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X ”主题阅读指导下的作文教学

2020-05-09崔静艺

江西教育B 2020年4期
关键词:母爱变化课文

崔静艺

温儒敏教授“1+X”语文教学法告诉我们,必须在群文阅读的基础上,把这些零碎的文本组合起来,提取、整合有效信息,形成一个思维体系,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语文学习,进而提升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以课文为依托,在课文中寻找好的范本,帮助学生拓展课外阅读知识,在课内与课外的徜徉中总结归纳它们本质上相同的地方,然后运用到语文学习中,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学生怕写作文,写作一直以来都是语文学习中困扰着学生的主要问题。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往往从读者视角引导学生感悟文章的脉络,体会作者的情感,所以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也自然而然地先从情节出发,为了情节而发情,甚至出现了为文造情的状况。我认为读者和作者的身份总是对立统一的,从作者的视角出发,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都是先有情感的体验,然后从感情的变化中回忆相关情节,再通过文字记录下来。这是我们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没有尝试过的,引导学生从作者的角度出发,先有情感的体验,再有故事情节的变化,情节再作用于文章,最终突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以初中统编语文教材第二单元为例,本单元从不同角度抒写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情感。这个单元包含两篇散文《秋天的怀念》《散步》,两首散文诗《金色花》《荷叶·母亲》,以及文言文《<世说新语>二则》。我们可以大胆地把本单元的文章按照主题整合为两类:1.母爱类《秋天的怀念》《金色花》《荷叶·母亲》,2.家庭亲情类《散步》《<世说新语>二则》。《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是一篇非常优秀且典型的抒情类散文,它既承担了落实本单元教学重点的任务,又承担了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的责任,因此它是个很好的蓝本。我们就以这篇文章为例,在“1+X”的阅读方法指导下,不仅要让学生走进表达“母爱”的情感世界,更在拓展的基础上学习从作者的视角进行抒情类散文的写作方法。

由于文体不同,除了《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我还选择了肖复兴的《忆母亲》、乔叶的《幸运之泉》两篇文章作为拓展,在组织阅读的过程中,我一共设置了以下三个问题:1.写了一件什么事? 2.作者的情感是怎樣变化的? 3.这篇文章的情节随着情感的变化是如何推进的?学生在课堂上展开了充分的讨论,并有了以下几点理解:

《秋天的怀念》围绕“‘我要不要去北海看菊花”这件事展开,一开始由于“我”瘫痪之后脾气变幻无常,“我”不愿去看花,但此时却不知“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当第二次母亲再次询问是否去看花的时候,“我”表示愿意,可是“她出去就再也没有回来”。

《忆母亲》围绕“我要不要叫后母妈妈”这件事展开,从抗拒,拒不承认,到后母同意挂妈妈照片、背“我”去医院、送走自己的孩子养育“我”以及爸爸去世后对“我”的照顾这几件事之后,“我”不断地感受到母爱的力量,渐渐接受了她,并且感恩“母亲”。

《幸运之泉》围绕“‘我是不是幸运女孩”展开,一开始因为“我”不是零点出生的女孩,“我”不自信、自卑,妈妈善意的谎言改变了“我”,让“我”成为全村第一个上大学的孩子,当母亲告诉“我”真相的时候,“我”依旧自信、自尊,这就是母爱的力量。

结合以上同学们讨论的结果,我们又从作者的角度出发,寻找这三篇文章在写作方法上的共同之处,得出了以下结论:这三篇文章都是围绕着一件事展开的,而且都有情感变化,在情感变化的同时还伴随着情节的变化,使文章一波三折,读起来津津有味。同时总结出从读者角度出发,抒情类散文的写作提纲。

最后,由学生自由创作,结合生活中的母爱,先确定给你感受最深的一件事,然后回忆这件事情当中学生的情感变化,在情感变化的过程中情节又是如何推进的。先要求学生以提纲的形式呈现,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互相学习、讨论、修改,最终在课下呈现出一篇完整的作文。

统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还有一类以“亲情”为主题的课文,我采用同样的方法,帮助学生在“1”的基础上,结合“X”的拓展,提炼文章在写法上的共同点,不断拓展语文写作的视野和角度,进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一课一得,语文教学任重而道远,改革探索之路永不停息。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石厦学校)

猜你喜欢

母爱变化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从9到3的变化
母爱大于天
母爱
母爱的另一面
鸟的变化系列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让路”让出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