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人性生成逻辑

2020-05-09申建朝赵荷花

青年与社会 2020年4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申建朝 赵荷花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从人性生成的角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行审视与考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人性的生成要求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要把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点作为逻辑起点,把引领大学生德性向上向善发展作为落脚点,把引导大学生个性自我完善作為重要环节,把强化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力做为大学生人性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生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上向善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生,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使命所在。”这就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做好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即引领大学生沿着正确的发展方向,不断提升、更新、优化大学生的人性内涵,促进人格的健康成长,使他们成为方向正确、政治合格、信念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然而,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非“人性化”倾向,如教育过程中结果考核“知识化”倾向明显、内容讲授“抽象化”、“单向性”现象存在,学习知与行“分离化”状态显著等。因此,厘清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的人性生成逻辑,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身上的内化、深化,提升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逻辑基础

古今中外的学者们对人性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如中国古代的性善性恶论、性三品论,西方的“经济人 ” 、“理性人”等人性假设。这些观点虽然有一定的合理性,反映了人性的某个侧面,有一定的价值,但是大都是孤立地、静态地、抽象地分析人性,无法有效解释人性的复杂多样、生成变化等相关问题。马克思主义批判了以往人性论的观点,克服了他们的局限,提出了以实践为基础的,以生成为特点的人性看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性是由自然性、社会性和主体性构成的统一体。自然性是人性形成的基础,人首先是自然进化的产物,同时还是具有独立性的生命个体,通过各种活动来满足主体的需求。社会性是人性最核心的部分。人的生存发展无法脱离社会关系,必然和他人发生各联系,人在社会关系体系中的位置体现他的社会属性,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他社会化的程度,因此“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就成为马克思对人本质的经典表述。主体性是人性建构的核心,人不仅是一个自然存在的客体,更重要的他还是一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存在。个体通过实践活动与外部世界进行着联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主动地建构着自己的人性。马克思主义还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就是实现“人的解放”。 马克思主义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考察人性,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立场,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然、社会和主体三者属性的统一,科学地解读了了人性的内涵,为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为教育的顺利开展筑起了坚固的逻辑起点。

二、引领大学生向上向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逻辑内容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性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是发展的不是僵化的,是生成的不是先天的。或者换句话说,人性的形成是一个从“自然”到“自觉”的发展过程,是个体由“自然”到“社会”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失去自我,追求自我又重新获得自我的过程,还是一个从“个体人”到“普遍人”的过程。善良的人性也是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在后天的社会环境中,在个体主观的努力下逐渐生成的,即人性不是“本善”而是不断地“向善”。

但是这个向善的生成的过程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而是需要不断地主观努力、外力引导和与干扰因素作斗争。向上向善需要对自我进行约束,克制自己的欲望来符合社会的要求。人的欲望具有自然性和普遍性,但是需要控制在社会允许的合理范围内,韩非子说:“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似水,不遏则滔天。”孔子说要“克己复礼”,就是要人克制自己的欲望、行为,使自己符合所在社会的规范要求,成为一个社会化的存在状态,才会逐渐符合善的要求,获得善的人性。人性向上向善发展还需要和假恶丑作斗争。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存在,有善有恶,有好有坏,有先进有落后,“世界很精彩,世界也很无奈”。社会需要通过扬善惩恶的方式,才能保证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的正确方向。

个体和社会向上向善的发展需要教育的积极引领。引领要以价值意义的理解为前提,就是要让大学生理解对错,分辨善恶。狄尔泰指出:“任何一种无法理解的东西,都不可能具有意义和价值。”陈嘉映认为“本能,从最简单赤裸的意义上,无需培养和学习,而勇气和慷慨则需要培养和学习”,在引领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让被引领者在具体的事情上中磨练德性。王阳明说:“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如在学生遭受挫折,内心痛苦挣扎时,以保障安全为前提,引导他调动自己的全部力量,去调试自己,战胜自己,从而获得心理承受能力的提升。在学生在做事将要放弃的时候,鼓励引导他坚持到底,使他认识到坚持的力量等。向上向善的德性提升是一个长期的、漫长的过程。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人有两次提升,一次是从动物中提升出来,一次是剥削关系中提升出来,他认为完成人的提升是解放世界的事业,是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但是这个提升过程伴随人的一生。

三、大学生人格的自我完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逻辑状态

尊重和发挥人的主体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马克思主义对人的作用的基本态度。马克思认为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在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主体性或者叫能动性。人的主体性的实质就是就是人不断自主地展现生命的过程,就是人的天然禀赋和精神属性在“自由自觉的实践”中不断得到实现的过程。列宁曾经说过:“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毛泽东认为“只有动员群众才能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因为“真正的铜钱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邓小平主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探索中发现前进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推动力。”目的是要极大地激发人性的完善需要和自我的积极参与。

