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教学需要读点“脑科学”

2020-05-09张家海

江西教育B 2020年4期
关键词:哈迪脑科学导向

“听了这堂课,我的第一感觉是舒服,这是一堂从导入到结尾,听起来都很舒服的课。”

“这堂课给我的感觉是智慧,课堂里少了灌输,将知识、情感、技能等教学目标智慧地融为一体。”

“这堂课的角色扮演设计很有创意。像这样的学习,不再是纯粹的记忆知识,而是对知识的理解和身临其境的体验。”

开学第二周,应学校教科室安排,我打头阵为全校教师上了一堂公开课。课后,很快得到了组内外同伴们的肯定,欣慰之余,不得不感激一位幕后“指导老师”——《脑科学与课堂:以脑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一书。

《脑科学与课堂:以脑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是笔者新近阅读一篇报刊文章时偶遇的一本国外译著。著者系美籍学者、神经教育创始人玛丽亚·哈迪曼博士。该书2018年1月第一版发行后,2019年5月已第六次印刷。

脑科学与课堂有多大关系?一线教师不专心课堂教学研究,而去倒腾什么脑科学,是不是有些奢华,甚至哗众取宠呢?实事求是地讲,作为一名讲台上的实用主义者,当初,我也存在一定理论排斥心理,直到翻开书读完目录和译者序等篇章,很快便喜欢上了这本书。粗读,品读,读理论,悟实践,几遍读下来,一套“最新的脑科学研究与课堂教学完美整合”迅速在内心深处得到认可。

再好的课,应为学生而上。学生此时在哪儿?学生喜欢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如何让学生45分钟不知不觉地度过而收到最大的学习效益?这些是一名学科教师从走进课堂那一刻开始,就应该思虑成熟的问题。哈迪曼博士的“以脑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中,“为学习营造情绪氛围”“为学习创造物理环境”“设计学习体验”等六个教与学阶段,依据我们当下知道的关于学生如何学习与思考的知识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构成一个完整的“脑—目标”教学指导框架。

基于“脑科学”考量,那堂课前,我先想到了孩子们,想到了孩子们的开学综合征,想到了教学环境的突然变化,想到了听课教师可能会给孩子们带来的影响,等等。眼里有了孩子,我就要首先把孩子带到我的身边来。课开始了,我停止播放着的“大自然”轻音乐:

“同学们好!换了一个环境,我们还是先认识一下吧。”学生的注意力转移,稍稍放松下来。

“我叫张家海,你们叫我什么?”

“张老师。”

“你们的爸爸妈妈我也可能教过,你们还可以叫我什么?”

“张爷爷!”学生和听课老师都笑起来。

“其实,你们可以直接叫我什么?”

“张家海!”少数胆大些的孩子叫出口来。

“因为我的父亲姓张,我的族谱里到我这一代的派行是‘家,我奶奶说一个男子汉要海纳百川,具有海一样的胸怀,所以取名张家海。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位主人公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身体像一根线吧!”点击鼠标,大屏幕显示标题: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消除了紧张心理,拉近了师生距离,全体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课堂。

课堂导入成功了,如何紧紧抓住學生,高效落实教学目标?哈迪曼博士告诉我们,如果采用主动的表演表现一个词语,而不是纯粹阅读它们,那么词汇信息的记忆存储更好。受此启发,自主学习后,我设计了《蛔虫与人》相声,由小组合作,改写台词,推选二人上台,一个扮演蛔虫,一个扮演人,把蛔虫与人的寄生生活情境演绎在同学们面前。

知识内化、学以致用是一堂课亘古不变的教学追求。那堂课,有了角色扮演的深度思考和体验,我便顺理成章通过“视觉组织图”,以“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思维主线,引导学生梳理出一个可视化的概念图,巧妙将结构、特点、功能关联起来。这堂课,收到了师生们“舒服”和“智慧”的好评价。

“理论就是规律。”在湖北省名师工作室骨干教师培训中,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龙泉老师一语点醒了与会众多“理论排斥者”。理论不受待见,但规律谁不需要?《脑科学与课堂:以脑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一书,就是一个揭示脑的形成规律,引导教师从知脑懂脑到用脑,运用脑规律于课堂教学实践的成功典范。

这本书是一本难得的好书:于一线教师,是一本基于脑科学的实践手册;于教科研人员,是一本方法学著作;于家长,是一本帮助了解孩子学习过程,改善指导策略的科普读物。

(作者单位:湖北省枝江市安福寺镇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哈迪脑科学导向
从STEM到STEAM:脑科学基础及教育启示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脑科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举隅
“偏向”不是好导向
RE/Form地毯系列:扎哈·哈迪德建筑的缩影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