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

2020-05-09刘志刚

青年与社会 2020年4期
关键词:创新发展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

刘志刚

摘 要:进入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不断拓宽,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基础不断夯实,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更加聚焦人的全面发展,聚焦社会和谐发展,聚焦文化传承发展。从学生成长成才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一致性中把握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逻辑起点。从青年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中发掘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动力之源。从关照需求、持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设计、机制运行和质量评价等方面探索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

新时代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更加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系统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和洗涤心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履好职尽好责,不辱使命,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力度。

一、新时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迎来了新发展机遇。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仍存在风险。尤其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网络信息化不断推进,国内外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仍然很严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面临着诸多新挑战。世界各国交往频繁,不同之间文化互相交织。就我国而言,当前人们面临林林总总的文化“饕餮文化”,造成人们选择文化困难,人们正在处于文化选择的“十字口”。如何面对多元文化冲击坚持正确文化导向,是当前思想教育的核心问题。其次,娱乐性文化泛化。现代生活快节奏生活方式压力不断增加,人们寻求减压方式成为有效应对压力方式。尤其是当代青年受娱乐泛化之风影响较大,具体表现在目标理想动摇、沉迷于西方文化、荒废学业等表现。面对娱乐文化侵袭,当下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势在必行。新时代面对新的挑战,我们积极应对的新要求,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继续走“穿新鞋走旧路”的模式了,必须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因此,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发展中还有诸多尚待研究的问题,例如如何实现网络思政和思政专业的有机结合,如何把理论转化为理想信念、道德修养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过程中不断解决。

二、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需破解的问题

(一)如何科学把握新时代思政教育的历史方位和功能

历史方位在表象意义上是指历史发展时间进程和空间分布结合而构成的特定历史发展方向和位置,换言之历史方位是时空发展交汇的坐标系。在国家发展战略意义上,历史方位主要体现为一个国家发展所处的当下形势和历史走向。党的十九大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节点上,对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作出“进入新时代”的重大论断。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于其统治阶级,国家发展历史方位的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内容、功能也要不断创新发展。如何科学把握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方位,如何精准认识我国当下所处的历史方位,如何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放在国家发展的历史方位中去把握,如何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教育功能等,成为当下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亟待破解的难题。

(二)如何破解新时代思政教育内容和新媒体融合的问题

随着科技发展,新媒体技术成为教学主要载体,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教师对新媒体技术运用不重视,没有挖掘新媒体的技术价值。目前,思政教师没有认识到新媒体在思政教育的重要性,简单的理解为办公媒体,缺乏对新媒体的全面理解。思想政治建设缺乏传播媒介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设计落后于新媒体技术自身。在教案设计还是教学实施,停留在传统课堂上,而旧方式是无法适应新媒体技术新领域的。部分思政教师坚持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而不创新教学方法,使得在新媒体技术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举步维艰。此外,思政教师运用新媒体技术滞后,他们对于新媒体技术简单的复制粘贴,与以前的传统课堂模式按部就班,没有发挥新媒体技术的作用。

(三)如何破解新时代思政教育供需不平衡的问题

当前在经济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改革"思维方式应用于思政课改革,从思政课教学供给重复、产能过剩、低端供给、无效供给现象和思政课教学供需失衡入手,协调思政课教学"供给侧"和"需求侧"矛盾,解决高校思政课教学“亲和力”缺乏的问题。需求差异问题,因受教育程度高侧重理论学习,而在学习教育时之间需求不同,领导侧重理论学习。需求冲突,在现实教学安排上,强调个人需求和教学任务要求。新时代思政教育没有解决好思政教育的供求关系,没有获得较好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给侧改革力度就是要精确判定,精准供给。才能实现精准思政与智慧思政的范式转换。

三、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科学把握新时代思政教育的历史方位和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传家宝,也是党的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和中心环节,是具有社会主义性质与民族特色概念。新时代在夺取社会主义事业全面胜利必须要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青年是实现伟大工程的人才保障,就必须要牢牢把握思想政治建设。新时代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就必须要加强思想建设。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最有信心和能力实现民族复兴,决定着新时思想政治建设以加强全社会理想信念为目标引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提高社会思想道德素质。思想政治建设是我党的指导思想,决定着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思想政治建设的理论来源。

(二)创新运用新媒体技术开展思政教育内容

新时代要求思政教育进行复合性选择,从内容驱动、数字驱动、网络驱动和智能驱动等维度发掘创新点,努力实现传统与现代、虚拟与现实以及技术与社会之间的融合发展。一方面,思政教育必须在内容上提升质量。新时代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要注重内容建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形式服务内容,万变不离根本,守正才能创新。思政教育改革的前提是明确政治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的根本,思政教育创新的原则是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价值性与知识性的统一,只有坚守理论立场,才能促进资源转化,才能扎实推进新时代思政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思政教育要从精准到智慧。网络信息时代,实现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只有立足于特定的时空境遇,积极创建科学化的实践场域,遵循客观的发展规律,才能为思政教育的发展理路带来新的突破。关于精准思政和智慧思政的理论研讨和实践探索,以数据为依托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大数据支撑、集体研判、区域协同的智联预警系统,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提供新的发展进路。

(三)加快新时代思政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马克思认为“需要是人对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依赖关系的自觉反映”。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供需不平衡的根本原因,教育者难以做到识别每一个教育对象的个性化需求。新时代思政教育只有解决好供求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不断获得新的发展空间。一方面,强化与加大思政教育的供给侧改革力度,精确判定,精准供给。“精准供给”是新常态下中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剂良方,其核心是创新供给结构,引导和刺激需求,解决供需矛盾。“精准供给”思维对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开辟着新的思路和方向。从供给侧入手,优化教育供给体系、统筹教育供给资源、优化教育供给方式,将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另一方面,提升思政教育需求管理水平,学习学会创造需求、引导需求。从现实出发,实现“精准供给”的前提是明晰受教育对象的需求和关切,建立“需求侧思维”才是新时代思政建设的重点。在前沿技术的帮助下,教育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突破时间、空间和庞大工作量的限制,通过对已掌握的显性和隐性教育信息进行深层次的数据分析,挖掘与发现每个教育对象的需求,并在分类分层后存入数据库。不言而喻,教育者只要控制数据库,就掌握了不同对象的需求,并且这种数据库资源随时都在扩充,以便方案的制定、修订和校准更及时更富针对性。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德政工程的枢纽、核心和关键,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课程,必将大力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发展,担当起不可替代的使命重任。

参考文献

[1] 杨新莹,李军松,白晓宇.“融媒体”视域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供给侧结构改革[J].现代教育科学,2018(07):43-49.

[2] 王贤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党的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08):82-85.

[3] 佚名. 从精准到智慧: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根本态势分析[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9(04):198-204.

[4] 基于需要理论的青少年道德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创新发展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