人性的善恶美丑具有很强的选择性,要想实现人性向上向善的发展就必须发挥自身的能动性。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借用“洞穴囚徒”的故事说明人对真理的追求是一个不断克服困难,远离错觉不断接近真理的过程。他还强调不是神决定人的命运,而是人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教育家鲁洁曾说过:“教育是人自我建構的实践活动”。学校、社会家庭、教师、家长对个体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但是自我意识,自我发展的主观愿望作用越来越大,人生的发展方向主要取决于自我的主观选择。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既要旗帜鲜明又要顺势而为,启发学生的人性自觉,让他们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育只有唤醒学生自我完善、自我奋进的主体意识时才会让学生深刻理解自身在人生发展的的重要作用,“才能使他们学会在对自己生命实践活动不断审视的过程中反思人性,在人性的上升与堕落中把握自己,为自己的一生负责”[5]。学生们一旦认识到自我的价值,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自己发展的长远意义,就会在人性成长的道路上不再迷茫,就会“不须扬鞭自奋蹄”自觉地践行价值观的要求。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提升学生自我完善的能力需要让他们体会到到做人的尊严与骄傲。也就是让学生道德修养的点滴进步都及时得到肯定和强化,他就会沿着这个的道路继续前进下去。平民教育家陶行知用“三颗糖”教育学生的故事,充分体现了及时肯定,尊重主体尊严带来的神奇教育作用。

四、强化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力是大学生人性健康成长的逻辑保障

在当前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引领力,才能保障广大青年学生的人性向上向善健康发展。

强化引领力需要引导青年学生在大是大非面前要坚定立场,夯实大学生人性的共同基础。党的十九报告指出:“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这就鲜明地告诉我们对社会现实中的思想问题、历史问题、民族问题等影响学生成长的重大的政治问题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坚持正确的、共同的评判标准。如近期出现的“精日分子”事件,他们宣称南京大屠杀不存在,妄图篡改历史,在思想上这是典型的历史虚无主义,在法律上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必须予以法律制裁。外交部部长王毅在回答现代快报记者追问时,曾怒斥部分“精日”分子的行径,斥其为“中国人的败类!”当今时代,虽然文化形态多元,但是“多元”不等于没有主导;虽然价值取向多样,但是“多样”不等于取消“共识”,思想活动虽然多样,但是“多样”不等于不顾方向。只有坚持这样的立场才能廓清思想迷雾,才能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凝聚思想的共识,才能把广大青年学生在理想信念、价值观念上紧密团结在一起,同时内化着自己人性中“共性”成分的发展。

强化引领力需要加强网络空间的价值引领,确保大学生人性发展的“清朗”空间。大学生是网民的主力军,网络生活成为大学生们生活的重要内容,网络空间的海量对大学生的思想、心理产生巨大的冲击,干扰着大学生们的价值判断。如有人说:“如果遵守当时的法律,李大钊的言行当然构成刑事犯罪,必须受到法律的严格制裁”等。这表明网络空间与现实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它已经成为各种不同的文化观念、意识形态、价值取向,交流、交融交锋的主阵地。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的人性发展,使他们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即“人民性”特征。

强化引领力还需重视榜样对大学生的影响作用。榜样是某种价值理念的具体化、形象化和生活化。一段时间以来,诋毁英雄,抹黑历史、消解崇高的历史虚无主义影响了人们对榜样人物的认可与学习,使得一些大学生在内心深处对榜样的学习产生内在的拒斥。此时,必须加大宣传和学习的力度,在长期的坚持学习中让大学生感受榜样人物的平凡与崇高,认识并内化榜样人物的精神精髓。如对雷锋的学习,许多高校改变了以往只在三月份进行阶段式的学习方式,拓展出新的学习形式,如“志愿者活动”,并渗透到环境保护、交通疏导、扶危助困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全年学习,长期学习,使榜样不再是一个孤零零的符号存在,而是成为群体的,具有浓厚生活气息,时代内涵的鲜活存在,从而促进大学生的人性向上向善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31-132.

[2] 田慧.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11):29-52.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7.

[4] 辛世俊,代文慧.向上向善,根据何在?[J].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8(01):39-45.

[5] 赵荷花.人性论的新视角及其教育意义[J].教育学报,2010(12):11-21.

基金项目:文章系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人性论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6BJY020。

作者简介:申建朝(1976- ),男,河南郑州人,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在读,新乡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赵荷花(1968- ),女,山西人,教育学博士,新乡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教学论。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浅析高职院校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整体合力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