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贵有气,课当有气
2020-05-09沙华中
作者简介
沙华中,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东桥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姜堰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科部副主任,泰州学院兼职教授,泰州市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是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个人,在《人民教育》《江西教育》期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100多篇。
导 读:
中国美学重“气”,重视的其实是生命。文以气为主,呼唤阅读教学要采取与之相匹配的方式。气韵生动,是阅读教学的理想样态。在教学目标上要基于情感观照,在教学节奏上要体现张弛有度,在深度对话上要指向文气源头,在朗读指导上要注重气脉相连。气韵生动的阅读教学,强调生命在场。这样的教学带有令人解放的审美特质。
中国美学重“气”,重视的就是生命。受这个美学思想影响,中国文学作品讲究“气韵生动”,好的文学作品在字里行间弥漫着浓浓的生命气息。文贵有气,“气”彰显着作家的精神气度与审美追求。教学既是技术,也是艺术。艺术的内核是生命,生命的气息决定着艺术的价值。课堂教学的艺术价值就表现在师生生命气息的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与课,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文贵有气,课当有气。
一、课当有气,是文贵有气的内在呼唤
(一)文贵有气
曹丕《典论·论文》最早指出:“文以气为主。”苏辙在《上枢密韩太尉书》里说:“文者气之所形。”文是“气”的物质形态,是作者气质、教养、情感、思想的载体。章学诚在《文史通义·史德》里说:“凡文不足以动人,所以动人者气也;凡文不足以入人,所以入人者情也。” 其实,气与情是紧密联系、相互交融、不可分离的。文贵有气,气盛则言之长短与声之高下皆宜。这就是好的文学作品让人越读越有味、越读越沉潜其中的重要原因。
我们读南唐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体会到的是一种无言、孤寂、苦闷、忧郁的失国之愁气;读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体会到的是一种触景生情的豁达之气;读杜甫的《春望》,体会到的是一种“国破山河在”的沉郁顿挫之气,而读他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体会到的则是一种“漫卷诗书”的狂喜之气;读作家刘成章的《安塞腰鼓》,体会到的是一种荡气回肠、惊心动魄的搏击之气;读赵丽宏的《望月》,体会到的则是一种沉醉月色的清幽旷远之气……“情与气偕”,这就是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
气,不仅表现为情感、情绪,还表现为风格、情调,如小说《水浒传》人物的英雄豪气、散文《夹竹桃》语言的典雅秀气。
(二)课当有气
阅读教材以文章为载体,文章是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文以气为主,呼唤课堂要采取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方式,即阅读课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气”。阅读课,既要弥漫着适度的情感气息,又要充盈着恰当的思想文化气息,这种气息具有哲学的味道。课当有气,符合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
1.阅读教学讲究整体观照
阅读教学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原则。所谓整体,不仅指文章的主要内容、思想情感,还指文章的总体基调,包括情绪、语气、志趣等。阅读教学的课堂之气与文章的总体基调相协调,有助于学生在总体把握文章情感、语气、志趣基础上深度学习。比如教学《安塞腰鼓》,初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文章的激情豪气,再进入课文的具体语段,深入感受鼓点之铿锵、舞步之洒脱、流苏之飞扬,最后再从整体上思考豪气背后所表达的深层次情感,即赞扬了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对生活的热爱,赞扬了他们生命的昂扬与豪放。
2.阅读教学注重入境熏陶
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倡导的情境教学法,之所以得到广泛认可,就是因为她主张创设与文本相匹配的情境,让情感之气在情境中弥漫,让学生在其中受到熏陶。情境教学法注重音乐渲染,目的就是让“气”更浓些,让精神之气盈满课堂,感染学生。其实,文本语言所描绘的情境,本身就有气场,需要我们通过阅读、交流,把这种“气”激活、飞扬起来,并渗透进师生的心灵。
3.阅读教学推崇畅神体验
畅神,就是精神与情感之气达到通畅的程度,就是阅读中的阻隔已经消除的状态,也是文章之气与读者所体会到的精神情感之气融合的状态。王夫之论诗时说:“墨气所射,四表无穷,无字处皆其意也。”畅神,不仅激活了有字之处的意义与精妙,还激活了无字之处的意义与含蕴,使空白处“亦有灵气空中行”。畅神的境界就是忘我的境界,此时课堂之气与文章之气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二、气韵生动,是课当有气的审美追求
“气韵”一词,由“气”与“韵”组合而成。“气”,蕴含着生生不息的宇宙精神和生命情怀,是中国艺术的源头活水。“韵”,是形式中包含的音乐感。中国艺术十分忌讳“死搭搭地”,特别强调“活泼泼地”。气韵生动,往往表现为“生生而有节奏”。
阅读教学应该活泼而有灵性。气韵生动的阅读课,不仅充盈着浓浓的语文气息,同时还洋溢着浓浓的生命气息。
(一)目标:基于情感态度的三维统一
“气”具有包容度,课堂要有一定容量,容量过大过小都不宜。教学目标亦然。教学目标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这些多维目标是一个整体,不可截然分开。理想的阅读教学,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过程及方法,都应该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映照之下。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是气场。
