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语言之美,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生成

2020-05-09吴昌龙

江西教育B 2020年4期
关键词:想象水泥课文

吴昌龙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精选了《古诗三首》《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四篇课文。课文语言自然优美,涵味隽永,富有诗意,适合孩子们反复朗读、品味。鉴于此,教学本单元内容时,适宜将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定位为“品语言之美,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生成”。具体到不同的课文,教学的方法也不尽相同。

一、品味关键词语,激发诗意想象

小学三年级第二单元的语文教学要素为“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格外关注一些关键词语的教学。比如教学《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课时,学生对于文中“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一句话感到十分费解。落在水泥道上的梧桐叶为什么排列得没有“规则”,甚至“凌乱”,怎么反而“美”呢?甚至有学生举出自己生活中的实例“早晨起床后,凌乱的头发一点也不美”“农田里长满了杂草,一点也不美”。但是,从语言表达技巧的角度,特别是从“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的要求来说,教材中的“无规则”“凌乱”更能营造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师:“无规则”和“凌乱”的意思基本相同,都说明梧桐树叶落在水泥道上是零散的、杂乱的。但是,请大家品读后一句话“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在这里,“然而”代表什么意思呢?

生1:“然而”就是“但是”的意思。

师:你的理解很到位,“然而”确实是“但是”的意思。作者这样一转折,杂乱无章的梧桐叶铺在水泥道上,水泥道就美了,你们信不信?这可能吗?

(生摇头)

师:大家好像都有质疑,是不是作者写错了?同学们透过窗外看一看天上的白云,有规则吗?是长方形还是正方形?

(生摇头)

师:你看那一朵大的云像什么?

生2:像地图,也像一堆棉花,还像绵羊。

师:你再看那一条随风飘动的白云像什么?

生3:像一条围巾,还像一条巨龙。

师:哎呀!同学们真会想象,这看似凌乱的、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白云原来可以激起我们那么多的想象。看来“凌乱”也没有关系,是吗?

生4:哦!老师我懂了,我可以把这些凌乱的梧桐叶像白云一样想象成各种图案。

师:不仅仅是图案,还可以是想象成各种各样的人物、动物。现在同学们就开动你们的脑筋展开想象:“这凌乱的梧桐叶,有的像_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_,还有的像_____________。”

这段教学的经历可谓既惊又险,面对学生事实般的质疑,极有可能让教学陷入尴尬,更不要说达成“品语言之美,促进学生言语能力生成”的教学目标了。教师巧妙地从身边的景象出发——“看云破疑难”,这种看似无关的教学,却将学生带入正确的教学目标中,扭转了学生对于“无规则”“凌乱”等词的认识,化贬义为褒义,极富情感色彩,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想象,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

二、关注表达形式,引导创新仿写

《秋天的雨》课后第三题:想象一下,秋天的雨还会把颜色分给谁呢?照样子写一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但是,学生所仿写的句子却出现了比较突出的问题,陷入了仿写困境。一是无法准确选取秋季的景物;二是对所选景物的特点不了解;三是想象乏力,词语积累匮乏。著名作家汪曾祺在其散文《自报家门》中说:“语言的美不在一个一个句子,而在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语言像树,枝干内部液汁流转,一枝摇,百枝摇。语言像水,是不能切割的。一篇作品的语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遣词造句的规律出发,对表达物象、修辞方式、词句特点进行分析,化整为零,化句为诗。

(一)化整为零,化句为诗

将仿写例句按照表达物象、修辞方式、词句特点进行分解,改为诗歌: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通过分解,学生能从短句中找到秋季的颜色(黄色)、秋季的景物(银杏叶),以及把“叶子”比喻成“小扇子”,运用叠词“扇哪扇哪”加以想象——“扇走了夏天的炎热”。通过化整为零、化句为诗的教学方式,学生认识了“词与词之间的粘连,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为下一步教学埋下伏笔。

(二)精选秋景,现实写生

叶圣陶说:“写生是直接跟物象打交道,眼里看见的怎么样,手里的画笔就照着画出来。无论是从临摹还是写生入手,都有成为画家的可能。”教学之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带着感官走进大自然,去拍摄一些照片,采集一些实物,描绘一幅图景。这样在自然界里一番锤炼,学生也就“见真、闻切、感深、思透”了。

(三)图景入表,迁移运用

通过以上“化整为零,化句为诗”“精选秋景,现实写生”两个环节的教学铺垫,教师可以图表形式对学生的表达加以规范。这样一番训练后,学生基本就能够结合“写生”与“临摹”的一些技巧进行仿写了。

教师从教学问题的诊断入手,探寻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学成功的背后在于能够将“品味语言”与现实生活对接,帮助学生建立与作者等同的情感认知。基于学生写生体验的基础上,激活表达思维,唤起言说欲望,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语句章法”的指导,从而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不断提高。

三、层层推进提升,能力落地生根

《听听,秋的声音》是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最后一篇课文。这是一首现代诗,也是一篇略读课文。按照叶圣陶“精读为主,略读为辅”“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等观点,前三篇精读课文实则为略读做了充分的前阅读准备,即在言语上加以积累,思维上加以训练,情感上加以涵养。

从培养学生“言语表达能力提升”单元目标立场出发,《听听,秋的声音》重在朗读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然后和同学们交流你听到了秋天的哪些声音。”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的达成,除了让学生朗读想象之外,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语言实践内容,例如可以让学生仿写。学生在《秋天的雨》一课中所进行的仿写,便可以作为《听听,秋的声音》的进一步拓展,从而实现由段向篇的延伸。

《看看,秋的颜色》:

看看/秋的颜色/它把紫色给了葡萄/紫莹莹的葡萄/像一个个小铃铛/摇啊摇啊/唤醒了沉睡的秋天。

看看/秋的颜色/它把红色给了枫叶/火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看看/秋的颜色/它把橙黄色给了南瓜/橙黄色的南瓜/像一个个小车轮/滚啊滚啊/撞开了丰收的大门。

看看/秋的颜色/它把金色给了稻穗/金灿灿的稻穗/像一根根魔术棒/挥呀挥呀/绘出了一片丰收的景象。

《听听,秋的声音》一课可以说是单元教学目标在学生实践能力层面的进一步提升。如果说单元课文是单元整体的“局部”,那么单元整体教学目标也是根据不同的功能在四篇课文中加以分解的,而这些局部目标又是互为支撑的。

一线教师如何用好统编教材是当下的一个热点。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依据“单元主题”与“语文要素”的双线结构进行编写,将语文要素融入主題单元的整体教学之中,这应该成为当下统编语文教材进一步研究的价值增值点。教师应准确定位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并赋予单篇课文承载不同的子目标,强化子目标之间的功能支撑。如此,方能真正以统编教材为载体,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不断提升,实现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有效达成。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学校)

猜你喜欢

想象水泥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水泥像被踢死事件
快乐的想象
背课文的小偷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水泥搅拌桩在城市道路软基处理应用中的思考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化腐朽为神奇—本土创造—水泥环保灯
水泥刨花板