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品格的培养
2020-05-09王培蓉
【摘要】语言是作为文化传播和接收的最直接体现,本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英语语言文化学习是重中之重,也是学生对于人文情怀和品格培养的重要体现,更会对学生的文化品格培养具有深远影响。本文通过对学生文化品格的培养进行探究,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更好地促进学生在初中英语学习中提高文化品格的升华,也进一步体现培养文化品格对于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初中英语;文化品格;培养
【作者简介】王培蓉,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城关中学。
英语作为世界上应用和交流最广泛的语言,其中融入了大量的西方文化,通过独有的语法、丰富的词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而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更要注重学生文化品格的培养,从而达到教师教书育人的目的。因此,本文将探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文化品格,以此打造高质量教学方式。
一、增强文化育人意识
语言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说过:“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由此可见,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重视语言背后的文化学习和理解,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其中文化的重要性,也更好地促进初中英语课堂更具有生命力。然而,在现今初中英语教学中,还是存在着着重教育学生学习单词的背诵、语法的运用,从而忽略了对于文化的培养,教师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視了文化的学习和了解,更缺少对于文化品格的养成,通过这样的教学只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缺失了内在的文化品格培养。相反,教师在通过教授的初中英语课本内容中取得有价值的文化内容,并且让学生进行充分理解和学习,以了解文化的背景、特点,从而吸取精华之处,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于文化品格的养成,使得学生可以更好地进步。
因此,培养学生文化品格是初中英语教学的必要条件,也是希望教师通过自身改观教学模式,增强育人意识。在日常教学中将文化品格纳入每堂课程中,才能让学习更具有灵魂,也让学生在学习中更有意义。
二、提高文化教学质量
教师通过自身的准备,积极寻找合适资料,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文化品格的形成。通过在初中英语教学课本中增加文化素材,添加不同的民族文化,从而充分辅佐课本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课本的同时了解各民族和各国家的特色文化,通过这种多种文化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文化品格的修养,也能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同时也能丰富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充分理解学习的知识,更能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一举多得。教师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在促进学生学习的同时,加强学生个人文化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也极大地增强课堂中学习的氛围,不再是教师强迫学生学习,而是教师通过文化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乐趣学习,不仅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质量,也有效地增强了学生对于文化品格的学习和养成。
三、拓宽文化培养渠道
通过不同的渠道和方式将著名文学大师的作品引入学生的视野,通过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同时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和心理给予学生不同的文化培养方式,也可以根据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水平,进行文化培养。例如:在初中英语学习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民间小故事或者童话故事,如《Aesops Fables》《Arabian Nights》《The Arabian Nights》等;也可以介绍一些具有深层文化特点的读物,如《Harry Potter》《The old man and the sea》《Robinson Crusoe》等。通过这些经典的文学作品,不仅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这些国家的风土人情,更能从书中或者影像中理解文化背景,从而更好地提高初中英语文化品格的培养。
四、开展文化实践体验
教师带动学生文化品格的养成,不仅要在课堂中引入文化,更加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用“英语活动”进行学习和培养文化品格。如,可以让学生在学校海报或者少年宫的海报中张贴名人名言、名人警句等励志标语;也可以让学生写出景点、公园的双语路标,教师通过带领学生积极参与活动,通过自身的努力为社会增添爱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文化品格。还可以通过了解西方的传统节日,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西方节日的体验,这样通过了解西方的不同节日,让学生充分地学会文化品格的养成,同时也让学生学会尊重文化、了解文化,也更好地促进初中英语教学中进一步地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
五、结语
总而言之,英语不仅是一种交流语种,也是一种文化体现,通过英语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学习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培养良好价值观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良好的文化品格的养成,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进行学习和进步,同时,教师通过教材和文本,努力教育学生,并增强学生进行学习的积极性,如此可以提高教学质感,从而更好地体现教书育人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晶.浅析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文化品格的培养[J].中学生英语,201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