教学老舍的《草原》一课,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可以确定为:(1)联系上下文理解“回味”“会心”等词语的意思。(2)感悟草原的“可爱”与“广阔”,通过朗读来赞美。(3)抓住2~4自然段的关键语句,理解“蒙汉情深”的具体表现,做到深情朗读。三个教学目标,都映照在作者对草原热爱的情感中。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教学就有情有境有味,课堂就会“活泼泼”的。
(二)节奏:体现师生互动的张弛有度
课,要有节奏感。有了節奏感,才有“韵”。有了“韵”,才会有美妙的音乐感。所谓音乐感,就是节奏的张弛有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要对对话进行宏观与微观调控,控调对话的深浅、快慢。这个过程中节奏会自然生成。这种节奏主要表现为,在难懂的地方花时多一些,进程慢一些,在易懂的地方花时少一些,进程快一些。
教学《记承天寺夜游》,就可以在起承转合中实现教学的张弛有度。
起:在通读全文,大致理解小古文意思的基础上,知晓“夜游”的缘由:“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承:与张怀民同游,看到“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是顺其自然的。到了庭院,就能看到月下美景。
转:这是教学的重点、难点。(1)“念无与为乐者”,为什么?(2)“怀民亦未寝”,苏轼在夜晚去寻张怀民,为什么不找其他人,张怀民与苏轼的境况相似吗?(张怀民也被贬黄州)(3)作者是纯粹写月光吗?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合:“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面上的“合”,是处处有竹柏,只有两人欣赏。实际上的“合”,是不想做闲人。“者耳”,语气词“罢了”,其实是不想“罢了”,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我安慰而已。
这样的课堂,“气”饱满,充满张力,“气”的流动又有起有伏,教学过程张弛有度。
(三)对话:指向文气源头的深度学习
文气有源头。其源头,就是写作目的。阅读教学是深度对话的过程,深度对话的终极指向是让学生明白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比如《安塞腰鼓》,作者的写作目的就隐含在结尾处。文章结尾是这样写的:
“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以致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
简直像来到另一个星球。
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教学时,围绕下列话题展开对话:(1)这段话中用了“它”与“她”,为什么不统一?(2)如果没有看到、听到安塞腰鼓,作者会感到陌生吗?此时为什么会感到陌生,且陌生到像来到另一个星球?(3)为什么以“鸡啼”结尾?通过对话,学生明白了:作者对这片土地充满敬畏。正因为如此,作者才感到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充满希望。“鸡啼”,正是希望的象征。这就是文心,是文气的源头。
文章写作艺术是高超的。前文“动”,最后“静”,但最后作者内心是激动的,甚至是沸腾的,这种激动与沸腾来源于“希望”。当学生理解到这种程度时,内心同样会激动不已。这种激动,来自对作者写作意图的深刻理解。
(四)朗读:注意身心参与的气脉相连
朱光潜说:“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耳朵固然要紧,但是还不如周身筋骨。我读音调铿锵、节奏流畅的文章,周身筋肉仿佛做同样有节奏的运动;紧张,或是舒缓,都产生出极愉快的感觉。”“节奏流畅”,即气脉相连,其背后是情感支撑。朱光潜的朗读,其实就是全身心的参与。全身心参与的朗读,才会达到通畅,才会“极愉快”。
比如教学《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指导学生朗读时,要让学生在头脑中浮现:谈迁编写《国榷》奋斗的艰辛,《国榷》被盗后的痛苦,再写《国榷》的发愤与坚强。只有头脑里出现了这些画面,周身才会出现“喜悦”“痛苦”“紧张”“宽慰”等感觉。这种感觉的变化,就是气脉与情感的变化。
三、生命在场,是气韵生动的重要内核
文有了气,就有了魂。“文气”的背后是“人气”,人有了气,就有了骨。教育亦如此。华东师范大学叶澜说:“教育是一项充盈着人的生命的人类实践活动。教育是基于生命、直面生命、为了生命、通过生命所进行的人类生命事业。” 气韵生动的课堂,其背后就是“人气”,是人的精神生命。生命在场是气韵生动的重要内核。生命如果游离于课堂,课堂就失去了“魂魄”。
(一)生命在场的课堂,注重的是人与人的交流
当前,信息技术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课堂教学,师生之间的直接交往已减少很多。课堂教学的技术化倾向,致使艺术性不够。反映在阅读教学中,机器朗读渐多,教师有感情地示范朗读渐少;在写字指导上,用多媒体演示的渐多,教师亲自示范书写的渐少;知识点讲解依赖网络的渐多,教师带着自己真切体验讲解的渐少。人机对话越来越多地代替了人与人之间的直接对话。而人是课堂的主体,机器不是。气韵生动的课堂,需要人与人之间直接的交流对话。这种带着体温的教学,会让气韵盈满课堂。
(二)生命在场的课堂,强调的是人的审美体验
生命在场,不只是身体在场,更是人的精神在场。体会文学作品的“气韵”,就是精神上的审美体验过程。文学作品是作者内心体验通过语言符号物态化的过程,阅读文学作品就是将语言符号还原为生动形象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活动是阅读主体与阅读对象之间的情感沟通。在情感沟通过程中,读者会随着作者的内心变化而变化,或喜或悲或怒或乐,这种情感变化,就是“气”的变化。阅读教学,既是带领学生随着作品情感变化而变化,还是将审美转化为自审,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看到自己,使自己的灵魂得到洗礼。
(三)生命在场的课堂,追求的是人的精神成长
文学作品以审美的方式作用于读者的全身心、全人格。气韵生动的课堂,以提升人的审美境界为旨归。审美境界提升的过程,就是人精神成长的过程。文学就是人学。文學所反映的是人的世界,其目的是为了提升人。气韵生动的课堂,不只图表面的热闹,而追求的是表面的生动与内在的含蕴相匹配、相一致。阅读教学提升了人的精神境界,使人在更高的层面上获得了自由,获得了解放。从这个意义上说,气韵生动的课堂,带有令人解放的审美特质。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东桥小学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