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散文教学之管见

2020-05-09朱佳兴

青年与社会 2020年4期
关键词:散文教学教学设计

摘 要:散文,作为小学语文教材收录的文章中常见的一种文体,在教学中却有相当一部分老师常常不知道应该教些什么,又该如何找到正确的教学切入点。文章以《黄河的主人》教学设计为例,旨在探讨散文教学应该教什么、怎样教,为小学散文教学提供科学化、合理化的依据,为进一步改进小学散文教学提供思路,

关键词:散文教学 ;《黄河的主人》;教学设计

一、散文教学之不易:“难啃的硬骨头”

散文,是小学语文教材收录的文章中常见的一种文体,作为阅读的主导文类,一般将其分为这样四类:写景散文、状物散文、叙事散文、说理散文。无论哪种类别,因其自身的行文特点——“形散而神不散”,使得散文教学内容的定位较为困难,导致存在诸多误区:将叙事性散文与小说混同,忽略了散文“贵在有我”的体悟;将说理性散文与议论文混同,忽略了散文理趣的品味;将抒情性散文与说明文混同,忽略了散文中情思的感悟……诸多一线老师,尤其是经验不足的年轻教师,接触到散文,往往存在不少困惑,因为语文不像其他学科,教学内容明确,教学重点清晰,只是怎么教的问题,而语文教材里的选文是比较典范的文本,是具有开放性和多义性的课程资源,它们为师生提供的价值取向或暗示的某种人文培养目标是多维的,所以需要教师自己去开发重组。如果教师连教什么都不清楚,就更不用提怎么教这个问题了。对此小学语文界已故老前辈张祖同先生有过精彩论述,她把散文形象地称为“难啃的硬骨头”。如何教好散文,确实是一个十分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散文教学之探索:以《黄河的主人》为例

《黄河的主人》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的课文,意蕴深刻,震撼人心。描写了黄河的汹涌气势及羊皮筏子上艄公驾驭黄河的风采,赞美了艄公的勇敢、镇静、机敏,是人们心目中“黄河的主人”。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是文章的最大写作特色。教学中,笔者作了如下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理解生字新词,会用“提心吊胆”“尝试”造句。(认知目标)

(2)准确找出文章中心句并理解含义,感受散文中对艄公的赞美之情,做到有思有感有悟。(情感目标)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力目标)

(二)教學过程

第一课时(讲读课)

(1)整体感知,理清文脉

①播放视频

(画面中首先出现的是滚滚黄河水。接着出现在画面上的是羊皮筏子。镜头由远及近,艄公、乘客出现)

朝着我们奔涌而来的是——(黄河)。请学生说说黄河水的特点——(浑浊,含沙量大,污染严重……)

认识“艄公”,识记字形“艄”(交流识记方法) 开火车完成给“肖”换偏旁组新字再组词练习(注意正音,“字读半边不算错”只适用于部分形声字)

在引导学生看视频的同时,辅以板书:黄河  黄河上的羊皮筏子  羊皮筏子上的人

②学生各自轻声读课文,结合板书,理清文脉

第一段 (第1小节)写黄河,第二段(第2—4小节)写筏子,第三段(第5—8小节)写人

③揭题齐读(撑着羊皮筏子在黄河上鼓浪前进的艄公,成了人们心目中的“黄河的主人”。板书,齐读)

设计意图:散文的文本特点决定了它“形散而神不散”,我们的教学不能“形散神也散”,什么都想教,什么都教不好,一堂课上下来,书本一合,问起孩子的收获,得到的是支支吾吾,含糊其辞,那就很尴尬了。笔者主张从整体入手,提纲挈领,引导学生理清文脉。长此践行之后,笔者惊喜地发现所教班级的学生行文有章法,谋篇布局的能力优于平行班同龄人。

(2)感受黄河之凶险

①出示第一节文字。各自轻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点名请学生朗读,要求同上。

②教师提问:读了这段文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充分交流)

出示释义:排(a.按着次序摆放,b.排成的行列,c.用作量词,用于成行列的东西,d.推开)能分别根据字义用“排”组词吗?(强调“浊浪排空、排山倒海”的“排”都指推开)

出示释义:战(a.战争、战斗,b.进行战争、战斗,c.姓,d.发抖)胆战心惊中“战”应该选第几个解释?还能用这个义项组词吗?

