是青年学生中存在的现象,而分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就是其传统文化欠缺。

(三)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不重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不仅要看他物质财的多少,还有其精神文明建设,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我国具体国情相结合产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但是在校园中,还有部分学生并不了解我国国情,党的十九大中对我国社会中矛盾的变化还有很多人说不出,一些大学生忽视对马克思列宁文化的学习,背不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待社会主义文化态度不积极等。

三、网络环境下增强青年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选择

(一)将网络和课堂相结合,以理论基础提升青年学生的文化认知能力

文化认知是实现文化自信的基本源头,是迈向文化自信最重要的起点,是青年学生文化自信的精神支柱。网络文化的多样性导致它的腐朽文化影响着众多的学生党员,很多大学生在文化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缺失,针对此现象,我们应该重视灌输教育的作用,这种背景下传统课堂的价值就有了发挥的余地,利用好课堂加大对青年学生进行教育,在课上积极对青年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教育,利用现代的媒体手段,将各种影视资源纳入课堂,让学生青年学生在枯燥的知识之余通过动画、影片等素材去理解认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让他们在学习知识之余能够鉴别外来文化,明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价值,而不是盲目的去接受外域文化,产生崇洋媚外的思想,还可以以任务的形式督促青年学生课外阅读传统文化方面的书,并结合时事提出自己的认知和看法,为青年学生的文化认同提供基础,为青年学生的文化自觉提供理论资源。

(二)利用校园传播平台,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用环境来影响提高青年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

文化认同是实现文化自信的基本内核,是迈向文化自信的坚实一步,是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精神实质。孟母三迁的故事每个中国人都不陌生,孟母三迁的故事就在说明环境的重要性,网络环境的存在既是挑战同样也是机遇,在这样的环境中,如何积极地改造环境使环境有益于青年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是每个高校的着力点,笔者通过对现代高校环境的分析,认为在环境育人方面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首先,充分利用校园宣传手段,如网站、微博、微信、海报等进行中国优秀文化的宣傳,让中国优秀文化飘香大学校园,青年学生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而然就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也应该重视方式方法的多样性,多举办一些爱国主义、精神教育等讲座类活动,让青年学生从他思己,思想上对青年学生带来一定的冲击,同时可以多邀请相关方面的专家进校,对青年学生进行座谈活动等等。为青年学生的文化自觉构建强大支撑,为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提供精神实质。

(三)走出理论,走向实际,致力于行,让青年学生从认同转向自觉

文化自觉是实现文化自信的基本精髓,是迈向文化自信的重要保障,是大学生党员文化自信的精神内涵。青年学生光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思想是不够的,走出校园走向实际让青年学生身临其境才是实现文化自觉的关键点,文化要自觉在于自身要自觉,学校在青年学生教育方面应该从三个小的方面入手,首先,师者为范,各支部党建方面的老师应该纳入考虑对象,让老师带动学生去践行,再到老师指导学生去践行,最后到学生自觉去践行。其次学生的考评机构应该健全,让考评机制对学生起到约束作用,定期对学生及有入党动向的学生进行文化素养方面的测评和教育,并设立相应的奖惩制度,鼓励学生积极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最后,鼓励学生主动举办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支持学生党支部走出校门进行社会实践如走向社区宣扬会议精神,走向敬老院关爱孤寡老人等活动让学生身体力行,从所思所想到所动。

网络文化冲击的今天,高校青年学生是党的未来和希望,文化自信是我们青年学生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高校青年学生应该谨记使命,不断提升自身文化素养,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履行自己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 韩源.国家文化安全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战略[M].北京:中国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74.

[3] 仇道滨.现实与虚拟交织下的文化自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的特点和发展规律[J].山东社会科学,2013(02).

基金项目:文章为广西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政府数字传播与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 ,项目名称:新时代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C88KY000SZ17。

猜你喜欢

青年学生文化自信新时代
论社会实践对农业类院校青年学生的素质提升的作用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