③再次朗读感受。黄河的气势令人胆战心惊,它声势浩大,请学生朗读、评议,赛读。

指导:黄河九曲回肠,奔腾不息,作者用四个字表达了绵绵不尽的内涵。四个字的这句话该怎么读?练读、指读。(形成共识——起调要高,语速应慢)开火车朗读展示。

④背诵关于黄河的诗句。黄河孕育了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被誉为母亲河。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赞美过它,歌颂过它,诗仙李白曾吟唱“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你还能背出哪些咏赞黄河的诗?

⑤再次播放黄河波浪滔天的视频,齐声背诵第一节。

设计意图:好文不厌百回读。像这样文字凝练,表达精准的内容,就得借助品赏加之多种形式的练读,最终成诵。哪怕是拓展的古诗名句的背诵,同样要情绪饱满,读出韵味。学生的语感,就是这样潜移默化地培养起来的。

(3)体会筏子之小之轻

①导出筏子(像突然感受到一股强磁力似的,我的眼光被河心一个什么东西吸引住了。那是什么,正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请学生回答。

②感受羊皮筏子的特质。那是怎样的羊皮筏子?各自轻读第二段,汇报交流。

羊皮筏子小吗?请学生回答。说它小是因为它——(联系下文,顺势引读:也只有十只到十二只羊那么大的体积)出示图片,感受筏子之小。

羊皮筏子轻吗?请学生回答。说它轻是因为它——(再次顺势引读:浮在水面上,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评议,赛读(要处理好“小小的”“整个儿”的轻重音)

③作者的新发现。出示第四节,女生齐读,男生评议。

(重点引导学生孩子关注感叹号、省略号、顿号)

A.分别朗读两个感叹句,你仿佛看到了作者什么神情?有什么样的体会?

B.从省略号中你仿佛看到了作者的什么神情?

C.一般说来顿号的停顿时间比逗号短,这是不是一成不变的呢?各自练读第三句,说体会(前面四个语速宜快一些,因为作者正饶有兴致地数着人数,随着筏子的载沉载浮,若隐若现,辨识难度加大,语速应放缓,最后一处语调应上扬,表示惊喜)

④引读最后一句,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景?这让你想到了白居易的哪句诗?(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⑤小结:这六个人坐着羊皮筏子如同一片树叶般在黄河汹涌的风浪里穿梭、颠簸,令人胆战心惊。

⑥有感情地完整朗读第二段。

设计意图:语文课上书声琅琅是王道,笔者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读”,引领学生亲近文本,去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相信聪慧的学生已能熟读背诵。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历来是难点,课堂上如能讲到位,练扎实,必能化难为易,迎刃而解。

(4)领略艄公之风采

①聚焦皮筏上的乘客。提问:“孩子们,如果有机会,你敢尝试乘坐羊皮筏子吗?”聚焦羊皮筏子上的五位乘客,看看他们的表现。

A.划出写乘客表现的词语,交流

B.理解“谈笑风生”,他们为什么能谈笑风生?(自身小心大胆,对艄公的技术十分信任)他们在聊些什么呢?

出示练说题:皮筏上的乘客谈笑风生,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这样说说笑笑,指指点点,哪里是在滔滔黄河上,哪里是在乘坐皮筏,简直是在乘坐——(引读……)

②赞颂艄公。乘客的小心大胆、从容自在让人敬仰和赞颂,而更值得敬仰和赞颂的当然是艄公。

A.出示相关句子,找出描写艄公表现的词语,交流。

创设语境练说:

“不好,前方有个巨浪扑来,只见艄公——”

“啊,前面有暗礁,只见艄公——”

出示词语:如履平地(“履”正形、释义)

B.艄公为什么能成为人们心目中“黄河的主人”?

出示中心句“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所以巨浪扑来,他无惧风浪,能——(引读中心句);前有暗礁,就算面对漩涡,他也能——(再次引读中心句)艄公责任重大,手里有的只是一根竹篙。(出示句子:手里只有那么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朗读,评议(注意轻重音)工具极其普通、简单,他凭借的是——(第三次引读中心句)

③理解题意。文章题为“黄河的主人”,可是细细看来作者袁鹰却把更多的笔墨用来写黄河、皮筏、乘客,这是本末倒置吗?(环境描写有助于渲染气氛,为塑造人物作铺垫;写乘客是为了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使人物形象更立体更鲜明。)

④创设语境,练说:

“我想对黄河说——”

“我想对艄公说——”

“我想对自己说——”

设计意图:文中对艄公直接描写的文字很少,较难形成对艄公勇敢智慧、镇静机敏的认识,而这却是课文主旨所在这。为此笔者深入文本,带着学生潜心会文,尊重他们的个性体验,自读自悟,辅之多种练说,加以点拨评价,让孩子们读中有思,读中有感,读中有悟,达到了预期效果。

第二课时(练习课)略

三、散文教学之体悟:朗读—感受—品味

散文文质兼美,要把让学生积累精彩而又丰富的语言材料,增强审美能力,储备一些语言模式和语言图式,在大脑中形成良好的语言反应机制作为教学的重中之重。调动学生背诵课文的积极性,既使学生享受到背诵的乐趣,又使学生受到情感的、文化的、审美的熏陶,从教者任重道远。散文教学可以遵循以下步骤进行:1.组织进行各种形式的读 → 2.品味文中关键词语 → 3.感受散文所创设的情境和具体形象 → 4.理解课文内容 → 5.体会作者的情感 → 6.复述或背诵相关段落(如有背诵要求)。

(一)有感情地朗读——多角度感知课文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像散文这样语言优美、隽永、生动的文章,不仅让学生多读,而且要大声朗读,当然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除了齐读,自由读外,还可以采用配乐读。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想象读来填补文中的空白,丰富课文内容。通过朗读并加以想象,文中跌宕的情感、传神的描绘、和谐的音律、会多方位立体化的呈现。

(二)抓关键词语——凸显文本内涵

关键词句体现了作者独具匠心的构思和深刻的文章内涵,因此,理解文眼对理解文章的主旨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紧扣文眼突破开去,便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教学中,由一個关键句的把握,统摄全文的内容,学起来轻松又明白,也更利于学生进一步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

(三)找情感变化——理清思路

人的情感受外物影响,是对外物的感受而产生的,文章的情感不能脱离外物而孤立地表现。散文更体现这一特点,所以在散文的教学中尤其要注意作者的情感变化。如四年级下册中《“番茄太阳”》一课,作者的情感就经历了由灰暗→温暖→喜欢→快乐→感动这样的五个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暗藏的情感线索,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的行文思路。

(四)品味语言——明其特色

散文教学,品尝语言美是重点。应引导学生细细咀嚼,咬文嚼字,揣摩散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和情韵,引导学生深一层挖掘其在具体语境中的表情达意作用。可以通过指导学生从修辞角度,揣摩关键词等方面去分析,既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又让学生感受到了散文语言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王荣生.散文教学内容确定的基本路径[J].中学语文教学,2011(01).

[2] 章伟央.因课而异,因文而异——谈小学高段散文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2011(09).

[3] 杨兆红.例说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J].综合天地,2011(11).

[4] 钱艺林.摭谈如何实现散文教学的“神不散”——以《紫藤萝瀑布》教学为例[J].语文月刊,2019(06).

[5] 龚丽.关注语言和情感,打造散文教学的有效课堂——以《雾凇》教学为例[J].教书育人,2019(04).

作者简介:朱佳兴(1967- ),女,汉,江苏南通人,城中小学教师,中小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散文教学教学设计
巧抓散文教学之根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如何在散文教学活动中进行有效导问
美文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